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初筛及确诊方法浅析

2013-05-30 02:59余尧泉
当代医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肉眼螺旋体梅毒

余尧泉

目前梅毒的实验室检查分两大类:一是组织及体液中的梅毒螺旋体直接镜检,其方法一般采用暗视野显微镜及病理切片银染色;其二则是梅毒血清学实验,通常根据抗原的不同分为初筛及确证两类[1]。比较常见的方法有:TRUST、RPR、TPELISA、TPPA、TPHA等,我院就 362 例筛查标本分别采用TRUST、TP-ELISA、TPPA三种方法进行检测,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我院 2011年1~6月份所有皮肤性病患者共 362 例,年龄为 17~74 岁,平均(54.3±11.2)岁,根据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确诊的梅毒患者血清进行稀释而做成阳性标本 181 例。另检测随机选取 181 例非梅毒患者的血清。

1.2 试剂 选择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试剂盒;珠海丽珠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的TP-ELISA试剂;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试剂。

1.3 仪器 酶标仪:普朗公司DNP-9602 型,梅毒旋转振荡器:姜堰市新康XK96-8 型。

1.4 方法 操作过程严格按照TRUST试剂盒说明书中所述,阳性:肉眼可见较大或者中等大小的红色凝聚物,弱阳性:肉眼可见较小的红色凝聚物,阴性为肉眼无凝聚物但可见均匀的抗原颗粒。酶联法(ELISA)检测采用双抗原夹心法,采用酶标仪判读检测结果;TPPA为明胶颗粒凝集试验,阳性:肉眼下可见小环状粒子,外周边缘为可疑平滑的圆形且呈现杂乱且分布不均匀的凝集状态。阴性:肉眼可见纽扣状凝集的粒子,外周边缘为平滑的圆形且分布呈现均匀分布状态。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由SPSS13.0 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种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比较,阳性标本 181 例中TPPA法检测出 179 例阳性,阳性率为 89.89%,TP-ELISA法检出阳性 178 例,阳性率为 98.34%,TRUST法检出阳性 154 例,阳性率为 85.08%。TPPA法及TP-ELISA法检测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P>0.05),而TRUST阳性率 85.08%均较TPPA法及TP-ELISA法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12,P<0.05)。三种方法检测非梅毒患者,结果显示PPA法及ELISA法假阳性率均为 0.55%。而TRUST的假阳性率为 2.21%,TPPA法及TP-ELIS法假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1,P>0.05),但均低于TRUST法的假阳性率(χ2=2.911,P<0.05)。详见表1。

表1 三种不同检测方法检测三组患者结果比较[n(%)]

2.2 三种不同检测方法的评价 TPPA及ELLSA法的灵敏度分别为 98.89%及 98.30%,较TRUST法 85.00%明显增高,三种方法特异度及一致率相比差异不显著,但TRUST虽特异度也较高,但灵敏度较差,仅为 85%,Youde指数为 0.82,一致率仅 91.39%。所以,TRUST法极容易漏诊。我们认为,TPPA及ELLSA有较高的准确性。详见表2。

表2 TP-ELISA、TPPA、TRUST三种方法检测 362 例血清结果评价

3 讨论

梅毒螺旋体感染后,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产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类抗体,特异性抗体一般在梅毒的潜伏期就可产生。TPPA使用TP梅毒株制成抗原,可用于血清中的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在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本次实验中TPPA法检测阳性率高达 98.89%,但该试剂价格昂贵,操作不便,肉眼判读,误差较大,且无法保存原始数据,因而不作大批量标准使用。

TP-ELISA检测血清内梅毒特异性抗体特异性及灵敏度较高,本次实验中均达 99%左右,且试剂成本低,操作方便,原始数据易保存,是基层大批量梅毒标本筛查的理想检测方法。TRUST是检测血清中非特异性抗体,本次发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低于TP-ELISA和TPPA,这主要是由于TRUST受某些自身抗体免疫疾病和传染病的影响,常常出现假阳性,再者TRUST对一期梅毒早期、梅毒晚期治疗、治疗后梅毒及潜伏梅毒往往出现假阴性且肉眼判断结果容易受检测者主观因素影响,可靠性相对下降。但由于TP-ELISA和TPPA一样均是检测梅毒螺旋体的IgG抗体,梅毒治愈后因为IgG抗体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甚至终身阳性,因此,TP-ELISA只对梅毒首诊病人检测有重要意义,对治疗后的病人复查则不宜选用此法[3-4],我科选用ELISA法筛查梅毒,阳性者经过复检后才确定为阳性,但由于ELISA法因为自身特点也容易产生假阳性,这就需要与TPPA及临床结合起来综合判断,因此建议门诊性病患者及术前检测梅毒抗体均可采用ELISA法检测,如结果呈阳性者再用TPPA进行复核,复诊病人可采用TRUST进行预后判断,以提高工作质量。

[1]陈春梅,曾志良,段逸群.潜伏梅毒 85 例血清学检测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4(5):329-330.

[2]程艳杰,王广杰,曹军华,等.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8):503-504.

[3]徐刚.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18-19.

[4]王兴金,吴学美,周晓凤,等.梅毒血清检测方法探讨[J].当代医学,2011,17(1):155.

猜你喜欢
肉眼螺旋体梅毒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3C 273挑战肉眼可见的最远天体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梅毒螺旋体四种膜蛋白克隆重组表达和ELISA法建立的应用研究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
5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评价
1125例梅毒分析
星星们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