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健身舞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①

2013-08-15 00:54袁华亭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3期
关键词:量表体育锻炼民族

袁华亭

(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伴随着以全民性为主体特征,以终身性为行为特征的民族健身舞的兴起,民族健身舞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以健康为目的的发展定向已渐显端倪。有关民族健身舞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研究也成为体育科研工作者和运动心理学领域研究所关注的问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受身体自尊高低所影响着,它对健康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对个体的认知、动机和行为等一系列身心活动都有较深的关系。

1 民族健身舞的体育学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部分学者对民族健身舞蕴含的民族生活习俗、舞蹈元素和健身价值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近年来,民族健身舞研究受到国内部分学者的关注,多数研究者把民族健身舞中的某个分支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如关于藏族舞、长鼓舞和巴山舞等民族健身舞的多层次的研究。而民族健身舞的教学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如论民族健身操在学校开展的前景——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李俊怡等,2008年);民族健身舞教学的关键(隋红,2005年);少数民族舞蹈融入高校健美操教学探析(宋积萍,2005年);锅庄舞与高校健美操融合教学的研究(马希华,2010年)等。目前民族健身舞教学研究还不够丰富和深入,尚有进一步推进的空间。

民族健身舞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对调节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其独特的作用,对个体身体自尊的感知也非常突出。民族健身舞是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大众体育项目,符合大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民族健身舞舞步多元,风格新颖,简单易学,是一种既可个人独享,又可与团体共乐的舞蹈。对体育场所和设施没有特殊要求,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锻炼,解决了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过程中体育场地总体数量不足、城乡差异明显、健身场所设施质量不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有限、体育健身指导人员数量少、专业技术能力欠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全等问题。民族健身舞的特性决定了开展的普及面极为广泛,竞技体育的局限性可靠其功能的多重性来弥补。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它也是传统体育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重要途径。民族健身舞教学项目已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基本条件,当前,基于民族健身舞教学的“健心”功能,开展民族健身舞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研究也是可行的。

2 身体自尊与体育运动各关系的研究

国内研究身体自尊才刚刚开始,在近些年较快发展,获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还有些不足存在:(1)自尊的意义还存在争议,自尊是假设的概念还是有一定的生理基础还没有结论。(2)在研究的方法上面还有不足,国内有关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的研究范式主要采用的是实验干预研究和问卷调查方法,经常采用的测量工具是徐霞(2001年)编制的身体自尊量表PSPP,也有研究者采用Franzoi和Shields(1984年)编制的身体自尊量表BES。问卷法被大多数研究者所采用,再把结果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相关性的分析比较多一些。这些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都较为单一。(3)对身体自尊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深入,年龄、性别、健康水平、锻炼性质、锻炼长度可能对身体锻炼和身体自尊产生一些影响,但其影响的机制目前还不太清楚。但从研究内容上看,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身体自尊的研究主要从身体自尊的测量、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身体自尊与其他心理变量三个方面展开。

2.1 身体自尊的概念和测量

对身体测量的量表有许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被试身体的整体作为;另一类是讨论被试对自己身体具体部位和功能的接受性评价,其中,权威性的量表是Shields(1984年)的身体自尊量表(Body Es-teem Seale,简称BES)。身体自尊的研究在国内刚起步,对第一类国外量表的修订和使用上的研究是集中工作。专门对澳洲12~15岁的青少年学生编制,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是Marsh(l994年)问卷,由70个项目组成的问卷包括健康、协调、身体活动、体脂、运动能力、外貌、力量、柔韧、耐力、整体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共有11个分测验,量表有较高的信度及效度。徐霞(200l年)对PSPP进行修订,其量表具有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研究指出:“中国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与西方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在一个维度上有差异,并用身体素质维度代替了西方大学生的强壮维度”[1]。

2.2 自尊和身体自尊的关系

在有关的研究中得到证实身体自尊是整体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Fox和Sonstroem等人多次对有关PSPP的研究表明,PSPP各分量表中表现了很高的内部一致性,主量表身体自我价值感(PSW)与其他四个分量表相关。徐霞等人(2001年)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认为影响我国大学生整体自尊水平的重要因素是身体自尊。

2.3 身体自尊与体育运动

在何颖和徐明的调查中,小运动量组的男女大学生低于大运动量组男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通过实验研究何颖和季浏发现,锻炼组抑郁水平降低,被试身体自尊水平升高,且变化规律相似,验证得出身体自尊是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心理中介变量。可见,运动量的大小和强度对身体自尊有不一样的影响,具有更高的身体自尊水平的人都是经常参加身体锻炼的,身体自尊水平的提高靠大运动量的身体锻炼,这些研究结果,确认了身体锻炼作为预测变量的作用。此外,还有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影响的研究(王晓芳,2009年),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与抑郁水平影响的调查(江玉华,2009年)和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对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影响及验证中介模型(何颖、季浏,2003年),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大学生身体自尊比较(田录梅,2004年),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相关性分析(何颖、徐明,2002年),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大学生身体自尊及整体自尊研究(张向葵、于海峰,2003年)等。

3 民族健身舞教学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

探讨民族健身舞教学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创新推广民族健身舞教学方式。一方面,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民族健身舞的健心功能研究为例,探寻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模式运用、教学过程开展及学生学业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新设计,完善教学策略,转变学习方式,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自我健身能力,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实践“民族健身舞教学与心理教育融合”的教学方式,挖掘民族健身舞的“健心”功能,探讨民族健身舞在高校创新和推广的方式,继承、发扬民族健身舞,使民族健身舞在高校取得新文化与生存土壤。

体育教学在我国高校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已得到一定成绩,但体育教学仍以西方体育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学生有较淡薄的体育锻炼意识。适应我国学生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体育活动受学生所喜欢,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依然存在。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和利用的广泛性,也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较多样,民族健身舞就是其中之一,具有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等特点,身体素质、心理感受、民族情感与国人相吻合。

体育教学以健康为中心,是大学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也是新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必然要求,更是大学体育工作者应努力探索的课题。“将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教学有机结合,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和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都具有重要意义”[2]。

3.1 整合和深化锻炼心理学理论和“身体自尊”理论研究

“身体自尊是个体对自身身体特点、个性、社会身份和行为的评价或感情反应。它是整体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及走向成功具有重要意义”[3]。在西方锻炼心理学中,研究身体自尊对了解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前因和心理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也积极开展体育锻炼对身体自尊的干预性实验研究,但是,相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通过探讨民族健身舞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与提高提供心理学参考依据,为锻炼心理学研究提供有效的实证依据,弥补国内身体自尊研究的不足。

3.2 拓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为高校民族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帮助和实证依据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普遍存在学生体育意识淡薄、体育教学内容陈旧、竞技体育成分较重、场地设施和师资建设滞后等问题”[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的广度、深度也不够,竞技功能是当前对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侧重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被忽视,总结分析却很少从少数民族体统体育的文化内涵进行,很难表现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实质”[5]。通过在民族健身舞教学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化,还能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拓展和丰富民族院校体育教学的手段和价值,挖掘民族体育教学和健身的规律,探讨适合大学生的健身方式、方法,丰富和拓展民族体育教学理论,为科学指导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参考。

3.3 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型大学生

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因心理障碍引发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日渐突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若长时间得不到合理的调节,就会失去健康的心理。现阶段,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尚未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民族健身体育锻炼的相关性,在实践教学中教给学生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能,引导他们表达和宣泄负性情绪,将民族健身舞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疏导心理障碍的手段,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和引导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在高校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体育课程资源,建立以学生身心健康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也有利于完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多元化。

3.4 推广民族体育运动,普及民族体育健身项目

“受体育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冲击,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中竞争意识的缺乏和群众基础的狭小,少数民族体育发展在我国较为滞后,参与者逐渐消减,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现出了弱化、衰退”[6]。通过对民族健身舞的多元特征、健身价值、推广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对促进民族健身舞的推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全民健身的广泛开展,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大众体育。

3.5 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我国各族人民经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生存、生活和与疾病做抗争实践的经验总结——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情感、体育伦理和社会价值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民族健身舞是各民族智慧、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与各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高校广泛开展民族体育的教学工作,不仅有利于民族体育项目的整理、挖掘和推广,也可强化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营造良好的校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造就一批民族体育传承人,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7]。

[1] 徐霞,姚家新.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修订与检验[J].体育科学,2001(2).

[2] 文景伟.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参与价值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3] 王霞,蔡庆华.不同项目、强度的锻炼对女大学生抑郁情绪、身体自尊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4] 褚欢.浅析提高大学生体育素质的意义[J].科技信息,2012(14).

[5] 黄道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实证研究:以内蒙古高原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4).

[6] 王甡,薛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西部开发中的传承与保护[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5).

[7] 刘涛.民族传统体育在普通高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8).

猜你喜欢
量表体育锻炼民族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