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种质资源评价

2013-06-01 11:00谢宝贵
食药用菌 2013年3期
关键词:高产稳产草菇稳性

廖 伟 谢宝贵

(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州 350000;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州 350000)

草菇种质资源评价

廖 伟1谢宝贵2

(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州 350000;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州 350000)

通过对37个草菇菌株的生物学效率、高产稳产性、商品菇品质等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37个草菇菌株可以分为7大类,其中一类包括8个菌株,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维生素C含量高,黑色,为较优良菌株;所试验的品种中,以V0090生物学效率高,V0108高稳性好,V0103的维生素C含量高,而V0090折干率低,适于鲜销。

草菇;种质资源;高温系数;聚类分析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 (Bull.) Sing.),又名稻草菇、兰花菇、麻菇等。由于它的人工栽培起源于我国,所以也称之为中国蘑菇[1,2]。在分类上隶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纲、伞菌目、光柄菇科、草菇属[2~4]。

草菇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品质鲜嫩、肉质细腻并且有保健作用,而深受人们喜爱。但产量不稳定,转化率低一直是制约草菇生产的关键原因[5]。本研究对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所保存的37个草菇菌株进行多次栽培试验,对其生物学效率、高产稳产性、商品菇品质等性状进行比较评价,旨在为草菇的育种工作和种质资源保存工作服务。

1 试验材料

1.1 供试菌株 37个草菇菌株均来自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详细信息见表1。

1.2 培养基配方 母种培养基:PDA培养基。原种培养基:棉籽壳100 kg,麸皮20 kg,石灰4 kg。栽培料配方:①废棉85 kg,谷壳10 kg,石灰5~6 kg;②废棉100 kg,麸皮5 kg,石灰5~ 7 kg,轻质碳酸钙2 kg。

2 试验方法

2.1 出菇试验 分别在三明市尤溪县三明绿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草菇种植农户邓长森处进行多次种植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V238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2.2 统计内容及方法 统计第一潮菇产量,计算生物学效率;采用温振民的方法[6]评价各菌株的高产稳产性;以20朵商品菇的平均重量作为单朵重;用第五版RHS标准植物比色卡判定菇体中上部颜色,并按颜色由浅到深将其分级赋值:199B、199C为1;199A为2;N199B为3;200C、200D为4;200A为5;N200A为6;采用国标(GB12392—90)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鲜品的维生素C含量;取鲜品菇100 g于65 ℃烘箱内烘至恒重后所得干品重量计折干率。数据分析均采用软件DPS7.05。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产稳产性表现 试验结果见表1。37个供试菌株中,V0090生物学效率最高,其次是V0108、V0049等9个菌株;而V0062、V0074 等10个菌株产量低。高产稳产性方面,V0108的高稳系数(HSCi)较大,其次是V0044、V0101 等8个菌株;高稳性较差的是V0132、V0062等12个菌株。从生物学效率和高稳系数的数据来看,产量高的菌株其HSCi不一定就大,而且V0132、V0062等9个菌株其HSCi为负值。这充分说明了草菇产量的不稳定性,受栽培条件因素影响太大。菌株V0044、V0090和V0108不仅产量高,而且稳定性好,是优良菌株。

表1 供试草菇菌株信息及相关测定数据

3.2 商品菇品质 草菇商品菇的颜色和大小影响其销售价格,从表1可以看出,V0044、V0049、V0105等6个菌株其平均单重都大于12 g,为大粒种;菌株V0132、V0112、V0124、V0023其平均单重都小于7 g,为小粒种。用第五版RHS标准植物比色卡判定菇体中上部颜色的结果,37个供试菌株共判别出8种颜色,15个菌株为N200A,即黑色种;V0044和V0138两个菌株为199B、199C,即白色种。

通过测得草菇鲜品的维生素C含量发现,37个草菇菌株的维生素C存在显著性差异(表1)。其中V0103菌株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达28.15 mg/100 g;其次是V0049、V0013菌株,分别为28.07和27.95 mg/100 g;V0022和V0057维生素C含量较低,分别仅为4.29 mg/100 g和5.07 mg/100 g。

折干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V0129折干率最高,达14.15%,其次是V0032、V0049等9个菌株,折干率都大于11%(表1),这10个菌株适合做干品销售。折干率最低为V0090、V0128 等4个菌株,其折干率都小于7.5%,鲜品较为稚嫩,适合鲜食。

3.3 聚类分析 用欧氏距离-可变类平均法将37个供试菌株做系统聚类分析(图1)。当λ=3.5时将37个菌株分为7大类:第一类6个菌株为小粒种;第二类4个菌株黑色种高稳性差;第三类8个菌株产量较高、稳产性较好、维生素C含量高,黑色种,为较优良菌株;第四类6个菌株产量低、维生素C含量低;第五类4个菌株为低产小粒种;第六类V0044和V0138为白色种;第七类7个菌株高稳性差,产量低,折干率低。

4 讨论与结论

通过上述试验分析发现,37个供试菌株在生物学效率、高产稳产性、商品菇品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中V0090和V0108生物学效率高,V0108高稳性好,V0103和V0049的维生素C含量高,V0090和V0128折干率低,其商品菇较为稚嫩,特别适合鲜销。37个菌株中只有两个白色品种,可见在以后的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中还应多注意白色品种的收集。

由于草菇产量不稳定,易受到栽培条件的影响。高稳性分析可以对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作出较为综合的判定,为品种选用提供依据。

图1 37个菌株的农艺性状聚类图

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可将供试的37个菌株清晰地分为7大类,这在以后的育种工作中可以更方便地筛选亲本,也有利于种质资源的保存。

[1] 张树庭. 草菇[M].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75: 27.

[2] 黄年来, 林志彬, 陈国良, 等. 中国食药用菌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

[3] Hawksworth DL, Sutton BC, Ainsworth GC. Ainsworth & Bisby’s Dictionary of the fungi. 8th. CAB international[M]. 1995.

[4] Chang ST, Yau CK.Volariella volvaceaand its life history[J].Am J Bot, 1971, 58(6): 552-561.

[5] 何焕清, 郭丽琼, 肖自添, 等. 草菇发展历程、现状与展望[J]. 食用菌学报, 2010(增刊): 21-26.

[6] 温振民, 张永科. 用高稳系数法估算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的探讨[J]. 作物学报, 1994, 20(4): 508-512.

[7] 刘建兵, 李贵全, 焦碧婵, 等. 高稳系数法对大豆新品种(系)的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6, 28(3): 347-349.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 24)。

本研究在福建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食用菌品种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完成。

谢宝贵,主要从事草菇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研究,E-mail:mrcfafu@163.com。

猜你喜欢
高产稳产草菇稳性
农业废弃物在草菇栽培上的应用
草菇增产有三法
船舶稳性控制系统研究
奶牛高产稳产饲养管理技术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草菇大白菜
草菇电击法遗传转化的研究
苏北盐城地区小麦高产稳产障碍因素及对策
川中桂花油田大安寨段致密油高产稳产再认识
浅析船舶适度稳性校核检验及调整
双季优质稻规模种植高产稳产气象条件及防灾减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