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发展有机产业基地建设的目标及措施

2013-08-15 00:53黄珠媛李军飞叶文龙
绿色科技 2013年10期
关键词:遂昌县遂昌有机

黄珠媛,李军飞,叶文龙

(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浙江 遂昌 323300)

1 引言

遂昌地处钱、瓯两江源头,是浙江省“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遂昌拥有天然的沟壑、环抱的森林、清澈的水面,山区秀美的自然环境、浓厚的传统农耕文化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为发展特色有机食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遂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将其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重大举措。遂昌县人大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原生态精品农业的决定》,遂昌县政府先后制定了《遂昌县原生态精品农业发展规划》、《遂昌县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相关扶持政策,规范了原生态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建立了原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态农产品种养殖模式,开拓生态农产品新型营销模式,打响了区域生态农产品品牌,生态农业已成为县域特色优势产业,为遂昌县有机食品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 遂昌县发展有机产业的意义

有机产业基地建设,有利于全面提高遂昌县有机食品生产、开发、管理和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其农产品质量及其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使遂昌县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有效地服务于全县生态文明的建设。通过大范围的有机食品开发,能加快实现农业经济结构转型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有利于促进农产品产业化建设进程和管理水平,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更好地为生产力的发展增添后劲;可以推动全县食品加工、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完善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设,利于放大生态优势,培植特色产业,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借发展有机食品的契机,能够在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大力发展绿色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们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市民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关爱健康的意识,利于建设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促进遂昌县全面快速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3 遂昌县发展有机产业的目标

3.1 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遂昌资源和环境优势,全面推进有机食品产业发展,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立起发展有机食品产业的生产、加工、管理、信息、营销的完备运行体系,形成完整的有机食品开发产业链,创立包括茶、竹笋、蜂蜜、林果、蔬菜、畜禽等领域的若干有机食品知名品牌,使有机食品开发逐渐成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遂昌县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把遂昌县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国家有机产业发展基地县。

3.2 阶段性目标

3.2.1 创建阶段

初步建立有机食品开发的“八大体系”,包括组织管理、质量控制、生产技术、产业信息、配套服务、市场营销、政策扶持和宣传培训体系;建设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创建国家有机产业发展基地县;与国内外有机食品的管理、研究、咨询、认证、展览、商贸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助,促进遂昌有机食品产业化进程。

3.2.2 完善阶段

有机示范基地形成规模,提升基地的经济效益,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形成完善的配套产业体系,具有初步深加工能力,配送体系健全,产销两旺;有机农业示范村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2.3 提升阶段

“高品质、原生态、健康”的遂昌有机食品品牌在国内外打响,全县形成浓厚的有机食品开发氛围,有机食品消费深入人心;完善有机食品产业发展能力建设,政府管理机构、企业和生产基地都具备了有机食品的组织管理、生产、加工、营销的能力;定期参加有机博览会,定期举办“遂昌有机生态旅游节”;国家有机产业发展基地在全省、全国范围内产生巨大的影响,发挥良好的示范推广作用。

4 遂昌县发展有机产业的措施

(1)坚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有机食品产业既要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与美化,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又要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社会公正、关爱健康的意识。因此,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必须以实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2)坚持能力建设为基础,市场开拓为先导原则。有机食品产业牵涉面非常广,包括生产技术、生产组织、产品加工、市场开拓等方面。产业链中既具有一般农业产业的共性,也具有其独特性,有其特定的标准、操作规则和技术要求,需要政府、企业和生产者共同参与推动。为了发展好有机食品产业,政府、企业和生产基地的角色定位及功能关系要有明确的界定,政府必须首先在组织体系、发展政策、人才培养、信息交流、试点示范、基础数据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能力建设,为有机食品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树立有机食品产业重点开发而非推广,有机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是全面的产业化发展战略规划而不只是生产计划;市场是牵动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又是开拓市场的龙头,因此必须走“市场+龙头企业+科技服务+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道路。

(3)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原则。根据遂昌县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和农林业产业特色,扬长避短,有重点、有步骤地发展有机食品;做到全面规划、重点突出,以有机茶、林果、蔬菜、竹笋、畜禽等主导的特色产品的带动下从点到面、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发展。

(4)坚持资源整合与整体优化原则。进行区域有机食品产业开发,要以循环经济的思想为指导,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尽量减少外部物质的投入,实现生产各要素的有效组合和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尽量减少废物,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自然环境危害的最小化;在产业链上,种植、养殖、有机肥生产上要有机链接起来,有机食品生产、加工、贸易等作为一个整体,要通过招商引资等措施有效地整合区域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服务于遂昌县有机食品产业发展。

(5)坚持质量效益原则。有机食品之所以能够为国内外消费者所普遍认可,是因为其具有安全、优质、口味好、健康、环保的特征,是内在品质优良,又具生态环保意义乃至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文化内涵的高质量产品。因此,进行有机食品生产不是一味地追求高产量,而是要在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各个环节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走“高质量—高价格—高利润”的路线,实现有机与优质的结合,以质量而非单纯的数量获取高的经济效益。要引导有机生产企业切实树立质量和品牌意识,坚决杜绝违背有机食品生产标准的行为,生产的有机食品必须经得起严格的检查、检测,否则会使有机食品产业整体上丧失信誉,从而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最终失去市场。

(6)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公众参与原则。要发挥县政府的宏观引导和推动作用,环保、农业、林业、畜牧、财政、税收、旅游等各部门的联合行动,齐心协力服务于有机食品产业的各个环节。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建立和健全社会共同参与机制和投资保障机制,鼓励建立形式多样的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模式、销售模式,充分尊重农民及基层生产、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和首创精神,共同实现规划制订的目标。

[1]遂昌县人民政府 .遂昌县有机产业发展实施意见[R].遂昌:遂昌县人民政府,2012.

[2]广安市农业局 .整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现状、经验、问题和建议[R].广安:广安市农业局,2011.

猜你喜欢
遂昌县遂昌有机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The Seasons
遂昌县完成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浙江遂昌县红星坪村:从负债2万元到创收30万元的乡村振兴路
纯净天然有机 为您献上一杯道地药茶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何鹤
2018中国(杭州)国际少儿漫画大赛遂昌展
新荷初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