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中期黑龙江城镇与气候变迁

2013-06-10 05:32
关键词:宁古塔气候变迁边缘性

綦 岩

(黑龙江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哈尔滨 150080)

城镇是自然基础与人类发展共同的物质实体。气候变迁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进而影响人类社会与历史发展的进程。城镇的兴起与发展与气候变迁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很少有学者将历史现象与气候变迁联系在一起考察分析,正如F·K·黑尔认为“气候一直是历史学家们未能认真考虑的影响历史的一个因子。另一方面,气候学家不了解历史,所以他们也不能把气候和历史时间联系起来。”[1]4

本文将探究清前中期黑龙江地区气候变迁的规律,进而分析城镇的兴起、发展、迁移与气候变迁的关系。清前中期指清朝建立(1644年)到咸丰十年(1860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奏准屯田,驰禁放荒。黑龙江地区指当今的黑龙江省行政区划,是清代黑龙江将军部分管辖区域与吉林将军的部分管辖区域。

一、清前中期黑龙江地区的城镇

清前中期黑龙江地区城镇分顺康时期与顺康以后两个时期,顺康时期城镇均为军事政治类型城镇,即驻防城,兴起宁古塔旧城、宁古塔新城、瑷珲旧城(黑龙江旧城)、瑷珲新城(黑龙江新城)、布特哈城、墨尔根城、齐齐哈尔城、三姓城八座城镇;顺康以后,军事政治职能发展的基础上,经济型城镇突现,兴起阿勒楚喀城、呼兰城、拉林城和双城堡四座城镇。

表1 清代黑龙江地区城镇表(1644—1860)

二、清前中期黑龙江地区的气候变迁

黑龙江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凉爽;冰冻时间长,被南方人称为“绝域”。特别是“‘明清小冰期’,其中17 世纪最为寒冷,尤以1650aA.D.~1700aA.D.最甚,形成中国最近四五世纪以来气温下降的最低谷”[3]277,《康熙起居注》中记载“黑龙江地方从前冰冻有厚至八尺者”。

顺康时期记载黑龙江地区气候状况史料均为流人笔记或诗词。方拱乾《绝域纪略》中写道“四时皆如冬,七月露,露冷而白如米汁流,露之数日即霜。霜则百卉皆萎。八月雪,其常在。一雪地即冻,至来年三月方释。五六月如中华二三月。居三年惟两日奇寒(已亥1695年十月初七日,庚子1720年十二月十七日)。”杨宾《柳边纪略》中描述松花江“余去时己巳(1689年)十月二十一日,江已冰,乘车过,是日晴和,冰少融见土,余疑为江底。土人曰江深二丈余,冰上积土,土上复冰,今所融者土上冰耳。归时庚午(1690年)二月二十一日,流斯蔽江,锋甚利,舟不肯渡。”

顺康时期即便是地处南部的宁古塔地区也是极寒难耐,吴振臣《宁古塔纪略》“其地寒苦。自春初至三月,终日夜大风,如雷鸣电激,尘埃蔽天,咫尺皆迷。七月中,有白鹅飞下,便不能复飞起。不数日即有浓霜。八月中即下大雪。九月中,河尽冻。十月,地裂盈尺,雪才到地,即成坚冰,虽向日照灼不消。初至者必三袭裘,久居则重裘可御寒矣。至三月终,冰始解,草木尚未萌芽”。

流放宁古塔诗人吴兆骞曾在《七月次喇伐朵洪》中描述“画角千峰月,羊裘七月霜”,《夜行》中描述“雪岭三更人尚猎,冰河四月冻初消”。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中记载:“自沙林而东宁古塔,临江而居,以木为城,地极寒,八月即雪,度清明冰乃解”。方拱乾曾写诗《谷雨后大雪,兼忆吴汉槎》和《九月二日雪》中记载:“边城雪,飞皓皓,九月才飞不为早”。方登峰《九月二日夜雪》中记载:“迎秋边雪意中期,九月飞花转讶迟”。

此时黑龙江北部地区更是酷寒刺骨。方式济《龙沙纪略》中写道“四月皆寒。五月始脱裘,六月昼热十数日,与京师略同,夜仍不能却重裘,七月则衣棉矣。出冬后,朔气砭肌骨,立户外呼吸倾须眉俱冰,出必勤以掌温耳鼻,少懈则鼻难死。耳轮作裂竹声,痛如割。土人曰:近颇称暖。十年前江即冰,不复知有暑也。……雪有迟早,卜魁常在八、九月,艾浑八月,墨尔根七月。”

顺康以后,气候不断转暖,降水增多,乾隆十一年(1746年)至道光八年(1828年)为洪涝高发期。洪涝的出现与气候转暖联系密切。

道光六年(1826年)因监修失误革职流放卜魁的英和作诗《冬暖》:“绝塞天时内地别,七月飞霜八月雪”描述了齐齐哈尔城暖冬的场景依然冰天雪地。咸丰十四年(1854年),“宁古塔春季伊始暴风将起,早在8 月末便有白霜,9 月即降雪,10 月河水封冻,4 月才解冻”。1855年马克瑷珲《黑龙江旅行记》“10 月19 日。昨夜下了一场雪,早晨相当冷。但近午天气转佳,气候变暖,雪已全部融化”。

综上所述,黑龙江地区在 1650aA.D.~1720aA.D.左右的顺康时期为相对寒冷期,雍正时期气候逐渐转暖,1750aA.D.~1830aA.D 左右的乾嘉时期为相对温暖期,道光后期气候逐渐转冷。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客观上决定了清代黑龙江地区城镇的建立和迁移,以及区域内土地的开发。

三、清前中期黑龙江城镇特征与气候变迁

清前中期黑龙江地区城镇发展存在着区域特征,表现为:一是边缘性、滞后性的特征,清政府在城镇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主导的内力作用;二是民族性、外向性的特征,沙俄侵略者骚扰侵略是城镇形成和发展外力作用;三是清代黑龙空间的隔离性(不平衡性)、时间的间歇性、突变性特征。这三个特征无不与气候变迁有着直接的联系。

首先,边缘性,滞后性是相对于传统关内城镇而言的。边缘性不仅指地理位置的边缘性,也包括政治边缘性、经济边缘性、文化边缘性等。清代黑龙江地区的城镇距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甚远,是国家城镇体系的枝节末梢的边缘地带。气候寒冷,农业发展迟缓,人口相对稀少,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表现为滞后性。气候变迁造成的边缘性、滞后性使得清代黑龙江地区的城镇是因“城”而“市”的发展模式,而不是因“市”而“城”的发展模式。

其次,气候变迁与民族性、外向性特征。寒冷的气候,使得黑龙江生活的居民多为少数民族,西部分布着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东部地区分布着赫哲、库页、费雅喀等民族,表现为民族性。寒冷的气候使得环境脆弱的西伯利亚粮食锐减,军粮供应出现困难,沙俄侵略不断骚扰我国黑龙江流域个民族人民,有残忍的手段抢掠粮食,占领相对温暖的地盘。清崇德八年(1643年),瓦西里·波雅科夫组成“探险队”,“采取他们在西伯利亚的惯用手法,命令彼特罗夫先将头子诱出屯子,强行绑架,然后勒索粮食和貂皮”[5]24,波雅科夫手下的70 多名哥萨克绑架莫尔迪基季奇寨二位达斡尔族头人,迫使村民交出燕麦40匡、牲畜10 头,并在屯外腾出三所住房。这伙人由于在侵略的过程中遭到达斡尔人民的反击,慌忙逃回冬营地,此时冬天已至,缺乏粮食“哥萨克吃掉了五十个异族人”[6]62。顺治七年(1650年),叶罗菲·哈巴罗夫为首“远征军”,攻占了达斡尔头人阿尔巴西的雅克萨城作为自己的侵略据点,取名阿尔巴津,随后不断派人各处袭击达斡尔居民,捕捉人质,劫掠妇女儿童和牲畜。顺治十年(1653年)斯捷潘诺夫在江口一带的田野里抢割了庄稼,带领五百人同黑龙江当地人民抢粮。

表2 1736 ~1860年黑龙江地区的洪涝[4]8-10

最后,气候变迁与空间的隔离性(不平衡性)、时间的间歇性特征。黑龙江地区地域辽阔,气候南北差别较大,东西不均匀,气候变迁形成空间的隔离性(不平衡性)。清前中期黑龙江地区气候进入寒冷期,但1644年至1860年的二百多年间又具有间歇性的相对寒冷期与相对温暖期,政治军事类型城镇的兴起与发展多在相对寒冷期,经济类型城镇兴起与发展与寒冷期向温暖期的转型期,而在温暖期则多为京旗回屯的屯垦聚点,气候变迁导致黑龙江地区城镇的发展具有间歇性。

四、清前中期黑龙江城镇迁移与气候变迁

清代黑龙江地区城镇行政中心由北向南迁移集中于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吉林将军衙门从宁古塔城转驻吉林城;另一个方向是黑龙江将军衙门从瑷珲旧城转移至瑷珲新城,瑷珲新城转移到墨尔根城,墨尔根城转移到齐齐哈尔城,甚至“副都统雅哈思奏请黑龙江将军衙门移驻呼兰地方”[7]207。

康熙十五年(1676年),清政府为抗击沙俄,加强东北水上防御,在第二松花江兴建吉林乌拉城,迁宁古塔将军衙门于吉林乌拉城,宁古塔设副都统管辖,但宁古塔将军的称呼一直沿用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才改称“吉林将军”。黑龙江衙门最初设治于黑龙江北岸与呼玛尔之间的额苏里城,首任将军萨布素认为“额苏里地寒霜早,迁移官兵家属难以糊口”,“居江左,来往公文一切诸多不便”,于是迁黑龙江衙门到黑龙江南岸农耕条件先对较好的瑷珲新城。随着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中俄局势稍加稳定,蒙古葛尔丹叛乱东及。为加强对蒙古地区的控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沙俄侵略者的扩张,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萨布素奏请“墨尔根居两镇之间,首尾易制”将黑龙江衙门移驻墨尔根城。康熙三十年(1691年)经过多伦会盟,基本确立了多蒙古的统治,但萨布素再次提出“墨尔根城远离乌拉吉林一千四百里与之隔绝,万一有调遣之事,不能践约及时到来,……其中有齐齐哈尔最为紧要形势之地,蒙古、锡伯、索伦、达斡尔等所居地界总汇于此,且距通大兴安岭北呼伦等池地及尼布楚之道甚近,……如此则齐齐哈尔嫩江口皆以江为屏障,……驻守极其坚固,出征则颇英武,虽有紧急事宜,自墨尔根至此,相续彼此调遣”[8],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黑龙江将军衙门从“地贫不可容众”的墨尔根城迁“地最瘠惟产麋”的齐齐哈尔城。雍正三年(1724年)阿勒楚喀城设治后,副都统雅哈思奏请黑龙江将军衙门移驻呼兰地区,与阿勒楚喀城隔江呼应,但雍正同意总理大臣的复议,不但不能后迁,反而应当前移,但此事不了了之。

康熙年间气候异常寒冷,加剧农产品减少,人民生活不稳定,人口内迁,相对寒冷期是黑龙江地区城镇行政中心的转移的客观条件。正如张林先生所说“在北方少数民族袭扰和入主中原时,气温比现在降低1℃左右,按每降1℃草原南界南移200 公里”[9]6,气温是影响城镇行政中心迁移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清前中期黑龙江地区城镇的兴起、发展、迁移的主要原因,除了清政府与各族人民共同反击沙俄侵略者的入侵,设置卡伦、边界勘察、定期巡边,设立驻防八旗制、布特哈总管、边民姓长制管理等因素外,气候变迁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1]R·A·布赖森.饥饿的气候——人类与变动者的全球气候[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2]西清.黑龙江外纪卷二[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3]王会昌.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J].地理科学,1996(3).

[4]水利电力部水管司科技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代辽河松花江黑龙江流域洪涝档案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华史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6]瓦里西耶夫.外贝加尔的哥萨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7]张向凌.黑龙江历史编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8]关于齐齐哈尔建城时间及选址的新史料.齐齐哈尔建城三百年资料集[B].黑龙江省图书馆藏影印版.

[9]张林,许洪波.历代中原王朝的“外患”与北方地理环境因素初探[J].东北史地,2004(10).

猜你喜欢
宁古塔气候变迁边缘性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相爱相杀的人们,都得了“一种病”
《宁古塔纪略》简介
——《龙江三纪》之三
宁古塔让清朝人闻风丧胆
清宫剧中的宁古塔竟是世外桃源
气候变迁或成人类最大安全威胁
论《黑暗的心》中的帝国叙事
从自信到自卑:《甜蜜蜜》和《亲爱的》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