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2013-04-19 02:13
天津药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贴剂透皮麻醉药品

王 琳

(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 300100)

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麻醉药品正常使用有利病痛缓解和治疗,但滥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故使用和贮存应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患者的治疗需求,特别是疼痛患者的镇痛需求,提高其生存质量的基础上,为防止麻醉药品流入非法渠道,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必须要严格加强麻醉药品使用的管理和监控。现将本院2011年1—12月门诊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情况归纳与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院门诊麻醉药品仅限供应已办理除痛病历的癌症患者,现收集本院2011年1—12月门诊麻醉药品处方891张作为原始资料,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剂型、用量、单价和销售金额等,用以统计和分析本院2011年度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

1.2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 (DDD)和药物利用指数 (DUI),结合本院门诊的实际用药情况,计算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进行排序与分析。

DDD值是指治疗药物产生疗效的平均日剂量,其值参照WHO推荐的和卫生部 《癌症病人三阶梯止痛疗法的指导原则》[1]、《新编药物学》(第16版)[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 及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日剂量来确定。

DDDs=该药年用药总量/该药的DDD值,不同给药途经的同一药品分别计算DDDs,同一给药途径不同规格的同一药品将用药总量相加后计算DDDs,该值可客观的反映出药物的临床应用频率,其值越大,说明该药在临床的使用频率越高。

DUI=DDDs/用药日数,DUI>1.0,说明该药日处方量大于 DDD值;DUI<1.0,则该药日处方量小于DDD值;对于有极量的麻醉性镇痛药,其DUI=1为用药合理。

该药销售金额=使用数量×零售价,日均费用(DDC)=该药的销售金额/该药的DDDs,DDC代表药物的总体价格水平,表示患者使用该药物的日平均费用。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2011年1—12月麻醉药品处方共计891张,其中男性患者426人次,女性患者465 次, 分 别 占 用 药 总人 次 的47.8 %和52.2%;患者年龄分布范围38~88岁,平均年龄为66.1岁。用药共涉及4种剂型5个品种,其中注射剂1种、片剂1种、控缓释片剂2种、贴剂1种,分别为盐酸吗啡注射液 (10 mg)、硫酸吗啡控释片(10 mg)、硫酸吗啡缓释片(30 mg)、磷酸可待因片 (30 mg)、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用药人次最多的为硫酸吗啡缓释片(30 mg),共517人次,占58%;其次为盐酸吗啡注射液 (10 mg),共147人次,占16.5%。

2.2麻醉药品DDDs、用药总金额、DUI及DDC值详见表1和表2。

表1 2011年麻醉药品用药总金额及排序

表2 2011年麻醉药品DDD值、DDDs、DUI及DDC值

3 分析与讨论

3.1DDDs、用药总金额、DDC从表1和表2看出,用药总金额排序为:硫酸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盐酸吗啡注射液>磷酸可待因片>硫酸吗啡控释片, DDDs排序为:硫酸吗啡缓释片>磷酸可待因>盐酸吗啡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剂>硫酸吗啡控释片,DDC排序为:芬太尼透皮贴剂>硫酸吗啡缓释片>硫酸吗啡控释片>盐酸吗啡注射液>磷酸可待因片。

通过以上三项排序可以看出,硫酸吗啡缓释片的用药频度最大,癌症疼痛第三阶梯用药主要以口服吗啡为主,基本符合WHO的要求[1]。阿片类止痛药的消耗量成为反映癌症疼痛患者是否得到合理止痛治疗的重要评价指标。阿片类药物优先选用吗啡即释片,若止痛效果不稳定或使用不便时,可选用释药曲线平稳、峰谷比值低的吗啡缓或控释片,其成瘾性低,止痛效果好,是癌痛 “三阶梯治疗”的推荐药物之一[3]。

对吞咽困难或口服吗啡不良反应严重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芬太尼透皮贴剂[4]用药方便,生物利用度高,有持久稳定的镇痛效果,尤其适用于吞咽困难、有严重胃肠反应及便秘的癌痛患者。相对于吗啡注射剂而言,芬太尼与吗啡在癌性镇痛的有效缓解上无显著差异,吗啡可以显著有效的缓解疼痛,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吗啡明显高于芬太尼[5]。在获得相同的疗效时,芬太尼透皮贴剂在安全性上要好于吗啡缓释片,且还能免除创伤性给药的不适。在本院门诊芬太尼透皮贴剂的DDDs排序仅位居第四,而DDC排序则位居第一,说明其日均费用居首位,临床使用频率较低。2011年盐酸吗啡注射液 (10 mg)使用为147人次,占总使用人次的16.5%,仅次于硫酸吗啡缓释片,居第二位,其DDDs和用药总金额居第三位,DDC排序则居第四位,说明其日均费用较低,在本院临床使用频率居中。在2011年本院门诊非口服麻醉药品中,盐酸吗啡注射液的临床使用超过芬太尼透皮贴剂。

3.2DUI分析 由表2可知,在用于癌症疼痛治疗时,磷酸可待因、盐酸吗啡注射液、硫酸吗啡控释片的DUI均小于1,而芬太尼透皮贴剂、硫酸吗啡缓释片的DUI均大于1,硫酸吗啡缓释片甚至超过了2,说明医师的日平均处方量远大于DDD。根据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导原则》中关于癌症疼痛治疗用药个体化的规定,对癌症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应根据病情需要和耐受情况决定剂量,由于该类药物无饱和剂量限制,镇痛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因此并不存在最大或最佳剂量。

WHO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法是“癌症止痛五步疗法”中的止痛药物治疗,单纯使用此法就可以使90%的癌痛得到有效控制。按照国家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文件及国家法律规定,必须在具有麻醉处方资格的医师指导下对癌痛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要在严格管理、防止滥用的基础上满足癌痛病人的临床需要。

本院门诊麻醉药品处方基本合理,但还需进一步加强用药管理。随着国家对麻醉药品管理政策的不断调整,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个体化给药,应用足剂量,使癌痛患者真正无痛。

个体化给药就是根据患者疼痛强度和个体镇痛需求,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个体化处理。癌痛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①首选无创途径给药;②按阶梯用药,根据疼痛的轻重程度由轻到重,按强度选用镇痛药物;③按时给药,以既定的时间间隔给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以缓解疼痛,同时避免成瘾;④剂量个体化,选用阿片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至疼痛缓解而无明显不良反应;⑤注意具体细节,应注意监护,密切观察反应,以使患者获得最佳疗效,减少副作用。

综上所述,麻醉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应既能满足临床需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又不会造成滥用引发社会问题,故对其购买、保管和使用等环节定要做严格的规定与限制。

1孙燕,顾慰萍.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 [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4

2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主编.新编药物学[M].第 1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1-182

3何晓英,曹慧,张永佳,等.2002-2008年本院麻醉性镇痛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7):508

4王明军,邝翠仪,唐蕾,等.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05,16(17):1323

5石大伟,李铭铭.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与安 全 性 的Meta分 析[J].医 药 导 报,2009,28(3):368

猜你喜欢
贴剂透皮麻醉药品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药透皮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
桂枝茯苓透皮贴剂的制备
中药透皮技术治咳嗽
中药透皮技术治痄腮
小茴香挥发油贴剂体外释放和透皮性能的研究
2012~2014年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贴剂”贴走哪些病
2011年至2013年医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