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及其发展

2013-05-28 05:43程远贝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青年

程远贝

【摘要】古今中外都高度重视青年的培养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把青年放到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实际的历史进程中来进行考察;从毛泽东把青年比作八九点钟的太阳到邓小平提出青年一代的成长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从江泽民的“青年兴则国家兴”到胡锦涛的“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

【关键词】青年;青年观;马克思主义者

青年是“人民生命的源泉”,“是我们事业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一代的状况”,“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一、古今中外的青年观

从梁启超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到孙中山的“中国的将来,中国的命运,这些重大的责任,完全落在你们这一代青年的身上”,从高尔基的“我们的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到李大钊的“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从罗素的“青年时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豁达的性格”到列宁的“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我们是革新者的党,而青年总是更乐于跟着革新者走的。我们是跟旧的腐朽事物进行忘我斗争的党,而青年总是首先投身到忘我斗争中去的。”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人民都高度重视青年的培养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马克思、恩格斯在探索科学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对青年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将青年的存在放到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实际的历史进程中去考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1.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时代背景出发将对青年的认识建立在现实的社会历史基础之上。

在大工业背景下,无产者青年队伍形成,参加了早期对资本主义剥削和生产制度的反抗,并在欧洲工人运动中成为重要的生力军。但这一时期,完全意义上的工人阶级青年群体仍未形成。“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

2.高度关注青年知识分子。

“虽然青年贵族,以及不久还有市民阶层的孩子们,构成了大学生和教师的绝大部分,但大学制度也使得许多农民的儿子有可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青年知识群体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恩格斯在《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的信中表示要创造出一个同体力劳动者并肩作战的大学生队伍,让这一脑力劳动无产阶级加入到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掌管政治机器和全部社会生产的行列。

3.注重全面发展。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共同联合体的全体社会成员通过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以最大化地满足全体成员的需求,这就必然会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旧的社会分工被消除,阶级和阶级对立也消亡了,私有制被彻底废除。生产教育、变换工种等带来了城乡融合、福利共享,至此全体成员的才能都得到了全面发展。”“要教育、培养接受过全面训练的人,能做所有工作的人,即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青年一代的成长同生产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紧密地联系起来。

4.强调与实践相结合。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想脱离而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是不值得我们信赖的。如果工农继续受到地主和资本家的压迫,学校仍被资本家和地主操纵,青年一代仍将一无所知。我们的学校应当把青年培养成有文化的人,他们能够获取基本知识,自主探寻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自觉参加到与剥削阶级相斗争的队伍中来。”斯大林也指出,要使青年“把自己看做劳动群众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青年“感觉到自己是社会活动家,并且在行动上表现出自己是真正的社会活动家”。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1.毛泽东的青年观:八九点钟的太阳

1939年毛泽东在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会上作了题为《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讲话,指出:“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1944年5月22日他在《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一文中指出:“谁要不认识这个最有发展前途,最富有生命力,足以引起一切变化的力量,谁的头脑就是混沌无知。”1953年6月,他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一文中,指出:“青年团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各方面的革命工作,作出了很大成绩。无论工厂、农村、军队、学校的革命事业,没有青年就不能胜利。”1955年他在《中山县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青年突击队》一文按语中写到:“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见中国留学生、实习生时,对青年给及更高的肯定:“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我们党的这个看法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没有改变。党和国家对青年人始终充满着殷切的希望。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

毛泽东站在中国具体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理解青年,指出其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青年教育思想。首先,强调人格主义教育。他在《伦理学原理》中批注道:“人类之目的在实现自我而已。实现自我者,即充分发达吾人身体及精神之能力至于最高之谓。”其次,要多读书。“为国人之学者,明其国历史、地理、政教、艺俗之学也。”“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再次,主张青年要有理想。“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即终身无志。”最后,要重视体育锻炼。“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1953年,毛泽东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的谈话中对青年提出“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号召。

2.邓小平的青年观:青年一代的成长,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中国青年不但一定能够亲眼看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成,而且还要把社会主义社会进一步推向到共产主义社会。多少年以来中国人民所争取的伟大理想,将要在你们年青一代的手里成为光辉的现实。”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强调:“今天,党中央这样关注科学和教育事业,这样着力培养选拔人才……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人”,“特别是教育后代”,中国要真正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有很高的政治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坚定的革命思想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严守纪律,专心致志地为人民积极工作的劳动者。”

3.江泽民的青年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江泽民强调:“青年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将来要接班的。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始终把青年看作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则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具有光荣传统的我国各族青年,一定能够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坚定地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2002年5月15日,《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茁壮成长决定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代中国青年是值得信赖、大有希望的一代。青年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有他们的弱点和不足。”“对青年,我们一向是既满腔热情,充分信任,又严格要求,积极引导。”当代青年必须与国家的前途命运、人民的需要实际结合起来走艰苦锻炼之路才能成为有用之才。“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青年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去奋斗。”

4.胡锦涛的青年观: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1995年11月17日,胡锦涛在共青团十三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现在他们是各行各业的生力军,到下个世纪就将成为主力军。我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都需要广大青年去奋斗、去创造、去奉献。”“毛泽东同志把青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形象地指出青年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机勃勃的力量”,“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2000年12月20日他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中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人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具创造活力,是创新的希望所在。”“五四运动以来90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历史都充分表明,青年确实是我国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支力量”,“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青年是值得依赖的,是能担当重任的”,他们“不仅肩负着开创本国人民美好未来的使命,而且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的使命”。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专门指出:“青年始终是一支进步的力量、创新的力量、变革的力量、爱国的力量,广大青年要继续成为这四种力量,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四、青年人才的价值地位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活跃的力量。从毛泽东把青年生动地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到邓小平鲜明提出,青年一代的成长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从江泽民反复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到胡锦涛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90年前,13位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90年来,一代又一代从青年时期就追随马克思主义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共产党人,让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今天,8000多万党员中35岁以下年轻人有近四分之一,呈现着党的事业对青年一代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者青年
扩大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影响力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路径探析
青年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轨迹
李大钊及其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
高君宇与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毛泽东日常谈话中的马克思主义观解读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