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7、IL-6和TGF-β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织的表达

2013-06-21 03:45冯春蝶王福玲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青岛266003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异位盆腔细胞因子

冯春蝶 王福玲 袁 芳 林 伟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青岛 266003)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为妇产科常见的良性疾病,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及种植生长的能力。针对EMs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具体发病机制不清,其明确诊断及治疗尤其是Ⅰ、Ⅱ期患者的明确诊断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目前Sampson的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是被大众认可的主要学说之一。该学说不能解释为何将近76%~90%的妇女存在经血逆流,只有10%~15%左右的妇女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1]。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因子及免疫因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本实验通过检测 IL-17、IL-6 和 TGF-β在EMs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探讨其与EMs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内异症提供思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因卵巢巧克力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异位内膜,根据修正的美国生育协会(r-AFS)提出的 EMs分期法,所有患者均为Ⅲ~Ⅳ期。平均年龄(28±3)岁。腹腔镜术中留取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囊壁约1 cm×1 cm,其中有20例患者因不孕同时行宫腔镜检查术,取其在位内膜,平均年龄(30±5)岁;同时取因妇科良性疾病在门诊行宫腔镜检查术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15例作为正常对照,平均年龄(30±3)岁。组织标本立即放-80℃冰箱保存待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①留取异位内膜的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EMs。②同期行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子宫内膜。③无内外科合并症,近6个月未使用过激素治疗。

1.3 试剂与方法 兔抗人 anti-IL-17,anti-IL-6,anti-TGF-β均购自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AB显色剂,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Eli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IL-17、IL-6及TGF-β的表达,操作步骤严格按说明书进行,DAB显色,苏木精复染。

1.4 结果判断 IL-17、IL-6和TGF-β阳性颗粒主要出现在间质浸润的淋巴细胞中,定位在细胞浆,染色为棕黄色或棕褐色,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有代表性的视野,每组有5张切片。根据染色强度及染色面积进行划分:无染色:0分;浅黄色:1分;棕黄色:2分;棕褐色:3分。根据染色面积划分:无染色:0分;<30%:1分;30% ~60%:2分;>60%:3分。0分阴性,1分弱阳性,2~4分阳性,5~6分强阳性。阴性及弱阳性视为阴性,阳性及强阳性视为阳性进行组间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χ2),组间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所有检验结果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L-17阳性颗粒主要定位在间质浸润的淋巴细胞的细胞浆,呈散在分布,在异位内膜主要呈强阳性表达(见图1A),在35例中强阳性表达占25例,在异位内膜的总体阳性率85.7%,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的 20.0%(P <0.01)和对照组的 6.7%(P <0.01),IL-17在在位内膜的表达高于正常内膜,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图1 IL-17、IL-6和TGF-β在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和正常内膜表达的典型代表图(免疫组化染色,×200)Fig.1 H&E staining and the expressions of IL-17,IL-6 and TGF-β in ectopic endometrium tissues,eutopic endometrium tissues and normal endometrium tissues,typical representative figures(HE,×200)

表1 IL-17、IL-6和TGF-β在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例数分布及阳性率Tab.1 Expressions of IL-17,IL-6 and TGF-β in endometrium tissues,distribution and positive ratio

2.2 IL-6在异位内膜表达强阳性例数为15例,总体阳性率60%,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的13.3%(P<0.01),在位内膜表达的阳性率为40%,与其余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TGF-β在异位内膜表达强阳性例数为29例,总体阳性率为97.1%,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的20.0%(P <0.01)和正常内膜的13.3%(P <0.01),TGF-β在在位内膜的表达高于正常内膜,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三者在对照组均无强阳性表达。IL-17在异位内膜的表达与IL-6和 TGF-β呈正相关(r=0.91、0.97,P <0.01)。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它部位,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妇科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慢性盆腔痛、不孕等,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是导致不孕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Sampson的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是被大众认可的主要学说之一。该学说不能解释为何将近76%~90%的妇女存在经血逆流,只有10% ~15%左右的妇女发生EMs,提示还有其它因素决定EMs的发生、发展。免疫因素在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EMs患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发生较多改变,体液免疫改变主要体现在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卵巢抗体等特异性抗体的出现,及抗核抗体、抗磷脂抗体、抗多聚核苷酸等非特异性抗体的出现[3]。细胞免疫改变主要体现在各种免疫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病灶局部相互作用,使盆腔微环境的免疫功能发生改变,不能及时有效的清除粘附种植在腹膜表面的子宫内膜细胞,盆腔内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直接促进了异位内膜细胞的粘附、种植及生长[4]。

Th17细胞是一类新发现的CD4+T细胞亚群,幼稚型CD4+T细胞在不同细胞因子诱导下可分化为不同的效应细胞,当微环境中以TGF-β占优势时通过活化SMAD3通路使幼稚型CD4+T向调节性T(Treg)细胞分化,当TGF-β和炎性细胞因子IL-6共同存在时启动STAT3通路促使幼稚型CD4+T向Th17细胞分化,因此TGF-β和IL-6被看作是Th17细胞分化的启动者[5]。Th17细胞以分泌白介素17(IL-17)为特征,IL-17是促进炎症发生的重要细胞因子,能促进机体局部产生趋化因子,从而介导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迅速聚集[6]。目前认为IL-17在多种炎症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克罗恩病(Crohn's)、多发性硬化(MS)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IL-17可能是这些疾病治疗的靶点[7]。IL-6可由巨噬细胞、Th2细胞、及活化的成纤维细胞分泌,是炎症反应的敏感标记物,参与体内的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8]。在RA中IL-17能促进滑膜细胞表达IL-6,从而诱发关节的慢性炎症反应及组织损坏[9]。本研究结果提示IL-17在异位内膜细胞表达的阳性率与IL-6成正相关,IL-17在其它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可能直接促进了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产生IL-6,从而进一步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推测EMs可能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而IL-17和IL-6所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是慢性盆腔痛、盆腔炎症和盆腔粘连的基础。

已有研究发现多种细胞可以分泌 TGF-β[10],如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等,有促进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双重作用,在多种肿瘤组织如神经胶质瘤、恶性黑色素瘤、乳腺癌等组织中过量表达,在肿瘤微环境中可抑制树突状细胞(DCs)、细胞毒性T细胞(CTL)、NK细胞的活性。目前关于IL-17与TGF-β和IL-6在EMs异位内膜组织相关性的研究较少,本课题结果表明异位内膜组织TGF-β的阳性率高达97%,显著高于在位内膜及正常内膜,提示异位内膜的间质细胞可能分泌TGF-β,使盆腔微环境呈现免疫耐受状态,有助于异位内膜细胞的粘附、种植和生长,并与IL-6协同刺激盆腔微环境中幼稚型CD4+T向Th17细胞分化,增加局部组织IL-17的浓度。总之,TGF-β可能降低了免疫活性细胞因子的浓度及活性,IL-17与IL-6进一步加重了盆腔内炎症反应,促进EMs进一步发展。经血逆流是EMs的诱因,盆腔内免疫环境、细胞因子的改变可能是EMs发生发展的直接原因,因此针对上述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治疗将是EMs治疗的靶点。

综上所述,IL-17、IL-6和TGF-β可能在内异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促进作用,但是三者在局部组织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与疾病分期的关系尚需更进一步研究,三者在内异症患者的表达升高是内异症疾病的发病原因还是结果尚不能明确判断。

1 Bulun S E.Endometriosis[J].N Engl J Med,2009;360(3):268-279.

2 Eisenberg V H,ZoltiM,Soriano D.Is there an association between autoimmunity and endometriosis[J].Autoimmun Rev,2012;11(11):806-814.

3 Barrier B F.Immunology of endometriosis[J].Clin Obstet Gynecol,2010;53(2):397-402.

4 Maeda N,Lzumiya C,Taniguchi K.Role of NK cells and HLA-G in endometriosis[J].Front Biosci(schol ED),2012;1(4):1568-1581.

5 Veldhoen M,Hocking R J,Atkins C J et al.TGFbeta in the contextof an inflammatory cytokinemilieu supports de novo differentiation of IL-17-producing T cells[J].Immunint,2006;24(2):179-189.

6 Miossec P.IL-17 and Th17 cells in human inflammatory diseases[J].Microbes Infect,2009;11(5):625-630.

7 Pollinger B.IL-17 producing T cells inmouse ofmultiple sclerosisand rheumatoid arthritis[J].JMol Med(Berl),2012;90(6):613-624.

8 Azarpira N,Dehghani M,Darai M.The Interleukin-6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Saudi JKidney Dis Transpl,2012;23(3):521-525.

9 Katz Y,Nadiv O,Beer Y.Interleukin-17 enhances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induced synthesis of interleukin 1,6,and 8 in skin and synovial fibroblasts:a possible role as a“fine-tuning cytokine”in inflammation processes[J]. Arthritis Rheum,2001;44(9):2176-2184.

10 Arjaans M,Oude Munnink T H,Timmer-Bosscha H et al.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expression and activation mechanisms as potential targets for anti-tumor therapy and tumor imaging[J].Pharmacol Ther,2012;135(2):123-132.

猜你喜欢
异位盆腔细胞因子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成人HPS临床特征及多种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37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