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情绪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2013-05-30 07:34邹志清张正先周华
当代医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收缩压心率动态

邹志清 张正先 周华

高血压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心理因素如焦虑和抑郁是必须考虑的原因之一。焦虑时,患者体内产生应激反应,血压升高,加重患者病情。这是由于焦虑时,体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升高,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抑郁使患者心率加速、血压升高、心电图改变;反过来,高血压会导致患者加重抑郁[1]。本研究探讨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血压控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0年4月~2012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 80 例高血压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34 例,女 46 例;年龄 28~58 岁,平均年龄(44±4)岁,分为高血压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A组)和高血压无伴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B组),每组 40 例,A组男 16 例,女 24 例;B组男 18 例,女 22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疾病构成比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评定[3]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前进行焦虑和抑郁状况的评定: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SAS和SDS这两个量表分别有 20 个问题,患者根据自己看到题目的状态填写,按照严重程度不同分为 4 个等级评分,分别为 0、1、2、3 分。累计每个题目的分数获得总粗分,在按照公式(标准分=总粗分×1.25)得到标准分。SAS评分标准分大于 50 分时,是焦虑情绪的表现;SDS评分标准分大于 51 分,是抑郁情绪的表现。

1.2.2 动态血压观察指标的测定[4]所有患者采用日本爱安德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 24 h动态血压测量,测量当天禁服用药物,在患者的左上臂缚上袖带,接着自动充气测量血压,做好数据记录。血压测量从当天 7:00~8:00 到隔天 7:00~8:00,每半个小时测量 1 次,所有患者资料 24 h有效监测次数均在 90%以上,有效血压读数的标准:收缩压在 70~260 mmHg的范围,舒张压在 40~150 mmHg的范围,脉压在 20~150 mmHg的范围。监测指标有: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 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价比较 与B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高。见表1。

表1 两组高血压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价比较(分,±s)

表1 两组高血压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价比较(分,±s)

注:与B组比较,a表示P<0.05

组别 例数 SAS SDS A组 40 34.8±8.2 a 38.4±9.1 a B组 40 30.1±8.0 35.0±8.0 t值 3.451 3.121

2.2 两组患者动态血压观察指标测定结果的比较 与B组患者作比较,A组患者的 24 hSBP、24 hDBP、dSBP、dDBP、nSBP、nDBP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观察指标测定结果的比较(mmHg,±s)

表2 两组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观察指标测定结果的比较(mmHg,±s)

注:与B组比较,a表示P<0.05

组别 例数 24 hSBP 24 hDBP dSBP dDBP nSBP nDBP A组 40 143.3±6.0 a 92.3±3.7 a 143.25±4.8 a 94.7±4.0 a 138.5±6.4 a 88.9±5.2 a B组 40 137.2±4.1 87.4±3.4 148.7±6.4 92.4±2.6 125.4±5.2 78.0±3.3

3 讨论

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的疾病,能引发多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同样能影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焦虑、抑郁[5],这些不良情绪不但能影响患者的疗效,也能影响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其原因可能是:焦虑、抑郁情绪能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亢进,最终导致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以及加大心输出量;此外,也能作用于血管受体,使小动脉收缩,增加外周阻力,进而导致血压升高[6]。

抑郁情绪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有轻度的缺少愉快感、也有严重的自杀倾向。焦虑作为一种症状,是指在缺乏充足的客观原因的情况下,表现出紧张、不安或者恐俱,甚至相应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此时,患者常伴有心悸、出汗等症状或者运动不安。焦虑、抑郁情绪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严重时可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7]。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伴有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比高血压无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高,高血压伴有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 24 hSBP、24 hDBP、dSBP、dDBP、nSBP、nDBP明显高于高血压无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因此,治疗过程中,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是不可或缺的。

[1]吕慧.高血压的心理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1): 1448-1450.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J].高血压杂志,2005,13(1):2-41.

[3]邢红云,徐新娟,王永志.焦虑抑郁情绪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7):889-892.

[4]邢红云.焦虑抑郁情绪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异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09.

[5]朱立新,华红霞,郭晨贤.心理干预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老年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11):88-89.

[6]谢秀华,阿依夏木·司马义.焦虑、抑郁情绪对维、汉两民族住院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4):419-421.

[7]李建中,庄乾淑,钱惠英,等.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1,25(5):396-399.

猜你喜欢
收缩压心率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心率多少才健康
国内动态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动态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