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2013-06-02 02:49刘玉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表面抗原同年龄组乙肝

刘玉玲

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可能威胁生命的肝脏感染,是最严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HBV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广,感染率高,HBV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是引起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1-3]。目前全世界约有20亿人感染HBV,约有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疾病[4]。而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据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据此推算,约有9300万的慢性HBV感染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5-7]。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防止乙肝传播,控制乙肝感染,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外壳蛋白中的主要成分,阳性是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是确定HBV感染的金标准[8]。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了解职业健康体检人群的HBV感染状况,为乙肝的防控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样本来源 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职业健康体检者,男2678例,女1916例,所有患者均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5 ml,离心分离血清。

1.1.2 仪器与试剂 ①酶标仪(ALISEI Q):意大利希亚克公司生产。②洗板机(BIO-RAD Model 1575 Immuno Wash):美国BIO-RAD公司生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IgG试剂盒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HBV表面抗原质控物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

1.2 检测方法 职业健康体检者4594例按分别按不同性别、年龄分组(按年龄分为4组,分别为18~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离心分离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IgG(HBcAb-IgG)五项,比较各组感染率的差别。

1.3 统计学方法 对取得的数据运用SPSS 1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HBsAg阳性检出率 4594例受检者中HBsAg阳性110例,阳性率为4.03%,其中男性111例,阳性率为4.14%,女性74例,阳性率为3.86%,见表1,不同性别HBsAg阳性率无明显差异。

表1 不同性别HBV感染情况(例,%)

2.2 不同年龄组HBV感染率 不同年龄组的乙肝感染状况见表2,经统计学分析,不同年龄组HBV感染率有明显差异,其中51~6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低,其他各组间感染率无明显差异。

表2 不同年龄组HBV感染情况(例,%)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职业健康体检人群HBV感染率为4.03%,较2006年全国乙肝感染率有明显下降,但仍处于较高的感染水平,尤其在18~50岁人群中感染率更高。卫生部公布的201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中,乙型肝炎的发病人数达109万,居乙类传染病之首[9]。201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要求取消在入学和就业体检中检测乙肝项目。其目的是保护公众获得平等教育和就业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个人可以忽视对乙肝项目的检测,因为这种忽视可能影响乙肝的早诊、早治。从医学角度讲,为了实现乙肝的预防、早诊、早治,控制疾病转化,降低肝硬化、肝癌等恶性疾病发生,进行乙肝检测是有必要的。如果有医疗需求或个人常规健康体检,并不限制检查乙肝感染标志物。

[1]Wang YB,Chen EQ,Cui YL,et al.Seroprevalence of hepatitis B virus markers in individuals for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West China Hospital,China.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1,15(6):592-596.

[2]Hyun-Woo Kwon,Ho-Young Lee,Seog Gyun Kim,et al.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Serum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Using an Immunoradiometric Assay in Chronic Hepatitis B.Nucl Med Mol Imaging,2011,45:15-20.

[3]Erica Villaa,Giovanna Fattovichb,Antonella Mauroa,et al.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HBVinfection:special emphasis on the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the inactive carrier state versus chronic hepatitis.Digestive and Liver Disease,2011,43(s1):s4-s8.

[4]乔国强,姜旭华.460例乙型肝炎感染者的感染模式及肝功能的相关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90-2391.

[5]金宁娟.4130例孕妇产前血液4项感染性标志物检查结果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91-2393.

[6]许翠平,潘丽.育龄妇女2360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携带状况分析及乙型肝炎预防措施探讨.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10):3044-3046.

[7]孙晓庆.新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要点.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36:D2.

[8]马红霞,周运恒,杨蔺,等.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HBsAg结果比较分析.检验医学,2010,25(6):473-474.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猜你喜欢
表面抗原同年龄组乙肝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截短片段P165在酵母中表达
不同年龄组人群接受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途径的分析
长期坚持八段锦锻炼的老年男性体质和身体成分特征分析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胶体金与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效果对比探讨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与D-二聚体在医院获得性肺炎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江苏省农村老年人体质状况
赛前减量与不同年龄组游泳选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