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院校学生普通话使用现状

2013-08-15 00:42栗延斌
戏剧之家 2013年8期
关键词:面貌普通话方言

□栗延斌

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指出:“普通话是国家的通用语言”。但目前,职业院校学生的普通话使用现状,整体水平不容乐观,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制约着职业院校学生高层次就业。推广和普及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培养高职学生适应现代化、信息化要求的语言能力,势在必行。

一、方言区的差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间流传着“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古话。目前,绝大多数的职业院校面向全国招生,生源地的地域差异导致学生语音面貌复杂,即使是同一方言区的学生也会因城乡的差异,造成普通话使用水平迥异。来自方言区的大学生,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要发现自己的语音问题并且很好地去克服,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大学生进一步了解自身所属方言区的语音特点,进行专项训练,对于改善语音面貌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对流行词语的过度追捧

如今网络流行语以铺天盖地的势头进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于流行元素具有很强的扑捉能力,他们有较强的效仿和研习能力,能够迅速的掌握并参与到传播中,大学生在追逐流行元素的同时也落入了错误语音的陷阱中。例如,2011年开始在某些主流媒体中大量使用的诸如“神马”、“给力”等词语。诚然,语言是发展变化的,有新生者也有被淘汰的。但网络流行语与普通话的规范要求有一定的距离。“有木有”、“杯催”等新生词语在学生的现实交流中频繁使用。这些词语在学生及同龄的青年人当中交流不会存在误解,但是在PSC中,尤其是话题说话的考核中,都存在值得商榷的问题。那些游走在流行潮头的用语,显然和普通话的规范性是背离的。

三、不良的语言习惯

在多年的普通话测试工作中发现,尖音的现象在职业院校学生中很普遍。究其原因是日常生活中不正确的发音习惯造成,j、q、x被误读为舌尖音,因为没能及时纠正,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再进行纠正就显的很困难。还有的学生在说话时常带有口头禅,如“完了”“嗯”“呢”“啊”等等,虽然不影响语意表达,但是却造成了语言交流上的不流畅,从而影响普通话整体面貌。

四、错误的“语言意识”

一方面外地生源的学生,会主动的模仿本地人的语音面貌,认为学会当地方言生活方面会有很多便利,可以主动的融入到本地社会环境中来,而拒绝使用普通话。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本地方言的小区域内的广泛使用影响了学生学习普通话,实质上是学生自身心理因素在作怪。另一方面身份标志情节也造成错误语言意识。

五、普通话专业师资匮乏,教学效果低下

大部分职业院校,尤其是未开设师范类专业的职业院校,没有专职从事普通话教学工作的教师,往往由汉语言文学等中文类专业毕业的教师或普通话相对较好的教师兼任。这类教师虽然普通话语音面貌良好,但由于没有经过系统规范的语音学习,没有正规地接受普通话训练。往往对学生指导不到位,更多的需要依靠学生自身体会,教学时力不从心,不能准确分辨学生语音的问题,因此也就不能对症下药纠正学生发音的错误和缺陷。有的教师在应付心理的驱使下沿袭传统模式,疲于专研。有的教师虽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但课件仅用于文本的展示,不能实现对学生方言语调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并未有“质”的提高。

具有良好的普通话语音面貌和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个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素质,也是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要充分的盘点职业院校学生普通话使用中的问题,为进一步探索提高职业院校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对策提供研究基础。

[1]孟广智.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曹凤霞.建国后五十多年来东北方言研究述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3]魏松英.针对普通话水平侧试的教学对策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8(6).

猜你喜欢
面貌普通话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新·面貌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日本直销商面貌写真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17
念好“八字”经“五老”面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