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β2-微球蛋白对肾功能的预测价值分析

2013-06-23 16: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6期
关键词:尿素氮肌酐肾功能

景 虹

(山西省隰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山西 隰县 041300)

血清β2-微球蛋白对肾功能的预测价值分析

景 虹

(山西省隰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山西 隰县 041300)

目的 探讨血清 β2-微球蛋白在肾功能的预测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31 例肾脏疾病患儿作为肾病组,选取 31 例正常小儿作为正常组,检测两组小儿 β2-微球蛋白含量(β2-MG)、尿素氮(BUN)以及血清肌酐(Cr)含量,并将两组小儿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肾病组的血清 β2- 微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 0.01,差异性非常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肾脏病变严重的患儿血清 β2- 微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比较轻的患者,P < 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肾病组患儿血清 β2-微球蛋白的增高率明显高于尿素氮(BUN)以及血清肌酐(Cr)含量的增高率,P< 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 β2-微球蛋白含量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是否发生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比尿素氮(BUN)以及血清肌酐(Cr)判定准确率更高,三项指标联合判断更加的精确,可以大大提高临床肾病的诊断准确率。

血清 β2-微球蛋白;肾功能;预测价值

儿童肾病是影响儿童健康的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1],其治疗的关 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因此,早期的准确诊断显的十分重要。血检、尿检是临床常见的判断肾脏功能是否正常的方法,其中肌酐(Cr)以及尿素氮(BUN)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判定指标[2],但是敏感性较差,常常无法及时准确发现受损的肾脏。随着医学的不断探索,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在判断肾功能好坏的敏感性被发现,并且逐渐在临床上应用于判断早期肾病。本文意在分析血清β2-微球蛋白对肾功能的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31例肾脏疾病患儿作为肾病组,选取31例正常小儿作为正常组,分别收集两组小儿的新鲜晨尿3mL,然后在空腹时抽取2mL的静脉血液,在抽取、存储血液时要避免出现脂血以及溶血的标本。

1.2 方法

血清β2-微球蛋白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检测仪为:贝克曼化学发光仪,检测试剂盒为:贝克曼配套试剂。尿素氮(BUN)以及血清肌酐(Cr)含量采用生化法测定,检测仪器为:贝克曼生化分析仪。

1.3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即(χ—±s),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取95%可信区间,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小儿血、尿β2-微球蛋白以及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比较

肾病组早期血β2-微球蛋白升高25例,升高率为80.65%,尿β2-微球蛋白升高16例,升高率为51.61%,早期血BUN升高5例,升高率为16.13%,早期血Cr升高4例,升高率为12.90%。两组小儿血、尿β2-微球蛋白以及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相比,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升高率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比较,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2。

表1 两组小儿血、尿β2-微球蛋白以及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比较

表2 各种判定指标异常率比较

2.2 轻、重患儿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比较

轻度肾病患儿的血β2-MG含量为(2.62±0.39),尿β2-MG含量为(0.0207±0.125),重度肾病患者血β2-MG含量为(2.12± 0.22),尿β2-MG含量为(0.0542±0.174)。轻、重患儿血以及尿β2-微球蛋白含量比较,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3。

表3 轻、重患儿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比较(mg/L)

3 讨 论

β2-微球蛋白是一种单链的多肽低分子蛋白,由100个氨基酸组成[3],其来源于人体的上皮细胞、间质细胞以及造血系统的正常细胞。在健康人的体内β2-微球蛋白的合成和分解是十分恒定的[4],不会发生大的变化,β2-微球蛋白的分子质量比较小,因此,绝大部分被正常的肾小球滤过,同时约99.19%的[5]β2-微球蛋白被肾小管上皮重新的吸收,所以在正常人的血液、尿液中的β2-微球蛋白的含量增高时则说明人体的肾小球过滤功能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出现异常[6],可以判断出肾脏出现问题。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看出,肾病组早期血β2-微球蛋白升高25例,升高率为80.65%,尿β2-微球蛋白升高16例,升高率为51.61%,二者之间相比,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敏感程度更高,更有利于发现早期的肾脏疾病。

由上述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肾病组早期血β2-微球蛋白升高25例,升高率为80.65%,早期血BUN升高5例,升高率为16.13%,早期血Cr升高4例,升高率为12.90%,早期血β2-微球蛋白升高率与血BUN以及血Cr相比,P<0.01,差异性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经临床研究表明,只有当GFR降低60%以上时,血清中的BUN和Cr含量才开始上升[7],而GFR降低不多时基本没有变化,而血清中的β2-微球蛋白只要GRF一旦降低就会升高,敏感程度明显高于血BUN和Cr。

同时血β2-微球蛋白升高的数量还可以反应肾病的程度。由上述结果我们得知随着病情的加重血β2-微球蛋白的含量会逐渐增多,因此,可以根据血β2-微球蛋白的含量判断病情的轻重。

总之,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是否发生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比尿素氮(BUN)以及血清肌酐(Cr)判定准确率更高,三项指标联合判断更加的精确,可以大大提高临床肾病的诊断准确率。

[1] 冯穗华,方群,陈健生,等.胎儿血清β2-微球蛋白及α1-微球蛋白评估泌尿系畸形胎儿肾功能[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5,26(9): 467-471.

[2] 毕冬明,马韬,王艳,等.血清β2-微球蛋白对儿童肾脏疾病的预测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2719-2720.

[3] 黄立伟.673例患者血清β2-MG与Urea、Scr检测结果关系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5):831-832.

[4] 朱亮,奚耀,钱义明,等.血清光抑素C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对脓毒症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预测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 2011,18(4):465-466.

[5] 孟秀娟,王付利,吴风荣,等.β2-微球蛋白检测在慢性乙肝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价值[J].河北医药,2002,24(6):461-462.

[6] 付莎.血清及尿液蛋白检测在IgA肾病诊断预测及病理损伤评估中的价值和意义[D].广州:中山大学,2009.

[7] 张弛.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评价指标与肾纤维化关系研究[D].武汉:中南大学,2008.

R692

:B

:1671-8194(2013)06-0220-02

猜你喜欢
尿素氮肌酐肾功能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老年内科肾功能衰竭患者400例临床透析及感染护理预防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分析
尿蛋白正常了肌酐为何还是高
酶法与苦味酸速率法测定肌酐的优缺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