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音频矩阵在县级电视台网络化初期的应用

2013-06-25 07:35文丨丁玉军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视音频网络化矩阵

文丨丁玉军

(宁夏同心县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局,宁夏同心 751300)

作为县级电视台,如何把握广电行业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方向,在媒体爆炸的今天能够得以生存,进而取得发展,对自身所处地位的准确定位尤为重要。县级电视台不同于省市级电视台的关键点在于他的经济劣势,这就决定了县级电视台在非常拮据的经济条件下,要更加注重经费的合理使用,既要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效用,还要做好引入资源的长远兼容性规划。

网络化建立的基础是由设备的数字化程度决定的,传统的模拟设备不可能建成现代网络化平台,全数字化县级电视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县级电视台要取得发展,除了在网络化大潮中找到突破,别无他法。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非线性编辑技术,从单机非编的诞生到使用,再从单机应用的成熟到网络化的萌芽,网络化非编在电视台内部应用已经逐步成熟。

目前网络化环境正趋于成熟,但仍然存在用户对典型流程与应用接口的认知不一,厂商以自身技术特色为主导的产品设计各不相同,缺乏规范性,新业务需求的不断出现和现有系统实现支撑不力的矛盾等问题。

电视台网发展初期,因为各种音视频格式、接口标准的不统一,以及配套设备和技术的不成熟,可能导致不同时期引进设备的制式不同,例如非线性编辑机的初期编辑格式仅AVI,就有不同的几种格式,后来的MPEG格式也是五花八门不能统一。为此,县级电视台网的采集上传、编辑包装、打包合成在受到资金、设备、标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时,通过视音频矩阵的引入,可以很好的解决模拟设备与数字设备的互连互通问题。

把视音频矩阵作为过渡期采编网的中转节点,建立类似于星形网络拓扑结构的过渡型采编网,第一可以充分发挥传统模拟采集上传设备的余热,使DVD、VCD、线编等设备通过模拟信号的传输进入采集机,完成数模转换过程;第二可以节约资金,不必每台非编都配备一套编辑机;第三可以形成较为灵活的信号传输链路,一台输出设备可以向任意一台输入设备传输信号;第四可以解决不同非编因编辑格式的不同造成的资源共享障碍。

如附图视音频矩阵连线图所示,通过8X4视音频矩阵作节点,矩阵输入部分可接入非编、编辑机等数字设备,也可接入线编、VCD等模拟设备;不同编辑格式的非编资源可以通过矩阵与线编及其它非编共享。矩阵输出部分可以与特技台配合,使传统线编作为备份还能在紧急情况下发挥效用;非编的输入既可以是编辑机,也可以是VCD,甚至可以是线编的输出信号;多接口矩阵一般没有分量接口,所以编辑机1的分量信号直接接入非编2,尽可能保证信号指标不至于太低;预留的输入4和输入8作为自由入口,作为非网络设备应急输入使用。所有模拟设备的模拟信号输出通过采集机和非编完成模数转换,进入数字网络进行编辑合成、加工包装、转换播出。

视音频矩阵构成的模拟网络和交换机构成的数字网络的同时存在,使高标准的数字信号和低质量的模拟信号,都能够在采编网络中传输,所有设备都能够各取所需、各展所长。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网络只适合小型电视台网络化过渡时期的应用。它虽然能够很大程度的节约资金,并兼容和发挥传统设备的作用,但它是以牺牲信号质量和实时编辑为代价的。从网络发展的系统性、全局性、长远性、科学性考虑,在整个网络的数字设备成本合适的时候,应当尽可能的采用数字设备建立数字网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电视台网资源共享作用,满足电视台逐步增强的节目生产的需要。

附图:视音频矩阵连线图

猜你喜欢
视音频网络化矩阵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我国首个超高清视音频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沪启动建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启动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上海交大共建超高清视音频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于最优树的网络化作战装备体系结构优化
自媒体视音频线上版权登记正式开通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矩阵
矩阵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