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室管理思考

2013-07-21 12:28刘和连
海峡科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教室多媒体

刘和连

卫生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室管理思考

刘和连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普及,多媒体教室管理水平亟待完善和提高。笔者结合多媒体教室管理工作的多年实践,分析指出当前多媒体教室在硬件、软件、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软硬件的管理维护、制度建设、人员培训等相关建议。

多媒体教室 管理 高职院校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普及,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目前最为广泛的医学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室作为多媒体教学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如何管理好多媒体教室,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值得关注和思考。

1 多媒体教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硬件方面

多媒体设备是把多种设备通过中央控制器连接在一起的复杂组合体,主要由电脑、投影仪、投影幕、中央控制器、功放、音箱等组成。从使用现状看,计算机系统、投影成像系统出现故障的频率较高。具体表现在,计算机主板、显卡、内存等硬件上的灰尘腐蚀电路,出现线路短路、散热不良等故障。内存条、显卡及其他硬件松动,产生不能开机、硬盘异响、数据丢失、蓝屏等故障。投影仪频繁启动造成整机损坏,电路板烧毁,接口松动,连接线老化,接触不良等问题。投影仪频繁启动造成整机损坏,防尘不到位、影响液晶板投放效果等。

1.2 软件方面

一是病毒感染。计算机未安装杀毒软件或是安装了未及时升级,教师上课所带U盘、移动硬盘等外接移动存储设备感染病毒,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使用时致使计算机感染,导致操作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二是教学软件缺失。使用多媒体教室的老师较多,一些教学软件没有及时安装,影响教师正常上课。

1.3 管理方面

相关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完善,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不够。一是多部门管理导致多媒体教室的调配使用不够协调。如教务部门管排课与电教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维护的管理模式,存在衔接沟通问题,有时会出现安排有故障的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情况,有时在遇到设备有故障又不能及时解决情况下,调换多媒体教室往往会花较长时间,影响教学正常进行。二是管理人员职责不清,权责不明。多媒体管理部门不像教学部门深受重视,人手少,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也少,不少学校对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没有在制度上予以明确,出现分工不明、权责不清现象,不利于开展管理维护工作。三是多媒体教室设备的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对于有多少设备、有什么设备,哪些设备曾经损坏维护过,更换过什么零件,没有台帐登记,底数不清,资产不明。

1.4 使用方面

少数教师操作多媒体设备的水平不高,不能正确使用多媒体设备,对出现的问题无法作出准确判断,甚至错误处理造成设备损坏。如,投影机是高度精密的电子产品,开机和关机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使用寿命。关机时,不能马上切断电源,否则会因得不到充分散热而缩短使用寿命,正确做法是先用遥控器关机,这时投影机上的指示灯开始闪烁,静等1分钟左右待投影机散热后,指示灯停止闪烁后再切断电源。另外,使用中要尽可能减少开机次数,避免投影机灯光在短时间内频繁受到开机时产生的巨大电流冲击,否则灯泡灯丝很容易烧断。还有,一些非教学活动(如学生活动)使用多媒体教室,而学生对多媒体设备不会熟练使用,或是乱使用,或是没有及时关机,也容易使设备出现各种故障问题,影响教学使用。

2 加强多媒体教室管理的应对措施

多媒体教室设备利用率高,操作频繁,出现设备故障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开展,加强管理维护是保障多媒体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

2.1 要加强软硬件的管理维护

硬件的管理维护主要有:一是加强日常维护。对多媒教室的计算机系统、音响系统、投影系统加强日常的保养维护,做好防尘除尘防潮工作,每次使用后检查各系统的运行情况,如检查散热、出风口是否通畅,投影仪灯泡是否损坏、投影幕是否正常升降等,对检查发现的故障进行登记汇总,及时予以排除,消除隐患。二是定期专业检修。请专业人员定期对多媒体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比如,定期检查电脑运行是否正常,网络是否畅通,投影是否存在亮度过暗、偏色,是否需要清尘、更换过滤网;以及定期检查功放,电脑声音、麦克风声音调节是否合适等,及时发现、维修或更换故障设备,确保各设备运行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三是做好备用。对于计算机、投影机中一些易坏的零配件,如电源线、键盘、鼠标、灯泡、无线麦克风等,做好一定数量的备用,以便遇有突发情况能及时更换,保证设备运行。

软件的管理主要有:一是对多媒体计算机安装瑞星、诺顿、卡巴斯基等杀毒/防火墙软件,进行全盘杀毒;在日常中及时予以病毒库升级,有效防止病毒感染。对需要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接U盘、移动硬盘等存储设备的,要进行查毒杀毒后才能进行操作使用。二是安装还原卡和还原软件,用ghost软件做系统映像,定期对计算机系统分区进行备份,在系统故障时可快速重装系统,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三是安装老师上课使用的常用软件,如:office2003、Visual C++6.0、SQL Server2000、Photoshop CS、Dreamweaver8、Flash8、Fireworks8等,保证教师来到后就能正常上课。以及在每次上课前,及时与上课老师沟通,是否需要安装其他软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2.2 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是实行规范管理的依据。要从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使用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有效管理多媒体教室提供制度保证。一是建立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制度。对多媒体教室的管理部门、管理人员、使用者在分工、使用、维护等方面予以规范,制定多媒体设备使用流程,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使用多媒体教室;实行多媒体设备使用责任制,谁使用谁负责,谁损坏谁赔偿,加强对设备使用的管理。二是建立各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以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保证各管理部门彼此间的协作配合,共同管理好多媒体教室。在排课时,可适当留出1~2间多媒体教室,以便碰到故障时作调换之用,保障教学正常进行。三是建立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制度。在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上以制度形式予以明确,加以规范,避免遇到问题推诿扯皮,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可建立协管制度,以勤工助学方式,让学生参与管理,做些辅助性的工作,减轻管理人员压力。四是建立设备资产管理制度。建立设备资产管理账目,对设备进行流水编号,一一登记造册,定期进行核对更新,保证资产安全。五是建立多媒体教室日志制度。每个多媒体教室提供一本日志,由使用者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和故障情况,便于管理人员掌握多媒体教室设备的运行情况及使用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管理与维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建立远程控制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实时监控设备状态,为使用者提供帮助。

2.3 加强人员培训

一是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多媒体教室管理工作技术性、专业性强,管理人员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才能胜任。在培训方式上,可采取分阶段培训、顶岗培训、集中授课培训、交流观摩等;在培训内容上,以多媒体技术基本知识、各设备工作原理、使用说明、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其成因、排除故障的方法等为主。通过针对性的学习培训,不断地提高业务能力。二是加强对上课教师的培训,提高操作水平。多媒体教室设备的操作使用相对复杂,如果操作不当,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教师是多媒体设备的主要使用人员,要重点加强对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的操作培训,通过定期举办操作技能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管理部门、管理人员、操作使用人员的共同配合和努力,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才能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为多媒体教室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转提供最大保障,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1] 孔祥雨. 浅谈高等院校多媒体教室及其教学设备的管理和维护[J]. 科技资讯, 2011(34): 226.

[2] 刘师龙. 浅谈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维护与保养[J].2011(22): 116-117.

[3] 张守丽. 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室的有效管理与维护[J]. 河南科技, 2011(20): 34.

[4] 党保生. 提升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室管理水平的思考[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3): 49-51.

[5] 郭晓君. 高校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维护探究[J]. 才智, 2011(18).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教室多媒体
“313”教室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