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县林地清收工作的基本做法

2013-08-15 00:53李云国
绿色科技 2013年10期
关键词:林业站各乡镇管护

李云国

(吉林省柳河县林业局向阳林场,吉林 柳河 135300)

1 引言

柳河县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幅员3348.3km2。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9.5万hm2。辖15个乡镇,219个行政村,534个自然屯,总人口38万人。2010年以来,柳河县开展了规模庞大的林地清收专项行动,按照“停、封、造、管”的原则,全县清查19.6万亩被侵占林地一次性全部停耕还林,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2 林地清收基本做法

2.1 认真调研,摸清底数是基础

为确保专项行动取得预期的成果,摸清全县被侵占林地的底数是基础。从2009年1月份开始,林业局组织资源、总站、林改办以及乡镇林业站有关人员开展了认真的调研,对全县非法侵占林地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在此基础上历经一年多时间形成了调研报告和工作方案,提交县委、县政府。经过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委常委会议多次研究后,制定了全县林地清收专项行动《方案》,为这项工作的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是中心

为确保全县林地清收专项行动顺利开展,县委、县政府以1号命令形式印发《通告》、《致农民朋友的公开信》等宣传单10多万份,各乡镇和相关部门把涉林法律、法规的宣传放在开展林地清收专项行动的重要位置,林业局组织编写《柳河县林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手册》6万多册,逐村、逐户发至农民手中进行宣传;各乡镇、林业部门及时召开动员大会,通过出动宣传车、召开重点农户座谈会、法律法规宣讲会等多种形式,使宣传工作深入林区、深入村屯、深入家家户户。制作了永久性宣传牌,展示全民参与停耕还林成果。县广电局设置专栏,制作百姓话题等节目,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全程安排记者跟踪报导工作动态,为全县造林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做好常规宣传的同时,每天在县电视台宣传造林声势,推广造林经验,曝光打击案例,公布推进态势,特别是对各乡镇林地清收完成情况实行每日一公布,让全县广大群众对这项工作一目了然,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比进度、比速度的浓厚氛围,推进了造林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广造声势、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消除了群众的抵触情绪和侥幸心理,实现了让毁林开荒者主动停耕的预期目标。

2.3 高度重视,强化领导是根本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县政府就把林地清收工作列为全县的“一号工程”,纳入中心工作的大盘子重点谋划。先后几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林地清收工作。2010年春节前,召开了县、乡、村三级干部近千人参加的动员大会,对林地清收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国家和省、市林业部门有关领导亲临大会,对柳河林地清收工作给予高度关注,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总指挥,主管副县长、相关副县级领导任副总指挥,各乡镇党委书记、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行动指挥部。设立宣传报道、严打整治、信访接待、考核监督4个工作组,负责具体工作。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责任,明确林地清收专项行动工作各乡镇政府是主体、负全责,强势推动了造林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2.4 依法严打,高压推进是关键

县专项行动严打整治组和林业森警部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不支持、不配合停耕还林,尤其对借机闹事、煽动蛊惑、唱反调的人,做到露头就打,违规即查;对重点村、重点户依法进行严厉打击,对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进行了严惩。投入充足的办案经费,并召开公捕公判大会,对毁林开垦、非法侵占林地、滥砍盗伐的犯罪嫌疑人进行了依法严惩,有效震慑了犯罪,巩固了全县林地清收的成果。

2.5 严密组织,认真实施是保证

建立了一定3年的林地清收工作包保责任制,县委书记、县长负全责,落实了一包3年“六级包保体系”。一是县级主要领导包片:把全县15个乡镇划分为4片,由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和县政协主要领导分片包保,靠前指挥,督促工作进度,检查措施落实,协调解决问题。二是相关副县级领导包乡镇:确定24名副县级领导包乡镇,协调各包保部门,深入一线指导工作,为解决乡镇停耕还林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有力领导保障。三是县直部门包村:85个县直部门包保全县219个行政村,从人、财、物三方面给予乡镇停耕还林工作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乡镇植树造林活动,形成全社会关注林业、全民参与造林绿化的良好局面。四是镇村干部包户:各乡镇所有机关干部包屯、包重点户。对被侵占林地还林难度较大的重点村,由乡镇一把手亲自包保。五是乡镇林业站包技术:各乡镇林业站负责造林地块规划设计、检查验收苗木和栽植质量,并把握造林工作进展情况。六是林业部门技术员驻乡镇包保:林业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驻乡镇,督促、指导包保乡镇的造林绿化工作,一包3年不变。在造林期间,吃住在乡镇,工作在村屯,指导在地块。同时对包保人员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制度”。

2.6 坚持原则,严把关口是重点

在具体工作中,严格坚持“停、封、造、管”原则,突出“一个重点”,严把“三个关口”,抓好“四个落实”。

2.6.1 突出一个重点

即以重要区域治理为重点,集中人力、财力,突出抓好重点地段、区域综合整治。对侵占林地多、还林难度大的乡镇,采取一山一山规划,一坡一坡停耕,重点进行治理,合理确定停耕还林树种,科学选择造林苗木,鼓励大苗造林,一次成林。最终达到恢复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6.2 严把三个关口

(1)严把设计关。强化工程项目设计,严格按照林业工程项目规程进行设计,各乡镇林业站提前进行了地块踏查和“停、封、造、管”设计,为全县林地清收专项行动的全面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严把苗木关。林业局派驻各乡镇的联络员,配合林业站人员对所有造林苗木进行严格把关,坚决要求各乡镇必须采用良种壮苗,实行种苗“一签两证”制度,坚持就地就近调运,春季现起现栽,严禁“人情苗”、“关系苗”上山,确保造林质量。

(3)严把栽植关。坚持适地适树原则,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和各项技术规程进行造林,鼓励农民选择乡土树种营造混交林、速生丰产林、经济林,大力推广生根粉、吸水剂浸根、打浆等科学造林技术,保证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

2.6.3 突出抓好四个落实

(1)突出抓好地块落实。把25°以上县级公路两侧、生态区位重要区域、林中规划地、河流库区周围的陡坡地作为重点,全力攻坚,坚决停下来,还上林。对群众观望、存在侥幸心理有顾虑的十类地块,县委、县政府做出明确规定,通过劝诫,有效避免了农民群众购买停耕地块的备耕物资。

(2)突出抓好资金落实。坚持政府花钱买生态、群众造林得效益思路,采取乡镇自筹一部分,部门支持一部分,林业向上争取一部分,群众自主投入一部分,招商引资引进一部分等多种形式,加大停耕还林资金投入,保证了还林资金的落实。

(3)突出抓好苗木落实。各乡镇积极筹措资金,提前预定造林苗木,对没有能力造林的农户,由乡镇或村负责安排落实。鼓励农民发展山葡萄、杏条等经济林,增加经济收入,确保停耕不停收。

(4)突出抓好主体落实。认真贯彻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允许继承、转让、租赁”的政策,原则上谁破坏,谁恢复,对抵触情绪大、等待观望、不愿意还林的,采取村集体统一收回林地,对外重新发包或转包等形式,保证按期还林。积极鼓励大户和社会团体跨行业承包造林,通过招商引资方式,把被侵占面积大、群众不愿意还林的林地及水泥路、村屯造林绿化路段统一承包给造林大户,由其组织专业队实施造林绿化,乡镇积极帮助签订造林合同,办理林权证照,统造统管,成林后与农户利益分成。

2.7 强化措施,严肃奖惩是保障

制定出台了《林地清收工作问责办法》。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牵头,对林地清收工作主要责任人,按照与各乡镇签订的责任制组织检查验收,检查验收结果将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标准之一。对完成任务表现突出的,优先提拔重用;对完不成工作任务的,依据《问责办法》,采取诫勉谈话、书面检查、调职、降职、免职等组织措施,严肃追究责任;构成违法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各包保部门、各乡镇也都制定了林地清收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为停耕还林工作的实施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2.8 强化管护,巩固成果是目标

“三分造、七分管”,停耕还林,栽植是基础,管护是关键,成林是目的。为保护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守卫辛勤努力换来的绿色,使荒山增绿、河水变清,柳河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1)建立了各级领导示范林包保责任制。县、乡(镇)、村每级领导都有示范林,不但负责造林,还要负责管护,一包3年,确保成林。

(2)推行包村镇干部、林业站工作人员、村干部、护林员“四级联动”奖罚责任体系,形成了“宣传不留死角,排查不漏地块,看护不分你我,打击不留情面”的齐抓共管新局面。

(3)建立专职管护责任队伍。全县各乡镇积极争取封山育林、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资金,建立管护队伍,落实管护责任,进行专职专业管护。

[1]邓东发,袁亚光.永州市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建议[J].湖南林业科技,2008(4).

[2]卢彰显,邓文生.广东连山县林地保护利用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9(1).

[3]何齐发,孙玉军.关于江西省林地保护利用的几点思考[J].林业经济,2011(6).

猜你喜欢
林业站各乡镇管护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论基层林业站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乡镇林业站在林业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作用推进现代林业建设
2018年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区域热量资源分布特征
南江县:“三述三质三讲”问计于民
基层林业站林业发展策略之浅析
临洮县人大常委会加大县人大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推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