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肌群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观察

2013-06-02 07:32曾勇邹佳华邓光锐朱文胜周捷张征龚长志李从元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肌群腰痛肌力

曾勇 邹佳华 邓光锐 朱文胜 周捷 张征 龚长志 李从元

非特异性下腰痛定义为非已知的特定的病理造成的下腰痛(例如感染,肿瘤,骨质疏松症,骨折,结构畸形,炎症性疾病,神经根综合征或马尾综合征)[1]。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方法很多,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近年来研究提出核心稳定性训练(core muscle training)方法,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有一定的疗效[2]。我科近年来采用核心肌群训练下腰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1月至2011年4月于本院门诊就诊的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32例。诊断标准:腰痛持续3个月以上;经骨科专科体检及相应X线、CT或MRI检查排除特异性腰痛,即由骨折、畸形、椎间盘突出、肾结石等导致的疼痛。排除标准:并发肝肾疾病、血液病、肿瘤、心脏等系统疾病;腰痛伴神经根受累,测试时疼痛严重加剧者。32例患者均诊断为非特异性下腰痛,其中男女各16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干扰电治疗,干扰电电治疗选用Enraf Endomed 582治疗仪,将2组四个电极交叉置于下腰疼痛部位,治疗强度采用患者耐受强度,频率4000~4050 hz,治疗时间20 min,1次/d,一周为一疗程,共4个疗程。治疗组进行核心肌群训练。方法为:①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双脚慢慢向下半蹲到极限,停住维持5 s再慢慢伸直。②跪趴在治疗床上,双手双膝与肩同宽,将对侧手脚向前后延伸维持5 s后慢慢放下后双侧交叉。③跪趴在治疗床上,双手双膝与肩同宽,慢慢将背向上拱起,头往下低,维持5 s钟后再慢慢伸直。以上动作做各做10次为一组,每日做3组。对照组采用燕式运动疗法治疗,方法为患者俯卧床上,双臂放于躯干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同时用力向上抬起,不要使肘和膝关节屈曲,要始终保持伸直,如飞燕状维持5 s再慢慢放下。以上动作10次为一组,每日做3组。

1.3 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治疗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一个月进行疗效评价。评价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调查问卷进行疼痛和腰椎功能评估。该问卷共10项,包括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提重物、行走、坐、站立、睡眠、性生活、社交生活、外出,每项0-5分,0分为完全不痛,5分为最严重程度的功能障碍。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t检验进行均数间比较,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功能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调查问卷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腰椎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表2 两组Oswestry量表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3 讨论

腰部核心肌群是稳定腰椎的重要因素,包括躯干深部肌、腹横肌、腰部多裂肌、腹内斜肌、脊旁肌、盆底肌[3]。下腰痛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核心肌群的力量减弱,如多裂肌、腹肌[4],从而导致腰椎节段性失稳,引起下腰痛反复发作。因此采用运动疗法提高腰部周围核心肌群肌力和耐力及平衡协调能力有助于增加脊椎稳定性[5]。

目前下腰痛的训练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传统的腰腹肌力量练习,如燕飞式运动及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的核心肌群训练。由于个体对象差异、运动方式、时间、强度、频率等不同,各种训练方法临床效果相差较大。

核心肌力训练不单纯是传统意义上的肌力训练,而是包括了稳定性,抗干扰性,协调性等诸多因素的参与。通过核心肌群训练可以显著降低腰痛患者症状复发率,10周的核心肌群训练使腰痛一年内的复发率由85%降至25%,三年内复发率由75%降至35%[5]。

本研究发现一个月的燕飞式运动与核心肌群训练均能有效缓解患者腰痛程度及功能状况,而核心肌群训练的改善程度优于燕飞式运动。燕飞式运动主要加强腰背部即伸肌力量训练,在短期内可以缓解患者症状。但下腰痛患者通常屈肌、伸肌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伸肌力量的下降比屈肌力量的下降更明显[6]。但长时间训练进行伸肌训练容易导致肌肉疲劳,腰背肌力量过强,屈伸肌力严重失衡,从而症状复发加重。而核心肌群训练可以刺激所有核心肌群参与训练,增强其力量和协调性,从而达到合适比例的屈伸肌力,维持腰椎的稳定性。

本研究虽然证明核心肌群训练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优于燕飞式训练,但由于样本量较小,还需增大样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Balagué F,Mannion AF,Pellisé F,et al.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Lancet,2012,379(9814):482-491.

[2]Kent P,Mjsund H L,Petersen DH.Does targeting manual therapy and/or exercise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in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A systematic review.BMC Med,2010,8(8):22.

[3]Omkar SN,Vishwas S,Tech B.Yoga techniques as a means of core stability training.J Bodyw Mov Ther,2009,13(1):98-103.

[4]Venu Akuthota,Scott F.Nadler.Core Strengthening.Arch Phys Med Rehabil,2004,85(Suppl 1):S86-S92.

[6]Hides JA,Jull GA,Richardson CA.Long-term effects of specific stabilizing exercises for first-episode low back pain.Spine,2001,26(11):E243-248.

[7]成鹏,毕霞,仇瑶琴.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等速肌力评定.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2).

猜你喜欢
肌群腰痛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腰痛用花椒黄沙热敷
核心肌群
——稳定身体的“磐石”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