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的情绪记忆:浅议小说《林海雪原》中人物与事件的真伪性

2013-08-15 00:42暨南大学文学院广州510632
名作欣赏 2013年24期
关键词:林海雪原杨子荣土匪

⊙蔡 珍[暨南大学文学院, 广州 510632]

小说《林海雪原》自问世以后,关于其中所讲人物和事件的真伪问题在社会上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事实上小说是以第三人称写成,应该不会让读者产生是“真实”的后感,但是作者曲波却在小说之外,使它和纯粹的虚构小说又有所不同,毕竟从大的历史背景上看,1946年至1947年中共领导的军队确实在东北进行过剿匪,而且曲波本人确实参加过。因此当他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把小说当作“事实”来介绍时,读者很有可能把小说内容当做事实。然而有几个问题我们不容回避,曲波究竟是否亲自参加过剿匪战争,否则何以对土匪的书写与介绍前后不一样?其笔下塑造的人物杨子荣、白茹等人是否真实存在?为了避免出现史与书混淆的情形,我们今天有必要以一种思辨的态度来重新探讨这些问题,从而更客观地认识到小说中人物与事件的真伪,了解红色经典的历史真相。

从《林海雪原》问世以后,作者曲波就一直在标榜其作品的“真实性”,否定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在1957年9月初出版的《林海雪原》的扉页上,曲波将作品题献给以真实姓名出现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甚至在1958年为《中国青年》等杂志“读者来信”专栏回答青少年读者的提问时,都用引证日记这种形式来向读者表明小说的真实性。但是我偶然在人艺上看到一段材料后却对这个问题产生了疑惑。1958年4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智取威虎山》剧组请曲波来谈话,在介绍土匪时,曲波说:“土匪外形并不都狰狞,杀人不眨眼”,他们“兔子不吃窝边草,在远处干回来周济穷人”①。谈到土匪鱼家人的关系时,也充满了感情色彩,“土匪老婆多半是很善良的妇女,土匪对母亲孝顺,对孩子也很爱”②。这与他在小说里所描写的土匪“垂死挣扎”、“凶狂残忍”、“所到村屯烧光杀净”③,几乎不可相提并论。不禁让人对曲波是否亲自参加过剿匪产生怀疑。毕竟在真实的历史中,曲波只是牡丹江军分区二团的副政委,从事的不是类似带兵打仗等军事行动。然而就我个人而言,觉得曲波参入剿匪战争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在小说成名后,剿匪英雄们大多数还健在,包括曲波夫人刘波在追忆“追剿郑三炮”这场战斗中就提到了曲波。而且曲波1946年正好担任牡丹江军分区二团的副政委,而恰好一团和二团是当时的绝对剿匪主力,那么他这个副政委是具备参加战争的条件的,所以关于曲波是否参加战争这一个命题从史料上看并不是伪的。

其次当著名作家侯金镜提出小说《林海雪原》是“讲故事”这一重大观点时,作为作者的曲波却极力去否定其“故事性”,始终咬定是“根据自己过去的一段亲身经历”写成的长篇小说。只是“把英雄们的斗争事迹做了一点文字的记载”④,那么我们就不妨从其笔下的英雄人物白茹以及杨子荣两人出发来探讨一下曲波所言是否属于真实。

在20世纪50年代,《林海雪原》刚面世的时候,作者曲波言之确确“小分队在当时确实有白茹这样的一个成员”⑤,而到了80年代作者却表明实有其人、并无其事,那么白茹这一人物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在50年代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关于白茹的资料,直到21世纪关于她的资料才慢慢出现,那么我们不妨由此着手:

在茫茫的林海中,我们面对的是及其凶残的敌人,恶劣的环境根本不允许小分队带女兵作战。为什么我要写一个女卫生员呢?我想,我们的战争是为了和平,在森林里除了大雪就是野兽和土匪,单纯地记叙这些觉得太冷酷了、太单调了,所以我有意识地创造了一个小白鸽,鸽子象征着和平,象征着我们今天的战争是为了明天的和平。

按照曲波此时的说法,设计白茹这个人物具有双重目的,一是政治宣传功能,二是讲故事方面功能性的考虑。从《林海雪原》的小说文本出发,曲波的说法大致可以成立。然而在作者的笔下白茹一方面“是穷人家的姑娘,爸爸是种菜的,妈妈看菜摊”,另一方面却“急救”、“注射”等医疗专业知识样样精通,如此一个家境贫穷很有可能不会受到高等医学教育的女孩,却在医术上能包治百病、无所不能,显然是有悖生活常理的,所以这种具有强烈武侠色彩的传奇叙述读起来相当刺激但是很不真实。曲波在接受采访时就说白茹并不是一个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其原型是来自于自己的妻子刘波,而令人更诧异的是刘波竟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剿匪战争,即这个人物不是历史真实而是作者故意创造的一个伪命题,如此诸如此类的艺术悖论及前后之说自相矛盾的现象,恰恰又证明了《林海雪原》的艺术虚构性,那么这种艺术虚构是否在另外一位英雄人物杨子荣身上同样存在?

杨子荣是小说《林海雪原》里面的主人公,随着小说《林海雪原》的问世,杨子荣开始声名远播,其后电影和京剧《智取威虎山》的上演更是让他的名字达到了人人皆知的程度。虽然其受众群体随着时代的变更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他的形象已经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个永恒的情绪记忆。《林海雪原》自问世之初,曾围绕杨子荣发生过激烈争论,文革期间,为破解杨子荣身世之谜,黑龙江民政部门还组织了对杨子荣身世的揭秘之旅;21世纪初,新编电视剧《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又引发了名誉官司和认亲纠葛。所以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糊涂着,杨子荣到底是谁?这个问题乍听上去似乎有些荒唐,杨子荣就是杨子荣,还能是谁。然而当年关内参军的人,包括曲波在内,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杨子荣是不是姓杨都很难确定,那么,杨子荣到底是谁,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成为历史留给我们的谜团,就是今天,我们也不能相信就完全解开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认定杨子荣是山东荣成人。到山东调查的人后来发现,仅叫杨子荣的人就有二十几位,还不包括可能当兵时报名杨子荣的人,这些人当兵走上革命道路的时间和经历,跟牺牲在林海雪原上的杨子荣都差不多。到底哪一个才是我们要找的杨子荣?海林民政局开始了艰难的求真取证过程,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在山东的牟平县(今烟台市牟平区)宁海镇于甲河子村找到了确切线索,有位叫杨宗富的人认出照片是他的弟弟—杨宗贵,就是改名后牺牲在林海雪原上的杨子荣。杨宗福生于1917年,小时候读过六年私塾,于1945年9月参加人民解放军,1947年2月23日在一次剿匪战斗中牺牲,时年还不到三十岁,这是现实调查中杨子荣的真实身份,而曲波在小说中也对杨子荣的身世进行了交代,我们不妨来看一下:

杨子荣——这个老有经验的侦查能手,是雇工出身,是山东省胶东半岛上牙山地区的抗日老战士,现在是团的侦查排长,已经四十一岁,他虽然从小受苦,没念过一句话,却聪明绝顶,能将古道今。

从曲波这段关于杨子荣的描述来看,我们又不禁对其身世产生了疑惑,杨子荣是农民出身,还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并非小说中所说的“没念过一句话,却聪明绝顶”。而且参军的时间还不到两年,并不是所说的“抗日老战士”,牺牲时还不到30岁,更不是什么“已经四十一岁”。小说中所说的与真实历史上的杨子荣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究竟是作为杨子荣战友的曲波在描述时存在大量伪词,还是此“杨子荣”并非彼“杨子荣”,我们仍存在困惑。直到2004年8月14号《楚天都市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他们已经考证出杨宗福不是真正的杨子荣,真正的杨子荣是湖北省枣阳市七方镇杨冲村人,其本名就叫杨子荣,其家人甚至还要求做DNA鉴定,一时间关于杨子荣是枣阳人的讨论越演越烈,那么就我个人而言认为枣阳当地政府和杨子荣的家人认定杨子荣是枣阳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湖北省枣阳市七方镇杨冲村的杨子荣本名就叫杨子荣,不像牟平的叫杨宗贵、荣成的叫杨文言。从很多史料中,并没有证据证明杨子荣是化名,杨子荣就是他的本名;第二,枣阳的杨子荣在家时就喜欢骑马练武,读过私塾,有一定文化,枪法也好,很符合大智大勇的侦察英雄杨子荣的性格特点;第三,枣阳的杨子荣虽然有五个孩子,但一个过继给了别人,还有一个是杨子荣走后才生的遗腹子,杨子荣并不知道;据有关资料证实,杨子荣共有三个孩子,完全对得上号;第四,目前仅存惟一的一张杨子荣照片,鼻下、嘴角上有一颗黑痣。枣阳七方的杨子荣生于1905年,英雄杨子荣1947年2月牺牲,刚好也是四十多岁。经家人及亲友确认,年轻的杨子荣也有一个鼻下、嘴角上的黑痣。这一切也完全吻合。

至此杨子荣到底是哪里人还是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那么我们就草率地将一个身份还存在争议的人物作为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显然是非常不妥的,即曲波所谓的人物和事件源于真人真事在逻辑上就存在着不合理性,而他自始至终把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当作真实的历史来反复讲述时,小说的真实性就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质疑。

小说毕竟是小说,历史毕竟是历史,归根到底小说是文学而不是历史,人们绝不能把它当作真实存在的历史来看待,更不能以真实的标准来评判,它可以允许作家根据情节需要来进行虚构、夸张或者移花接木,但绝不能把“虚构”看作是“真实”,更不能把“艺术虚构”标榜为是“历史真实”,否则就是明显违背文学创作规律的不合理行为。《林海雪原》中人物与事件明显是作者对生活真实的处理,是作者化的艺术真实,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真实。而长期以来读者却总是混淆其小说中真实与虚构的界限,笼统地将艺术看作真实,这无疑是对红色经典的一种误读。

① 《曲波同志第一次和演员谈话》(1958年4月7日),记录稿第13—14页,收于话剧《智取威虎山》档案内,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② 曲波.关于“林海雪原”[N].北京日报(副刊),1957-11-9.

③ 曲波.关于“林海雪原”[A].林海雪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587.

④ 侯后镜.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A].长篇小说研究专集(中)[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67.

⑤ 文军、林生.在“林海雪原”深处——记曲波与刘波的爱情生活[N].老年时报,2000-1-9.

[1] 丰杰.艺术重塑历史的英雄传奇:关于小说《林海雪原》人物与事件的真实性问题[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

猜你喜欢
林海雪原杨子荣土匪
杨子荣·隔空书
杨子荣的“土匪装”
张大千摆“空城计”
红领巾心向党游学之旅
林海雪原(五)
林海雪原(三)
林海雪原(二)
林海雪原(四)
家有“小土匪”
>>黄金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