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3-07-07 15:14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8期
关键词:外感体温辅助

杨 莉

(重庆市开县中医院,重庆 405400)

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护理分析

杨 莉

(重庆市开县中医院,重庆 405400)

目的通过分析和探讨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效果,总结出中药足浴针对不同程度发热患儿的退热效果差异,最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充分把中医临床护理的特色展现出来。方法将2012年1~10月份入住我院的100名外感发热患儿随机按照入院登记单双号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都进行常规的抗炎治疗,研究组的患儿腋温>37.5℃时给予中药煎剂1500mL,药液温度为38~42℃;对照组患儿给予布洛芬悬液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儿的体征改变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体温低于观察组,退热效果显著。结论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理想,可以广泛应用于发热程度不同的患儿。

中药足浴;外感发热;护理;体温

外感发热是儿童常见病之一,由于儿童本身的特殊性导致一些患 儿久病难愈,甚至会反复发热令家长头疼不已。西医认为发热是因为病菌感染了患儿的上呼吸道且发病较急,其临床主要特征是体温升高,鼻塞流涕,头身疼痛,口干咽痛等。14岁以下的儿童均有可能得此病,年龄越小的儿童越要注意预防。中医上认为中儿外感发热的病因在于患儿受到外邪的侵袭,因此引发了人体的抵抗,体内的和邪气对抗相争,这种情况下就会打破人体的平衡导致生理的紊乱,从而引发了脏器和气血的紊乱,此时体内的阴阳失调,为了抵抗邪气而阳气愈盛,体内充斥了热、毒。外邪通常从人体的开放部位例如毛孔和或口鼻中进入。在治疗外感发热方面中医有着比较完备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效果是很理想的。本文将采用中药足浴方法进行治疗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1~10月份入住我院的100名外感发热患儿随机按照入院登记单双号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病例均完成治疗并且病程低于5d。其中研究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14岁;体温38.5~39℃。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14岁;体温38℃~39.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温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符合中西医外感发热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有体温升高,鼻塞流涕,腹泻、头身疼痛,咳嗽,口干咽痛等[1]。

1.2 研究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均进行常规的抗菌消炎治疗,所用药物为头孢二代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喜炎平。研究组的患儿腋温>37.5℃时给予中药煎剂(由柴胡、虎杖、麻黄、桂枝粉各10g煎煮而成)1500mL,药液温度为38~42℃,每次需要将药液没入脚踝处,浸泡时长不得低于30min,根据患儿身体情况可以进行灵活调整,一般当患儿全身透汗时可停止,若体温再次升高则重复足浴至体温正常。需要安排专人负责煎煮药液,方法为将柴胡、虎杖、麻黄、桂枝粉各10g加入3000~4000mL水浸泡30min再煮沸15min后取汁1500mL使用;对照组患儿给予布洛芬混悬液5~10mL/Kg(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若不退热可在6h后重复一次,但不得超过4次/24h。布洛芬混悬液是世界卫生组织、美国FDA推荐儿童退热药。鉴于患儿体温超过38℃,需要及时服用退热药,所以选择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布洛芬,并且它服用方便、儿童易于接受是退热药首选[2]。

1.3 研究指标

①两组在治疗0.5、1、1.5、2、4、6、24、48、72h后的患儿体温。②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情况。③研究组和观察组的临床体征变化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判定标准是我国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分别是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①痊愈:判定患儿痊愈主要的依据是使用中药足浴辅助治疗48h之内体温降低到正常范围内并且没有回升的迹象。主要的临床异常体征降低95%以上。②显效:治疗效果显效主要的依据是使用中药足浴辅助治疗48h之内体温降低到正常范围内并且没有回升的迹象。主要的临床异常体征降低70%以上。③有效:治疗效果有效主要的依据是使用中药足浴辅助治疗48~72h之内体温降低到正常范围内并且没有回升的迹象。主要的临床异常体征降低30%以上。④无效:指患儿的治疗效果没达到前面提到的判定标准,主要的临床异常体征降低不到30%。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l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χ—±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为卡方检验,P<0.05时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1.6 临床护理

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除了要掌握好中药足浴的配方和操作程序、数据的统计外,对护理过程足够的重视也是中药足浴治疗的一个优势所在,只有把护理过程做好才能充分发挥中药足浴的独特疗效。我院的护理工作有以下安排:①环境暗示法:患者所处的治疗环境和治疗的预期效果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所以要尽可能在足浴前创造一个温馨、舒适、整洁的环境,让患儿充分适应环境、积极配合护理人员。②培养感情法: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要尽可能与患者成为朋友,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所以需要重视和患儿之间的沟通、取得家长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样通过培养与患儿及其家属之间的感情来达到提高其治疗信心,获得预期治疗效果的目的。③为患儿讲解中药足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注意讲解过程中的技巧,以了解为主切勿深入以免患者产生担忧心理。④在护理过程中切忌掌握好水温和水量,水量要适中,一般以没过患儿脚踝处10公分左右为宜;水温也要适中,水温太高时周身血管扩张明显,尤其对于一些体质虚弱患儿更为危险,导致重要脏器例如心脏、脑部缺血严重。如若在足浴期间患儿感到以下不适:心慌、气短、恶心等,即刻停止足浴,采用平躺姿势进行缓解,观测各项生命指征、包括血糖浓度等,立刻采取措施处理相关症状例如供给氧气等。⑤足浴时的时间选择一定要科学合理,空腹或者饱食时都不能进行足浴。前者会导致患儿低血糖而休克,因为足浴时人体热量消耗太大,空腹时人体血糖值偏低容易休克;饱食后足浴则胃肠等消化器官的供血不足,这样一来食物就得不到充分的消化与吸收引起患儿不适[3]。

2 结 果

研究组患儿体温低于观察组,退热效果显著。具体情况见表1~表3。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情况(n)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情况

表3 研究组和观察组的临床体征变化情况(n)

3 讨 论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理想,其治疗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更短、临床异常体征减少更快、治疗有效率更高,可以广泛应用于发热程度不同的患儿。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已然成了家庭的一个重要角色,当他们身体出现不适时,家长往往会紧张和手足无措,所以家长应该学会治疗儿童常见病简单方法以便有所应对。中药足浴控制患儿体温优势多多,除经济有效、无痛苦、无创伤外依从性也不错,和对外感发热患儿的护理原则相符[4]。在外感发热患儿的护理中采用中医疗法是儿科临床中医护理的一种应用,可以使得中医护理深入在儿科护理中发展和进步。但中药足浴在儿科临床中并没有广泛被应用,一定程度上和医护人员对中医疗法掌握、重视程度不够有关。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完善中医护理理论以及丰富实践经验,使中医疗法更加成熟有效,促进中医护理在儿科临床中的普及。

[1] 魏蕾.加减柴葛解肌汤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J].四川中医,2011, 7(3):285-286.

[2] 陈琴.柴胡注射液曲池穴封闭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观察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14(7):78-79.

[3] 解玲芳,王晶,张琼.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观察[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 2011:95-97.

[4] 牟青慧.小儿退热按摩乳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108-111.

R473.72

B

1671-8194(2013)18-0337-03

猜你喜欢
外感体温辅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刘永业主任中医师治疗顽固性外感头痛经验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