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分析

2013-05-30 02:59郭凤琴游颜杰
当代医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阴式包膜肌瘤

郭凤琴 游颜杰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增高并趋于年轻化[1]。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保留患者生育能力及生殖器官结构功能的完整性,成为最常用的临床微创手术疗法[2]。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包括腹腔镜及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3-4]。本研究对我院 2009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予以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5月~2012年4月我院就诊收治的 75 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 25~47 岁,中位年龄 35.5 岁,均行B超和盆腔检查确诊,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患者均无明显子宫脱垂及盆腔粘连,排除心、肝肾功能等疾病。随机分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43 例(腹腔镜组)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32 例(阴式组),腹腔镜组患者,年龄 24~47 岁(中位年龄 33.6 岁),肌瘤直径 3~8 cm,肌瘤个数小于 3 个;阴式组患者,年龄 25~48 岁(中位年龄 34.3 岁),肌瘤直径 2~8 cm,肌瘤个数小于 3 个。两组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及个数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均行腰硬联合麻醉。

腹腔镜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视肌瘤生长位置,不放举宫器时多采用平卧位,穿刺套管分别置入,脐部穿刺套管直径 10 mm,脐部置镜,确定进入腹腔后接入CO2气腹,腹腔压力保持在 12~13 mmHg。右下腹及左下腹穿刺套管直径分别为 5 mm及 10 mm,放置举宫器。稀释缩宫素液注射于子宫肌瘤周围的宫体部,使子宫收缩。根据肌瘤体积、位置选择切口大小及方向。采用单极电钩切开肌瘤表面包膜,深达瘤体,用抓钳夹持肌瘤,边电凝边钝性分离瘤体与包膜,剥除肌瘤,取出后,瘤腔底部电凝止血,根据剥离创面大小选择单层或双层缝合,先缝合肌层关闭瘤腔,再缝合浆肌层。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

阴式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臀部超出手术台边缘 1~2 cm,头低,臀高位。宫颈钳钳夹宫颈向下牵引,阴道黏膜下及宫颈两侧黏膜下注入稀释 1∶20 万肾上腺素液,切开阴道黏膜(前壁肌瘤于宫颈前方膀胱横沟 0.2 cm以内横行切开阴道黏膜,向两侧延长切口,约 3 cm,后壁肌瘤于宫颈后方切开),提取阴道前后壁黏膜边缘,紧贴宫颈筋膜向上推进达子宫前后腹膜反折,于腹膜切缘中点缝线作为标志,切开腹膜,翻出子宫,暴露肌瘤。缩宫素液 20 U注射于子宫肌瘤周围的宫体部,使子宫收缩。切开肌瘤表面包膜,深达瘤体,布巾钳钳夹牵引瘤体,用手指及止血钳沿肌瘤包膜钝性分离,剥离肌瘤。若肌瘤较大,可一边剥离一边将肌瘤楔形分块切除取出,修剪包膜后,用可吸收线关闭瘤腔,再连续缝合子宫浆肌层切口,检查有无出血,认真止血。术毕阴道内填塞碘伏纱布卷,以压迫止血,24~48 h内取出。

1.3 观察指标 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 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阴式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腹腔镜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情况比较 阴式组肛门排气时间较腹腔镜组显著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腹腔镜组与阴式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s)

表1 腹腔镜组与阴式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s)

注:与腹腔镜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腹腔镜组 43 90±10 220±34阴式组 32 70±10 a 160±20 a

表2 腹腔镜组与阴式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s)

表2 腹腔镜组与阴式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s)

注:与腹腔镜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肛门排气时间(h) 术后住院时间(d)腹腔镜组 43 22.0±3.3 3.9±1.1阴式组 32 16.0±2.7 a 4.2±0.9

2.3 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均无膀胱、输尿管、肠管等损伤,均无术后并发症,术后症状均缓解,恢复良好。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良性肿瘤,多见于 30~50 岁妇女,临床治疗多以手术为主,包括经腹、腹腔镜及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传统开腹手术对腹腔干扰大,创伤大。随着微创技术的日益发展,腹腔镜及阴式手术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腹腔镜及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式均具有创伤小、对腹腔干扰小等微创优点[5]。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无需开腹、腹部不留瘢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本研究结果显示,阴式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均少于腹腔镜组,显示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越性。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较腹腔镜存在一定优势,但有严格的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目前尚不能完全取代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尤其是对于肿瘤过大、位置特殊、子宫活动度差或盆腔粘连严重患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等方面不及阴式手术优越,但其手术适应证更为广泛,该术式不受肌瘤大小、数目、部位的限制,视野清晰,适于盆腔粘连者,由于无需经阴道手术,对于未婚女性尤为适用,但易导致遗漏小的肌瘤,且镜下缝合瘤腔存在一定难度,易出现缝合不牢固等现象,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由于本研究病例数较少,我们今后将进一步扩大样本以更准确深入地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情,灵活掌握,选择最有利于患者的方式。

[1]Ono M,Qiang W,Serna VA,et al.Role of stem cells in human uterine leiomyoma growth[J].PLoS One,2012,7(5):e36935.

[2]Radosa MP,Winzer H,Mothes AR,et al.Laparoscopic myomectomy in peri-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 is safe,efficacious and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patient satisfaction[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12,162(2):192-196.

[3]Fambrini M,Tondi F,Scarselli G,et al.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uterine myomas detected by in-office 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 removed by laparotomic myomectomy:preoperative work-up concerns[J].Clin Exp Obstet Gynecol,2009,36(2):97-101.

[4]Rovio PH,Heinonen PK.Transvaginal myomectomy with screw traction by colpotomy[J].Arch Gynecol Obstet,2006,273(4):211-5.

[5]叶雪凤,苏明.阴式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8):26-27.

猜你喜欢
阴式包膜肌瘤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什么是阴式手术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肥胖患者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阴式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探析
阴式彩超对于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