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的临床观察

2013-07-07 15:14杨雪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8期
关键词:甘精糖化低血糖

杨雪丹

(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的临床观察

杨雪丹

(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目的分析每日注射1次甘精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联合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将单纯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组和中效组,两组患者在每日早餐口服40~80mg的格列齐特的同时,分别于每日22点注射甘精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共治疗12周。同时,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8周和12周全天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及较基线水平下降(P<0.05),两组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精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6.7%,中效组为33.3%。前组明显低于后组(χ2=6.67,P<0.01)。结论每日注射1次甘精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联合格列齐特的治疗方案均使更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应用甘精胰岛素能显著降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

甘精胰岛素;中效胰岛素;格列齐特;联合用药;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群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很多患者单纯应用口服降糖药已无法达到有效控制血糖的目标,此时应选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为此,笔者对单纯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或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齐特治疗的方法,使空腹血糖达标,以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是否相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的、单纯应用口服降糖药至少3个月而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10mmol/L)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介于35~62岁,平均年龄(43.4±8.0)岁;糖尿病病史在5~12年。全部患者无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无感染、酮症、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出现。按照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为甘精组和中效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男女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和病程、基础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平均值、并发症的构成等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每日早餐口服40~80mg的格列齐特的同时,分别于每日22点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起始剂量1.5U/(kg·d),然后每3d增加2U,直至空腹血糖<6.7mmol/L,或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两组均治疗12周。

1.3 观察项目

为患者采末梢(指尖)血液监测血糖水平。每日测定空腹血糖,并在治疗开始、4周末、8周末及12周末,每日测定早、中、晚三餐前、餐后2h、睡前、凌晨3时血糖(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要求患者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任何不良事件,将血糖<3.1mmol/L定义为低血糖事件。出现低血糖事件时,尽量在加餐前测定当时血糖值以及缓解情况等。在治疗开始和12周末,对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及心电图进行监测。

1.4 统计方法

血糖水平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血糖平均值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采χ2检验比较两组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的比较

见表1。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两组全天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8周和12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天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情况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

治疗过程中,甘精组发生低血糖2例(6.7%),中效组10例(33.3%),甘精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与中效组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67,P<0.01)。

3 讨 论

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其致残的主要决定因素[1],临床实践表明良好地控制血糖能从根本上预防2型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2]。然而,目前的治疗措施并没有使用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目标。在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胰岛ā细胞功能逐渐衰退,使得单纯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有效控制的时期很有限,于是临床上出现继发性失效。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受益,然而一些患者对胰岛素治疗有顾虑,所以必须寻找更有效而便利的方法。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天血糖(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

采用每晚睡前分别注射甘精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联合格列奇特治疗单纯应用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结果表明在使空腹血糖达标(<6.7mmol/L)的情况下,而甘精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中效组,即在达到同样控制血糖的前提下,甘精胰岛素要比中效胰岛素安全。在应用胰岛素的同时联合应用格列奇特,可以显著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且不增加空腹胰岛素水平,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甘精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是完全不同的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后作用时间可达24h,且平稳没有峰值,于是明显降低了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而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后4~6h出现明显的峰值,作用时间不到24h,所以睡前注射存在夜间低血糖事件的风险。

对单纯应用口服降血糖药控制血糖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奇特进行个体化治疗,每日1针1药,不仅能使血糖达标,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而且简化了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高了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血糖控制得更理想、更安全、更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Zimmet,Alberti KG,Shaw J.Global and societal implications of the diabetes epidemic[J].Naturre,2011,414(6):782-787.

[2] UK Prospective Study (UKPDS) Groupg.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sulphonlureas or insulin complic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rs with type 2 diabetes (UKPDS 33)[J].Lancet,2008,352(9144.):837-853.

R587.1

B

1671-8194(2013)18-0213-02

猜你喜欢
甘精糖化低血糖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