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酚的最优提取方法及药理作用

2013-06-05 15:23安同伟陈庆忠曹桂敏冯海波李迎梅卢宪杰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2期
关键词:丁香酚乙醚培养皿

安同伟 陈庆忠 孙 建 曹桂敏 冯海波 李迎梅 卢宪杰

(天津中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丁香酚的最优提取方法及药理作用

安同伟 陈庆忠 孙 建 曹桂敏 冯海波 李迎梅 卢宪杰

(天津中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为探求提取丁香酚的最佳方案,本试验对水蒸汽提取、超声提取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三种提取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是提取丁香酚的最佳方法。并通过抑菌试验和动物试验分别验证了丁香酚的抑菌功能和麻醉作用。

丁香酚 提取方法 抑菌作用 麻醉作用

关东丁香为木犀科丁香属植物,分布于我国多地,以秦岭为中心,北到黑龙江,南到云南和西藏等地,资源丰富[1]。但生产实践中人们对丁香的了解和利用基本都局限在对其花蕾的开发、加工,对其叶的研究甚少。据传统中医理论和现阶段的医学研究表明,关东丁香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最主要的为丁香酚,属于有机酸酚类,为丁香叶中的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具有抑菌、镇痛麻醉、调节植物生长和植物防御等众多药理作用[2-4],多用于治疗牙痛、肠道不适、腹泻等病症[5]。鉴于丁香酚在医药、食品及化工领域极大的开发潜质,天津中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决定对从丁香叶中提取丁香酚的不同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根据丁香酚得油率,探索出适用于生产的最优提取方法。并通过药理性试验,对所提丁香酚的药理作用进行验证。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材料

关东丁香,采集于吉林大学农学部药用植物园并经过鉴定。肉兔45只,70日龄,体重均在2.0~2.5kg,购买于天津天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枯草芽孢杆菌,由天津农学院实验室提供。金黄色葡萄球菌,由天津农学院实验室提供

1.2 主要仪器

GM-1型,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装置。MODEL500,高效液相色谱仪(购于山东智达分析仪器)。BS110S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购于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

2 试验方法

2.1 丁香酚的提取

2.1.1 水提法 将关东丁香药材叶粉碎成粗粉后称取40g,置500m1硬质圆底烧瓶中[6],加10倍量水浸泡10h,水蒸汽蒸馏5h,收集蒸馏液,按100:30(蒸馏液:乙醚)的比例添加乙醚进行萃取,连续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接着用25m115%的NaOH进行3次萃取,萃取后用5mo1/L盐酸酸化,至蓝色石蕊试纸显酸性;再用25m1乙醚连续萃取3次后,无水硫酸钠干燥,回收乙醚,得无色油状液体,即为丁香酚提取液。

2.1.2 超声波提取法 将关东丁香药材叶粉碎成粗粉后称取15g,置三角烧瓶中,加入10倍量乙醚,在400W功率下,超声处理30min[7],放置至室温,再称定重量,用正己烷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于70℃水浴中回收滤液中的乙醚,然后置干燥箱中80℃干燥2h。得近无色油状液体,即为丁香酚提取液。

2.1.3 超临界二氧化碳(SFE-CO2)萃取法 粉碎关东丁香叶至50目,称取150g一次性加入萃取罐(1L),设定以下萃取参数:温度为45℃,压力为14MPa[8],时间为60min,二氧化碳流量为25L/h。萃取液用25m1 5%NaOH连续萃取3次,用5mo1/L盐酸酸化,至蓝色石蕊试纸显酸性;再用25m1乙醚萃取3次,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回收乙醚,得淡黄色油状液体,即为丁香酚提取液。

2.2 丁香酚的抑菌试验

按照培养基的配制方法配制6个固体培养基,分别标记为1、2、3、4、5、6,在培养基1、2中均匀接种枯草芽孢杆菌[9],在培养基3、4中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10],培养基5、6作为空白对照组。每个培养基内放置钢管2个,分别标记为A、B再放置20min。稳定后在A内滴加丁香酚,B内滴加灭菌水。在28℃的培养箱中培养17h,然后观察6个培养皿中细菌生长情况。

2.3 丁香酚的麻醉试验

选取45只70日龄的体重为2.0~2.5kg的体态相近的健康雄性肉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只,分别记为A组、B组、C组。A组肉兔通过耳缘静脉注射低浓度的丁香酚提取物,即为低浓度丁香酚组,B组肉兔通过耳缘静脉注射高浓度的丁香酚,即为高浓度丁香酚组,C组肉兔注射生理盐水,即为空白对照组,3组均按照1.5m1/kg体重给药。试验时,称重观察并记录肉兔活动情况、呼吸(频率、有无呼吸困难)、心率、体温。体温测量时,肉兔需停食2h,休息30min后[11],采用肛门测温,将涂有食用油的体温计,插入肛门3cm,3min后取出度数。测量心率和呼吸频率时,将细钢针分别插入心脏和肺,观察15min,每5min用秒表记录心跳和呼吸的平均次数。

3 结果及结论

3.1 3种提取方法的效果

将上述丁香提取液分别进行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测定其含量。

表1 不同方法提取丁香成分含量以及色泽比较 (%)

通过薄层色谱的检测,以上3种方法得到的丁香挥发油,其主要斑点一致,气味也一致,说明上述方法所得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一致,均为丁香酚。

从表1的结果中可以看出3种不同的提取方法中,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油率及丁香酚总量均最高,而且挥发油中丁香酚的含量较高,色泽较浅。此方法提取率高,提取时间较短,提取温度较低,而且无溶剂残留,是提取丁香中挥发油的首选方法。比较得酚率及得油率,超声波提取法优于水蒸汽蒸馏法。但是超声波提取法其工艺复杂,挥发油及丁香酚损失较大,且在超声过程中,破坏部分丁香成分。综上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是提取丁香酚的最佳方法。

3.2 丁香酚的抑菌结果

从培养箱中取出6个培养皿,观察培养皿内细菌生长情况,以及每个培养皿内A、B、C、D 4个给药点是否出现抑菌环以及抑菌环的大小。

表2 丁香酚的抑菌环直径 (mm)

刚刚从培养箱中取出的培养皿,其表面均匀布满细菌的细小菌落,但是在滴加丁香酚处出现大小不同的抑菌环,在环内无细菌生长;纯化水滴加处细菌正常生长,并无抑菌环出现。从表2可以看出来丁香酚对各种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并不影响正常培养基。丁香酚作为一种纯天然香料,抑菌效果显着,可以治疗有某些细菌引起的炎症。

3.3 丁香酚对家兔的麻醉作用

记录每组肉兔给药前的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45只家兔均通过耳缘静脉注射给药,观察15min内家兔的平均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

表3 丁香酚的麻醉作用的影响结果 (次/min,℃)

从表3的结果中看出,空白对照组的肉兔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心率、呼吸频率、体温几乎没有较大的波动,运动情况一如往常,但用丁香酚处理的A、B两组的肉兔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麻醉现象,用丁香酚麻醉后肉兔的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都明显降低,最终处于睡眠状态。不同浓度的丁香酚进行麻醉处理,结果表示:丁香酚浓度越高,肉兔被麻醉的速度越快,肉兔的生理指标明显下降,但并不影响其基本的生理功能。

丁香酚是一种纯天然的植物提取物,并且具有较好的麻醉、镇痛的作用。在对比试验中空白组的肉兔并没有出现异常或副反应,所以丁香酚是一种天然无副作用的麻醉剂,可以用在某些手术中。

[1] 张美珍.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2.

[2] 孙峋, 汪靖超. 迷迭香酸的抗菌机理研究[J].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8: 41-45.

[3] 陈奇. 中成药名方药理与临床[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4] 周建新, 许华, 金浩. 丁香油抑菌效果与抑菌成分的研究[J]. 食品工业, 2003, 3: 24.

[5] 减淑英. 中国花经之一章[M]. 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 1989.

[6] 李桂生, 马成俊, 刘志峰等. 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当归挥发油的比较[J]. 中草药, 2001, 32(7): 582.

[7] 杨义芳, 孔德云. 中药提取分离新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8] 段成红. 超临界流体的应用及进展[J]. 山西化工, 2001, 21(1): 10-11.

[9] 李巧如, 刘宗智, 任健康等. 丁香提取物抗菌机理的探讨[J]. 西北药学杂志, 2001, 16(6): 261.

[10] 周昆, 屈彩芹. 动物实验常用麻醉剂的比较与选择[J]. 实验动物科学, 2008, 25(2): 41-43.

[11] 沙爱龙. 三种麻醉剂对动物组织器官生理特性影响的探讨[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 21(3): 72-74.

S816.74

A

1007-1733(2013)02-0005-02

2012–11–26)

猜你喜欢
丁香酚乙醚培养皿
用乙醚处理共沉淀法合成YAG:Ce荧光粉
NASA and Space Exploration
微生物“长”出惊艳画作
乙醚提取与固相萃取两种方法对比测定酱油中的苯甲酸
西方华佗怎样引进麻醉术
常见麻醉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研究
一种用于药物抗菌试验纸塑料培养皿
丁香酚吸嗅对MCAO模型鼠神经行为学影响
丁香酚、小檗碱及苦参碱对荔枝霜疫霉的抑制作用
卫宝香皂:培养皿告诉你细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