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门诊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分析

2013-07-07 15:14唐燕飞何小镜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8期
关键词:处方门诊医师

唐燕飞 何小镜

(广东省中山市大涌医院,广东 中山 528476)

基层门诊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分析

唐燕飞 何小镜

(广东省中山市大涌医院,广东 中山 528476)

目的分析基层门诊在治疗高血压时的用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7年至2011年这5年来所收治的2834例高血压患者的处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具体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以此来了解基层医院在治疗高血压时的治疗合理性以及实际的治疗情况。结果基层门诊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其治疗过程基本符合高血压治疗指南的相关要求,不过仍有个别处方缺乏连续性、个体化以及治疗监测。结论 基层门诊的医师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治疗指南,对治疗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实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

基层门诊;高血压用药;使用情况

高血压是一种多发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它是威胁到人们心脑血管健康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的高血压疾病主要存在三低三高的特点,即控制率低、治疗率低、知晓率低;危害性高、增长趋势高、患病率高。早在2002年,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就达到了18.7%,且每年还在以8%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已经达到了3亿左右,但患者的控制率只有8%、治疗率只有24%、知晓率只有35%左右[1-6]。本文将对我院近5年来所收治的所有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处方资料进行分析,以此来对基层门诊的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药物使用情况

1.1 一般资料

①患者的基本资料。我院近5年来所收治的2834例高血压患者,其男女比例为1.74∶1,他们的年龄在26~83岁,平均年龄为54.5岁。②患者的高血压级数及其比例。在所有患者中,有319例一级高血压患者,占到了患者总数的11.26%;1567例二级高血压患者,占到了患者总数的55.29%;948例三级高血压患者,占到了患者总数的33.45%。③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度。在所有患者中,有562例极危患者,占到了患者总数的19.83%;689例高危患者,占到了患者总数的24.31%;1240例中危患者,占到了患者总数的43.75%;343例低危患者,占到了患者总数的12.10%。

1.2 药物的使用情况

见表1。

表1 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分析

2 结 果

2.1 钙拮抗剂

我国最早的高血压治疗一般是采用短效制剂来完成的,如硝苯地平。如今这些药物基本上已经从医师的处方中完全失去了踪迹,不过我院收治的患者中,仍有10.6%的病例在来院就诊前,仍在服用硝苯地平。中长效药剂主要有安氯地平、非洛地平。在我院所收治的所有患者中,对这两种药物进行联用或单用的现象十分普遍。

2.2 利尿剂

该药物主要是依靠静脉注射来对伴心脑肾以及高血压急症患者进行治疗,对于一、二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基本上不会用到这种药物。在对顽固性或三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能够配合医师进行利尿剂口服的患者十分少,仅占到被治疗者的5.64%。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就是:从事高血压临床治疗工作的医师对利尿剂作为降压治疗工作的基础药物缺乏足够的认识,且有夸大其治疗的副作用的嫌疑。

2.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即ACEL

此类药物中的长效制剂主要包含了依那普利以及卡托普利,这类药剂在我院所接受的高血压患者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此类药物中的长效制剂得不到大力推广的主要原因就是,这种药剂的依从性较差,且价格较为昂贵。

2.4 受体阻滞剂

我国早期治疗高血压的受体阻滞剂主要有心得安以及安酰心安,不过在近几年治疗高血压的处方中,已经没有上述两种药物了。目前,常见的治疗高血压的受体阻滞剂主要是美托洛尔,这种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必须与其它的一些降压药物进行配合。

2.5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即ARB

这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在2009年之前,基本上没有患者使用,在2010、2011年也只有少数患者愿意使用此类药物来进行治疗。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该药物的价格较为昂贵,绝大部分患者不能承受长期使用该药物来进行治疗的费用;另一方面就是,基层门诊中基本上没有此类药物,即使患者愿意出钱购买,也不一定会买得到。

2.6 中药制剂以及复方制剂

在我院所收治的患者中,有36.82%的患者在来院就诊前就已经在服用此类药物,服用此类药物的人群主要是农村的一、二级高血压患者。出现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乡村卫生人员或药店工作人员的误导。

2.7 患者的血压监测

68.67 %的住院高血压患者接受过24h血压动态监测,而门诊患者中,只有12.37%的患者接受过此项治疗。在所有接受血压动态监测的患者中,其监测的时间均为不定期。这就导致了患者血压的高峰期以及低谷期均不能被完全检测到,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不可能对其进行24h平稳降压,使得一些患有顽固性高血压的患者的血压不能被及时的降下来。

3 讨 论

3.1 药物的选用

基层门诊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对于药物的搭配、选择以及处理等方面基本上达到了相关治疗指南的要求,且疗效不定、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的药物在治疗高血压的处方单中,已经基本消失,在选择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方面,大量的使用了具有医学依据或中长效的药物。

3.2 缺乏个体化的处方

基层门诊在对高血压患者开处方单时,并没有因病情、因时、因人而异的来为患者开据处方单,这就导致了一些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不能适应病情的快速变化、调药非动态以及用药不连续的一些特点。

3.3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特点

血压变异性较大是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特点之一。我院的高血压患者资料表明,我国的基层门诊在对急重症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缺乏对口服用药以及静脉用药的衔接。由于静脉注射药基本上是短效药剂,其治疗的效果反应较快,而口服药物基本上是中长效的制剂,其起效的时间相对较晚。一些基层门诊的医师由于害怕口服药与静脉注射药的药效叠加在一起,造成较大的副作用,因此,医师在对患者进行静脉用药时,基本上不会让患者使用口服药,这也是导致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明显血压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一部分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随意的用药、换药,同样也会使得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较为明显的血压波动。

目前,在我国所有高血压患者中,绝大部分患者住在农村。基层门诊已经成为了我国治疗高血压及其相应病症的主要场所。本研究的相关资料显示,治疗高血压的相关指南在基层门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推广的力度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基层门诊的医师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遵循动态化、个性化、标准化、低副作用、低费用、低风险、高效率、高质量的治疗原则。

[1] 贾妍娜,赵冬,曾哲淳.基层医生高血压相关知识和临床诊治能力对就诊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12): 1078-1081.

[2] 许凤龙.农村社区医院高血压病人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2):28.

[3] 彭燕.基层医院高血压治疗现状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 (1):28.

[4] 刘鸿雁.基层高血压病人超量误服硝苯地平片26例报告[J].中国实用乡村杂志,2009,16(2):23.

[5] 田镇安,邓炳权,徐伟文,等.高血压病门诊药费报销与高血压病防治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5,12(5):594-595.

[6] 尚淑艳.高血压急症临床治疗体会(附50例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9,33(10):772-773.

R972+.4

B

1671-8194(2013)18-0195-02

猜你喜欢
处方门诊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门诊支付之变
人间处方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