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ETCO2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2013-07-07 15:14黄庆萍肖端偶王宏伟黄雪月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8期
关键词:动脉血血气过度

黄庆萍 肖端偶 王宏伟 范 真 黄雪月

(广东省医学院附属东莞市厚街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 东莞 523945)

持续ETCO2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黄庆萍 肖端偶 王宏伟 范 真 黄雪月

(广东省医学院附属东莞市厚街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 东莞 523945)

目的通过对我科30例使用机械通气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持续ETCO2监测的观察和总结。方法将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使用机械通气,并持续ETCO2监测,第一组将PETCO2控制在25~35mmHg之间;第二组患者的PETCO2控制在20~25 mmHg之间。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气结果、P(a-ET)CO2值及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的相关性。结果发现PaCO2和PETCO2二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两者的差值〔P(a-ET)CO2〕很小,P<0.05,但也有个别差异较大,另一组数据发现高PaCO2可导致高颅压,加重脑水肿。结论PETCO2可很好的代表PaCO2,因存在个体差异和影响因素,因此必须在持续ETCO2监测的同时定时进行血气检验。另因过度通气在重型颅损伤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所以可以通过持续监测PETCO2来控制过度通气。

呼气末二氧化碳;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过度通气;颅内压

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作为一种无创技术近年来已经被 广泛关注,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ETCO2监测仪提供的数值和图形显示,CO2数值代表了呼气末CO2压力(PETCO2)[2],因而PETCO2被认为是肺泡通气状态的一种无创指标,在生理状况下其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有很大的相关性[3]。本文主要通过对近三年来我科30例使用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持续ETCO2监测的观察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收入我科并进行ETCO2监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8~65岁,平均42.5岁,脑疝形成者12例,无自主呼吸8例;第二组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0~68岁,平均44.3岁,脑疝形成者13,无自主呼吸者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是否脑疝形成及有无自主呼吸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PB-840呼吸机,采用SIMV模式辅助呼吸,监护仪使用德国出产配备ETCO2模块的多功能监护仪,先将多功能监护仪的PETCO2插件与主机相连,按程序校正后,在气管导管近端连续监测呼出气CO2。同时由股动脉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在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2h、12h、24h、48h、72h抽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并记录相应时刻的PETCO2,计算出相应的〔P(a-ET)CO2〕差值,见表1。另将第一组PETCO2控制在25~35mmHg(1mmHg=0.133kPa)之间,PaCO2维持在30~45mmHg之间;第二组患者的PETCO2控制在20~25mmHg之间,PaCO2维持在25~30mmHg之间。见表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χ—± 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 果

2.1 相关性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中,除第一组机械通气60h的参数外,其他时刻点的PaCO2和PETCO2均显著相关,PETCO2可以很好的体现PaCO2。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刻的〔P(a-ET)CO2〕比较(mmHg)

2.2 从表2可以看出两组患者中pH值和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一组中PaCO2和PETCO2及平均动脉压、颅内压水平则显著高于第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及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结果比较

3 讨 论

早在1995年PETCO2监测就被应用于临床患者[4],临床实验证明PaCO2和PETCO2二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两者的差值〔P(a-ET)CO2〕很小,表明PETCO2可很好的代表PaCO2,因此可以通过持续ETCO2监测来动态反应PaCO2的变化。机械通气时传统的呼吸机参数调节有赖于血气分析[5],但是动脉血标本采集是有创伤的、间断的,而PETCO2监测是无创的、连续的PaCO2监测,它可以估测PaCO2值,监测PaCO2的变化趋势,对于及时调节呼吸机参数和改变呼吸机模式重要指导意义[6]。

研究证明颅脑损伤患者中,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及急性高二氧化碳血症可致脑血管显著扩张,脑血流量相应增加,并且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易导致脑水肿,使患者处于高颅压状态[7]。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升高是导致脑功能障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过度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8]。通过过度通气可降低PaCO2,使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降低,从而降低颅内压,但脑血管过度收缩可能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9],因此需控制PaCO2,而PaCO2和PETCO2二者之间又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所以可以通过监测PETCO2来控制过度通气。

本实验中还发现P(a-ET)CO2差值个体间差异较大,最小的为第二组中机械通气48h的患者,其值为1.3mmHg;最大的第一组中机械通气60h的患者其值为10.2mmHg。另外影响PETCO2监测的因素有很多,如CO2模块故障、传感器故障、校准失败、呼吸机循环漏气等均可能影响PETCO2的数值[10]。因此我们不但要连续,动态监测PETCO2,而且还要定时检测血气,分析PaCO2,才能全面了解病情。

总之,我们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体会到,PETCO2监测具有简单方便、连续、无创的优点,通过观察其波形曲线并结合具体病情和PaCO2值进行分析,在ICU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1] 杨素征,常智忠.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 2008,16(5):1602-1604.

[2] 刘春生,朱彩兵.医用二氧化碳监测方法与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2,10(5):45-47.

[3] 姚玉红,金丁萍.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ICU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35-37.

[4] Ahrens T,Schallon L,Bettorf K,et al.End-tidal carbon dioxide measurement as aprognostic indicator of outcome in cardiac arrest[J]. Am J Crit Care,2001,6(10):388-393.

[5] 聂成慧,李雪梅,闵腊英.动脉血气分析在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9):37-38.

[6] Sivan Y,Eldadah M K,Cheah TE,et al.Estimationof arterial carbon dioxide by end-tidal and transcutaneous PCO2measurement in. ventilated.children[J].Pediatr Pulmonol,1992,12(3):153.

[7] 俞群,杜建新.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J].上海医药,1999,11(5):21-23.

[8] 许继元,李茂琴.过度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04,5(13):65-67.

[9] 黄树文,郑建群.早期气管切开联合过度通气在重型颅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8,36(6):52-54.

[10] 陈昕,钟贵玲.气管插管病人ETCO2监测的临床应用与方法[J].医疗卫生保健器具,2008,111(5):13-15.

R651.1+5

B

1671-8194(2013)18-0273-02

猜你喜欢
动脉血血气过度
过度情绪反应的背后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浅谈急诊科POCT血气分析仪及血气标本质量控制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