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中使用药物终止妊娠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013-06-19 15:42陈丽芬陈彩贞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期
关键词:口服药物失败率乙组

陈丽芬 陈彩贞

(深圳市沙井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广东 深圳 518125)

计划生育中使用药物终止妊娠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陈丽芬 陈彩贞

(深圳市沙井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广东 深圳 518125)

目的 对计划生育中收集使用药物方式流产患者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街道计划生育服务站早孕要求终止妊娠患者206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106例,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终止妊娠;乙组患者100例,采用口服药物方式进行终止妊娠,对比两组患者流产不完全的发生率、流产失败发生率、治疗依从性、过敏及不良反应。结果 乙组患者流产不完全、流产失败率、过敏情况显著高于甲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显著优越于甲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口服药物方式进行终止妊娠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传统手术流产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药物流产安全性相对较高。

计划生育;药物;流产;临床特征;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

人工流产是在避孕措施失败、患有影响继续妊娠的疾病不得已采用补救措施,全球每天发生约91万例妊娠中,意外占50%,非意愿占25%。美国每年约有40万青少年人工流产;中国每年约有l000万人次人工流产;Singh认为全世界只有l/4妇女没有接受过合法流产[1]。为更安全的采用药物口服进行人工流产,我站对本辖区206例早孕患者采用不同终止妊娠方法进行深入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计划生育中心采用药物流产患者206例,年龄22~45岁,其中已婚女性108例,未婚女性98例,病程时间均为妊娠94例为经产孕妇、112例初产孕妇,所有患者均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及B超检查结果,均明确诊断为早孕,经本人及家属均知情同意签字。随机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年龄、妊娠时间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并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障碍。

1.2 传统人工流产方法

甲组患者106例,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终止妊娠,主要是采用刮宫方式进行终止妊娠。

1.3 口服药物方法

乙组患者100例(转沙井人民医院治疗),采用口服药物的方法进行终止妊娠,主要口服的药物是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腺,注意在口服药物流产药物前应停止使用畄体抗炎药物,同时在口服药物流产的同时,必须要在具有输血条件及具有专业妇科医生的指导,防止发生大流血或是其他情况发生。

1.4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流产不完全、流产失败率、过敏情况

乙组患者流产不完全、流产失败率、过敏情况显著高于甲组 ,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 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

乙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显著优越于甲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头晕、头痛、流血时间延长,流血量较多、腹痛等均为轻微症状,并未引起严重不良后果。

表1 两组患者两组患者流产不完全、流产失败率、过敏情况(n,%)

表2 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n,%)

3 讨 论

药物流产是通过药物药理作用于子宫使子宫收缩胎囊及胎芽排出体外,药物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终止早孕,对停经≤49d的妊娠流产率达90%以上,与传统的人工流产术相比具有简便、无痛、安全、有效等优点,国内外普遍应用于临床[2]。但服药后部分患者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副作用,应该引起患者及临床医生的重视,例如失血性休克、流产不完全、宫腔内感染情况的发生。

传统性人工流产主要是进行刮宫手术排除妊娠物,但需要使用刮勺等操作器械,在宫腔内进行,所以对手术的无菌要求及技术操作熟练程度较高,操作时要避免过度刮触子宫壁,防止子宫壁穿孔[3]。尽量完整干净的刮除子宫内妊娠物,降低操作时间及反复操作,预防引起感染,导致宫腔感染发生引起严重不良后果[4]。

本文通过对我计划生育服务站收治的早孕要求终止妊娠患者206例,采用传统人工流产及药物流产两种方式进行终止妊娠。结果显示采用药物口服流产患者流产不完全、流产失败率、过敏情况显著高于传统人工流产,药物口服流产患者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显著优越于传统人工流产,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口服药物方式进行终止妊娠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传统手术流产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药物流产安全性相对较高[5]。人工流产不在宫腔内操作,大大降低了宫腔感染及对子宫壁的损伤,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对口服药物流产治疗依从性较高,能有效增加患者的配合度,便于临床开展和应用[6]。

[1] 吴晓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清宫术在降低药物流产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3):356-367.

[2] 储勇伟 .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2):236-237.

[3] 和爱英.药物流产376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 22(4):544.

[4] 王玲,王志新.传统药物流产终止宫内早孕疗效的重新评估——附141例报告[J].新医学,2009,40(12):145-146.

[5] 王雅莉,刘惠娜,.王凯,等.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宫颈管粘连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3(4):46-47

[6] 杨华,杜玉娟,倪克樑.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腺素抗早孕药物流产的研究现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16(8):1-3.

R714.21

B

1671-8194(2013)01-0158-02

猜你喜欢
口服药物失败率乙组
种植体早期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
失败率33%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失败率33%
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西药脐疗法加口服药治疗小儿支气管炎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合理用药指导
常见口服药物最佳用法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