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卷析因类地理综合题解读

2013-07-05 01:14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三高级中学266112
地理教学 2013年17期
关键词:文综综合题贺兰山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三高级中学(266112) 许 悦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一高级中学(266108) 矫光磊

析因类综合题作为文综地理的一个重要题型,因其强调以能力立意,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注重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基本技能,所以近年来特别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笔者粗略的统计了2013年各地的文综试题,发现几乎所有省市的文综试题都涉及了这一题型。所以对于这一题型的解题思路我们有必要做一下梳理,从中找到规律来指导我们的教学。下面笔者借2013年山东文综地理的两道析因类综合题来浅表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讲理”型析因类综合题的解读

(2013年山东文综)26.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6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7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6分)

应该说26题第二问是一典型的讲“理”型析因类综合题,让你分析……的原因。对于这一类型问题的解答,笔者是以如下思路来指导学生的。

1. 圈圈点点快乐审题——明确考查方向,弄清“理”在哪里。

解答此类析因类综合题的关键在“因”上,在“理”上,所以我们首先要先通过审题来找到这个“理”,“理”找到了,一切都顺了。笔者告诉学生审题时要圈圈点点,所谓“圈圈点点”就是要找关键词,在这里我们圈出了“守护神”这一关键词。因银川平原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业区,笔者对于“守护神”解读是:因为贺兰山的存在,身处西北地区的银川平原变得“风调雨顺”了,变得不那么“荒漠”了,变成“沃土”了。所以我们找到了“理”,“理”就是贺兰山对于银川平原气候的影响。

2. 找到“理”,便要回到“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对于一地气候的影响我们可以用下图表示:

地形可以通过影响一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进而来影响这一区域的气候情况。贺兰山通过对于上述气候因素的影响,进而来影响到银川平原的农业,使银川平原成为“塞上江南”,使得银川平原变得“风调雨顺”,所以我们才可以说贺兰山是银川平原的“守护神”。

我们回到“理”的目的是在于使我们明确答题方向,那么通过上面的“理”,我们明确了回答本题可以从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气温、降水等几个方面来组织答案。但是不是我们要面面俱到,要每个方面都要涉及到呢?

3. 结合区域背景,找到真“理”。

在这里,笔者所提到的区域背景是指某一区域的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所以结合图示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可知,银川平原位于西北地区,而我们知道西北地区影响其农业发展的不利气候条件有:干旱、距冬季风源地近以及由强劲的西北风带来的荒漠扩张问题。这样结合着此区域的背景我们回答这一问题的思路便有了,贺兰山对气温的影响是:阻挡了西北方寒冷气流。对降水的影响是: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增加降水。对大气运动的影响是:通过阻挡强劲的西北风间接的阻挡了沙漠入侵。

二、“不讲理”型析因类综合题的解读

(2013年山东文综)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6分)

对于27题第一问,虽然也属于析因类综合题,但它的特点是:不是很“讲理”,不像前一题那样我们可以找到其中的“理”——地形对于气候的影响。回顾整个高中地理体系,好像没有一个基本的地理原理可以解答大量生产乙醇的原因。那么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的思路应是怎样的呢?我们清楚高中地理要求学生应形成四项能力:一是获取解读信息的的能力;二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是描述阐述事物的能力;四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笔者想这就应该是解答此问题的“尚方宝剑”。解读材料中的“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得到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原因一:原料丰富。解读材料中的“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得到原因二:市场需求大。而图8告诉我们巴西虽然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但石油资源却很匮乏,进而我们得到原因三:石油资源短缺。通过这一“不讲理”的题,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这种不讲理的题最简单,因为它不涉及到地理原理,仅是考查了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对学生来讲应该是比较有把握的。当然获取解读信息的过程必须准确、仔细、全面,同时还要注意区分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不能仅解读显性信息,而对隐性信息视而不见。

通过以上两个例题的解读,我们应该找到了解答析因类综合题的套路。当然对于这类题型的解答思路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的这“一招半式”并不能降解所有的问题。但千变万变总有其法,笔者希望以此文章抛砖引玉,共同探究析因类地理综合题的解题之道。

猜你喜欢
文综综合题贺兰山
巧用全等形 妙解综合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宁夏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技术
印象贺兰山
an=f(Sn)型数列综合题浅探
灵魂只能独行之六
“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
光辉下的阴影——2016年高考文综I卷第41题思考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二题商榷
逻辑素养不可或缺——以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第27题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