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近距离下穿地铁线路沉降控制技术

2013-05-04 08:43翟和明李冬瑾
铁道建筑 2013年5期
关键词:土压粉质管片

翟和明,李冬瑾

(中咨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北京 100048)

1 工程概况

北京地铁昌八联络线工程位于昌平区境内,设计区间工法采用盾构法施工,线路下穿既有地铁8号线出入段线,穿越中心里程为ZDK5+793.524,交叉长度为33.53 m,折合管片环号为408~435环,中心位置为421~422环。穿越段盾构隧道埋深18.8 m,下穿段主要地层为:⑨粉质黏土层、⑨2粉土层、⑩粉质黏土层、⑩2粉土层。盾构隧道与既有线隧道之间主要地层为:⑨粉质黏土层、⑨2粉土层、粉质黏土。中心穿越位置盾构隧道顶部与既有隧道底部间距3.18 m。地下水主要影响为层间水,埋深20.2~29.8 m.

地铁区间下穿既有地铁隧道是施工的难点,尤其在含水的松软黏土、粉质黏土层中穿越既有线施工难度更大,土体受扰动后极易产生沉降,工程控制难度极大。

2 盾构下穿既有地铁线施工

2.1 工程施工的难点

北京地铁昌八联络线盾构施工工程下穿既有地铁8号线,属于特级风险源,综合施工环境、工程地质等因素,本工程施工难点如下:

1)既有8号线出入段线为正在运营区间,必须确保地铁列车的运行安全,盾构穿越施工时的保护标准要求很高,轨道沉降值不得高于3 mm。

2)既有8号线出入段线施工方法为矿山法施工,与盾构隧道的的间距很小,最小间距仅有3.18 m,施工影响的敏感度高。

3)在穿越段,没有对既有8号线隧道进行侧向加固的条件,只能依靠调整盾构参数及加强施工技术来控制沉降。

4)区间穿越段为斜穿,隧道为转弯半径350 m的圆曲线,且存在1.65%的上坡,推进过程中,盾构姿态的调整易对周围土体造成影响。小半径穿越,姿态调整难度较大,对注浆等工作控制难度较大。

2.2 控制土体沉降的措施

根据本区间前期施工的经验及当地地质条件下施工的沉降规律,设计了控制沉降技术方案,经多次修改后,在施工中得到实施。

2.2.1 盾构同步注浆浆液配合比设计

开挖过程中,刀盘开挖的空隙与管片实际外径存在一定的间隙,在掘进的过程中,管片逐步脱出盾尾,掘进的同时须同步将浆液注入管片与开挖面之间的缝隙,以尽快填充环形间隙使管片尽早与地层共同作用,防止地面变形过大而危及周围环境安全,同时作为管片外防水和结构加强层。

同步注浆的浆液需第一时间注入缝隙内,并快速初凝,穿越既有8号线段,主要为黏土和粉质黏土,该土体一般在受到扰动后,土体重塑时间较长,所以就要求浆液在最快的速度结石,并开始起到支撑作用。浆液的初凝过快,容易对注浆管路造成影响,容易发生堵管现象,给施工造成影响,初凝时间过长,浆液不易及时凝结。故穿越段选用的浆液初凝时间不得高于6 h,结石率不得低于90%。自稳性较好地段和风险地段的浆液配比设计见表1。

表1 同步注浆材料配比 kg

2.2.2 施工过程中的注浆

1)同步注浆技术

盾构施工,沉降控制主要依靠的是同步注浆,当盾构机在推进过程中,管片逐步脱离盾尾,管片与土体的间隙如不第一时间被填充密实,残余空隙将对沉降起到直接影响。故穿越既有线风险源段,盾构机应做到连续、平稳掘进,掘进速度控制在40 mm/min左右,在保持此速度的前提下,一环的掘进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这样可以确保同步注浆的浆液充足,减少空隙。

2)二次注浆技术

在同步注浆完毕后,虽然浆液已经填注饱和,但由于浆液的凝固收缩,依然会产生空隙。这时就需要进行二次补浆。二次补浆的控制要点:浆液的注入时间、浆液的凝固时间、浆液的注入压力、浆液的注入量。第一次和第二次注浆浆液一般选择在同步注浆刚初凝时,此时,同步注浆浆液初凝,基本完成初步收缩,二次注浆浆液容易填充缝隙,即注浆位置选择在同步注浆6 h后开始注浆。二次注浆一般选择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双液浆初凝时间早容易发生堵管,时间短容易造成浆液流窜,消耗量大,且起不到空隙填充的作用。故二次浆液一般选择为60 s凝固。二次注浆以压力控制为主,注浆压力设定为300~400 GPa,如土仓压力因注浆上升,及时减小注浆压力。

2.3 盾构机推进中部分参数的控制

盾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各种参数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顺利通过。

1)由于盾构隧道是近距离穿越既有线,考虑到本工程选用的土压平衡盾构机为面板式,土压传感器与掌子面土压存在误差,上土压较计算值适当调高0.02~0.03 MPa左右。

2)施工过程中严格保压,确保土压在控制值上下波动不超过0.01 MPa。减少盾构施工对周围土体的扰动。

3)根据出土情况,及时调整泡沫用量改良土体。

4)严格控制出土量,从操作司机到龙门吊司机设定多处检查,避免超挖。

5)由于同步注浆压力较大,需调整盾尾油脂,选用C.E.S等膨胀性、黏稠油脂,确保不漏浆。

2.4 用沉降监控测量指导施工

为动态监控既有线的沉降,施工前在8号线出入段线隧道内布设了静力水准仪,在穿越施工期间实时监控隧道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施工过程提供指导依据。在下穿交叉的范围内,布设了16台静力水准仪,布设位置见图1,进行24 h跟踪监控,每10 min监测一组数据,绘制出沉降监测数据图,见图2。最终将既有8号线沉降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图1 静力水准仪布设点分布(单位:m)

图2 JD3监测数据

3 结语

随着城市地铁、水利工程等地下工程的快速发展,盾构广泛的施工,盾构下穿既有线及地面建(构)筑物将越来越多。本工程下穿既有线的措施及办法,为下一步盾构施工提供了经验和办法。

在松软黏土、粉质黏土地层中穿越既有线,应加强注浆及二次注浆量,浆液的结石率、初凝时间是尤为关键的要点。盾构土压的控制是减少盾构对土体扰动的有效办法。

[1]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中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GBJ 208—83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 50446—2008 盾构法隧道施工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刘建航.侯学渊.盾构隧道[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

[5]曹洋.土压平衡式盾构机过地铁车站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2012(4):96-98.

猜你喜欢
土压粉质管片
TBM管片选型对比分析
水泥土换填法在粉质砂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粉质黏土大面积深基坑降水施工方案探讨
大直径盾构管片在盾壳内的力学行为实测分析
粉质黏土地层泥水盾构泥浆脱水处理技术研究
盾构管片封顶块拼装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土压平衡盾构下穿密集建筑群施工技术
南昌地铁土压平衡盾构机刀具设计及改进
土压平衡盾构机土舱压力的设定方法及原位实测反分析
浅谈管片碎裂原因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