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与实验

2013-06-06 12:14向保秀
成才 2013年5期
关键词:惩罚实验室考试

■ 向保秀

考试与实验

■ 向保秀

震惊全球的加拿大碎尸案的遇害者林俊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毕业于武汉大学电信学院电子工程专业,在北京有着高收入的白领工作,购置了自己的公寓,能够上学费昂贵的法语联盟,还能缴纳价格不菲的移民代理和申请费用。他之所以33岁了,还在蒙特利尔康科迪亚大学攻读本科,甘当一名大龄本科生,除了作为初来乍到的新移民必须突破外语关以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加拿大层次稍高一点的工作,便要求当地的学历和经验,即使拥有在加国境外的加国公司工作的经验也无济于事。因此,许多国内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甚至在国内读了硕士、博士,通过技术移民到了加拿大,如果不重新在加拿大本土接受高等教育,并拿到毕业证,就只能在工厂打工或自雇就业。为什么会这样?是西人歧视中国的高等教育,还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含金量”不够高?以下是一位赴加拿大做访问学者的感受,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今天我在实验室工作,当我去做核磁共振的时候,我看到化学系地下室赫然摆着四台核磁共振,三台500MHZ,一台600MHZ。想到诺大的四川,只有三台这样的仪器,而北美一个大学居然就有四台,我不禁潸然泪下。

以前我在实验室里,总觉得做核磁共振是最高级的手段了,今天教授告诉我,每合成一个中间产物以及终产物就去做一下核磁共振,我们一定要精确!我当时惊呆了,我没有想到,在我心中一直是最高级的检测手段,竟然被这么简单地使用!

在实验室里,我觉得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我到这里一个月,最大的感受就是Professional(专业)!好像任何一个细节他们都考虑到了。就在今天看到核磁共振,我的眼泪快要流出来的那一霎那,我心中突然迸发出了一种感情:我要好好地在这里学习,完全俯首地向西方学习,不能再有任何所谓的国人的傲气,我们真的比不过别人。我甚至觉得这里的教育才叫真正的教育。所有的教授都非常的认真,非常的专业化,对学生、对教学非常的严格。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下,我感到这里毕业的本科生甚至比国内的研究生都强。现在在我实验室里,我就感觉到,同组的一个本科生实验比我强多了,虽然他考试肯定考不过我。

高等教育的情形如此,那么中小学教育的情况又如何呢?出国考察过教育的人都会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与中国的一些“品牌”中小学相比,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校规模都不算大,校门也不够气派,但即使是很普通的一所学校,其实验室都装备得像模像样,孩子们也都是在那里“真刀真枪”地实干,乐在其中。校方也以此为自豪。

反观国内教育,尤其是中小学,在“普九”达标验收前,很多学校是没有实验室的,也不开实验课。如果有考试,要求考实验,那么老师会在黑板上“讲”实验,学生会在课下“背”实验。“普九”达标后,这种情形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不少学校,验收一过,实验室便成了摆设,有的学校甚至将实验室挪作他用。即使勉强坚持开实验课的,也往往是验证一下课本上的结论,很少鼓励学生探索。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为证:某三类高中认为自己的生源不如一、二类学校好,都是人家挑剩的学生,为了提高高考升学率,首先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编班,那些被编在“差”班的学生被认为升学无望,虽然也照常上课、做实验,但学校、老师对他们的要求是不出乱子就行,根本没打算孩子们好好学。可是恰巧有一位男生痴迷于化学实验,虽然其他学科成绩都差强人意,但每次化学考试几乎都是满分,对化学实验非常认真,以致于课后还想自己做。老师认为这种表现很不正常,对该生进行了家访,发现该生家境贫寒,但他的床底下却摆满了做实验用的瓶瓶罐罐。于是,老师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学校领导一致认为该生精神不正常,对他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防止该生上实验课时偷窃学校物品私下做实验!虽然,该生并没有犯什么错,但该校认为该生有可能犯错,出于防患于未然的需要,对该生严加看管,实施了比体罚更可怕的“心罚”。也许,一个天才从此就这样被葬送了!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扼杀孩子好奇心和探索欲的现象绝非个例,因为大家普遍认为,读书是头等大事,上大学才是终极目标,一心一意准备高考才是正途,实验探索是不务正业。

与之相反,早在100多年前,西人就很注重实验并鼓励孩子亲自动手做实验。在英国的亚皮丹博物馆里,有两幅藏画特别引人注目。其中一幅是成人的骨骼图,另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两幅图是当年一个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画的。

据《博物馆珍藏的“惩罚”》一书记载,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麦克劳德小时候是一个令人头痛的调皮孩子。他对世界充满好奇,凡事总好寻根究底。一天,他正和伙伴们玩耍,忽然发现一只毛茸茸的小狗摇着尾巴走了过来。他很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到底是什么样子,便和几个小伙伴悄悄地套住狗,将其宰杀,把内脏一个一个割离,仔细观察。但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那条狗是校长韦乐登的宠物。校长决定给麦克劳德以严厉的“惩罚”,罚麦克劳德画两幅图: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两张流传下来的解剖图充分体现了校长引导和保护麦克劳德探究欲的良苦用心。两张解剖图的“惩罚”引导着麦克劳德不断努力,终于使他成为一名享誉世界的解剖学家,与医学家班廷一起,研究发现了医治糖尿病的胰岛素,两人于1923年荣获诺贝尔奖。

试想,如果韦乐登校长仅仅像上述那位中国校长那样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好孩子坏孩子的标准,麦克劳德首先就被划入了“坏孩子”的行列,校长对他早就失去了教育的耐性,所谓的“教育”,无非是围绕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对孩子严加管束,严厉惩罚。除了用常规的办法进行惩罚外,甚至会无中生有,肆意放大孩子的错误,美其名曰防患于未然,实际上把孩子当贼一样来防范,从有形的体罚升级到无形的“心罚”(以伤害学生自尊心、侮辱学生人格为表现形式),无所不用其极。如果似这般“教育”,那么,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不仅会少了麦克劳德这样一位伟大的生物学家,而且世界上还可能多了一位被逼出来的“神经病”患者!

发生在麦克劳德和不便透露其姓名的这位中国孩子身上的事件是如此相似,而且前后相隔100多年,说明孩子们的性情是相通的,但他们受到的“教育”却迥然相异,一个被认为是天才,对其“惩罚”也是煞费苦心的,一个却无端地被认定为“神经病”,被当作小偷加以防范!显然,不是这个中国孩子真的有病,而是中国的教育病得不轻:重考试,轻实验,歧视并压制有实验兴趣的孩子,因为高考不考实验!

我们常谈教育要与国际接轨,可是应试教育却愈演愈烈。人家培养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创造性人才,而我们通过层层考试筛选后培养出来的只不过是善于应付考试的“活书橱”。如果不改变应试教育体制及其唯知识论的倾向,不注重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以及在实验中探索的能力和技巧,与国际接轨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以及教育方面的差距不仅不会缩小,可能还会有加大的趋势。因为我们教给孩子的只是知识,而在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化时代,不仅知识更新的速度快,而且通过互联网可以很容易获得,“活书橱”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而创新知识的能力无论对于个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显得至关重要。具有重实验传统的西方国家显然在创新知识方面更有优势,我们只有虚心向别人学习,才有可能迎头赶上。

(作者单位: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常 思

猜你喜欢
惩罚实验室考试
神的惩罚
Jokes笑话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惩罚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真正的惩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