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文化发展方式研究

2013-04-25 08:19张路路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冰雪特色

张路路

伴随着“冰球之城”、“滑雪之都”等城市名片的日渐增多,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具冰雪特色的北方省份,在打造特色冰雪体育文化方面有了越来越多的成功经验,树立了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城市性格等,但是在冰雪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式上还存在较大问题,文章以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本着强化文化教育和文化影响的目的,分析黑龙江省在冰雪体育文化发展方面的现状,结合我国打造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更具特色的北方冰雪体育文化传统强省,以期更适应当代体育发展的实际。

1 冰雪体育文化发展方式的内涵

冰雪体育文化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种形态构成。目前,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文化发展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完全依靠民间自发力量,以旅游、观光等为主,如居民的个人行为、民间各个项目俱乐部的推动、社会团体的组织等,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活动较灵活,但也存在不集中、不能在社会上带来较大引导和推动作用。第二,以政府政策为主,以政府引导和广告宣传为主,社会影响力较大,但集中度过高,行业覆盖面和连续性不够。第三,以企业为中心,组织的各种大型活动等。如文化展览等,形式较为灵活,但收益并不明显等。

2 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2.1 物质文化发展现状

物质文化主要指的是进行体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体育设施、器材、体育雕塑、体育服装和各种体育形态等,体现冰雪体育文化特征的物质文化主要指的是冬季项目场馆、冬季特色旅游景点、冰雪雕塑、冬季服装等,主要包括黑龙江省近80 家滑雪场、10 余家冰上训练馆、特色景点如极地馆、雪博会、冰雪大世界等,在全国范围来说,无论从数量还是从参与程度,都具有一定优势性,而且在走访调查中,大部分被调查对象都对黑龙江省的冰雪物质文化状况存在认可态度——认为具有特色性和代表性,但同时又存在一些问题,如景点不具备变化性,景点综合能力较弱,主要以经营单一性产品为主,在介绍时重游玩而不注重文化的推广,或者在推广过程中文化的特征不够明显。

2.2 行为文化发展现状

行为文化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构成的体育行为规范,主要以体育习惯来体现,还包括体育情趣、体育风尚等。目前,黑龙江省居民主动参与冬季项目的热情和积极性逐年提高,我国国内滑雪俱乐部共有22 家,黑龙江省有5 家。中国滑雪协会团体会员目前共有50 家,其中黑龙江省有10 家,从数量上看黑龙江省占据了绝对优势,从协会和团体的数量和发展规模来看,冬季项目民间组织正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但是发展规模层次不齐,在规章制度、人员数量及稳定性、器材及设施等多个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协会的会员投入较多,在参与人群上还是以冬季项目爱好者和参与者居多,社会影响面相对较少。

2.3 制度文化发展现状

制度文化主要指的是对冰雪体育运动起规范作用的各种体育法规和条例,制定的体育规章制度及各项体育运动的裁判规则等,此外还包括体育协会、运动队、体育俱乐部等各种体育组织。虽然黑龙江省政府提出了“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等促进冰雪项目大众化的推广计划,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收效甚微,冰雪运动发展的群众基础匮乏,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冰雪体育文化传统。2009年以来,黑龙江省旅游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编制完成了《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但是由于文化管理方面,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特点比较明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2.4 精神文化发展现状

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体育思维方式、体育审美情趣和体育价值观念。目前,广大群众对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文化如冰雪艺术、冰雪景观、冰雪运动、冰雪节庆等持较高的认可态度,但在体育意识方面,很多人由于工作、时间、经费等多种原因,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冬季运动习惯,在思想认识上并没有将它与自己的生活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或者说目前现阶段的冰雪体育文化发展还未能打造深入人心的文化习惯和传统。

3 打造特色冰雪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式分析

3.1 文化与科技的结合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图1 文化与科技结合路径图

如图1所示,一方面,要加强与科技企业合作,制造出更多更具影响力的科技产品。黑龙江省有多家以科技创新为主体的公司和企业,在国内外享有声誉,如黑龙江新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以宣传北方独特的冰雪景观、冰雪运动和冰雪体育文化为主题的动画片《雪娃》荣获第11届全国美展银奖,主人公“雪娃”被指定为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吉祥物,被评为“首届金鹏奖中国十大卡通形象”。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利用本土企业与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结合,创造出更多更具科技含量的产品;另一方面,利用科技的力量,注重环境保护,打造“冰雪低碳文化”品牌。可以考虑在一个景区之内将极具北方特色的项目小规模的展示,使游客更为清楚的了解各个景区的特色,节省游客往来时间和经费。

3.2 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在旅游方面,打“特色牌”与“文化牌”。在旅游市场开发上,打特色旅游牌,突出黑龙江省冰雪、森林、湖泊、湿地、火山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全面展示粗犷豪放的生态风光和原始纯净的生态环境。包装设计别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提高我省冬季冰雪旅游、夏季养生度假旅游、“极地”旅游、边境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在国内重点客源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3 文化与经济的结合

如果说冰雪旅游是冰雪体育文化推广的落脚点,那冰雪体育赛事就是拉动冰雪体育文化大幅度发展的突破点。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推动承办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信息产业、体育产业、传媒广告、环境保护、旅游产业、教育产业等多行业发展,并拉动周边经济圈和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冬会召开期间,黑龙江共接待游客约76.5 万人次,同比增长21.1%;旅游收入约为6.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2%。我国长期以来,在培育符合中国文化特征的、深受人们喜爱的精品赛事方面有所欠缺,特别是冰雪精品赛事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政府牵头,积极引进多项高水平冬季赛事,在资金投入、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加大投入,对冬季项目赛事管理上放松准入制度;另一方面,需要本土企业积极参与,带动市场繁荣度,政府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和奖励政策,提高其参与积极性。

3.4 文化与居民的结合

文化想博大精深,必须深入于民。一方面,可以实行大范围的文化普及工作,如在各大旅游景点,采取我国大部分旅游城市实行的本市居民免费的政策,吸引冰雪体育文化潜在消费群;另一方面,合理规划文化资源,创造和开发一些更具民间气息的冰雪体育文化活动,加大在社区推广冰雪体育文化活动的范围和频率,采取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使本市居民更了解冰雪体育文化和习俗,使得其参与冰雪体育文化和推广文化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

4 结语

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传统虽然由来已久,但是由于地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冰雪体育文化目前只限于北方和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文化根基还很薄弱,在群众中的影响力还很小。黑龙江省要想打造极具特色的冰雪体育文化传统,一定要加强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居民之间的结合。

要想真正使得冰雪体育文化走上规范化、可持续发展道路,一定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利用协会和各大民间团体的作用;同时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促进作用,建立合理、规范的市场竞争体系,通过市场选择和配置文化资源,进一步理顺冰雪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切实鼓励本土原创冰雪特色产品的开发和创作,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扩大优秀本土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打造极具北方特色的冰雪体育文化传统。

[1]阚军常.哈尔滨市申办冬奥会的软实力研究[J].冰雪运动,2011,33(3):61-64.

[2]杨淑民,康大为.哈尔滨市冰雪体育产业发展政策的思考[J].冰雪运动,2008(5):86-90.

[3]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与到2020年总体规划纲要[R].2009.

[4]易小力.深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J].工程和商业管理国际会议,2011(5):2736-2740.

[5]李蕾蕾.文化产业和创意城市的发展策略[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5(2):120-125.

[6]朱 喆.制定文化政策法规,推动深圳文化产业发展[J].特区经济,2005(9):322-323.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冰雪特色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特色种植促增收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冰雪幽默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