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县林地保护利用探讨

2013-08-15 00:53陈建义王洪波夏旭蔚
绿色科技 2013年10期
关键词:公益林林地森林资源

陈建义,王洪波,夏旭蔚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浙江 杭州 310019)

1 引言

林地既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林木及林内野生动植物生长的载体,是林业生产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依托基础,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保障木材及林产品供给,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核心地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笔者通过对将乐县林地保护利用的现状、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林地保护与利用的措施。

2 林地资源现状

根据2010年林地落界数据统计,将乐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97165.9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7.97%。有林地面积178597.91hm2,疏林地面积302.37hm2,灌木林地面积4095.86hm2(其中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3461.02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0730.20hm2,苗圃地面积14.32hm2,无立木林地面积3008.70hm2,宜林荒山荒地面积416.56hm2。森林覆盖率81.23%,森林蓄积量1926.78万m3。

3 森林资源特点

3.1 森林覆盖率高

将乐是福建省重点林区县,林地占土地总面积比例高,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97165.9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7.97%,比省平均数75.30%高出12.67%;森林覆盖率81.23%,比全省森林覆盖率高出16.91%。

3.2 生态公益林分布广

将乐县现有公益林面积50642.31hm2,占林业用地总面积25.69%。公益林主要分布于龙栖山自然保护区、金溪干流两岸及池湖溪、安福口溪、龙池溪、常溪、将溪、漠源溪、赖地溪、邓坊溪8条一级支流源头20km内汇水区,高速公路两侧、省道两侧、自然保护小区、高山陡坡与生态脆弱地带,以及国防军事禁区内。通过公益林区划界定,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森林植被,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林农收入,优化了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4 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

4.1 林地保护与利用矛盾日趋突出

近年来,将乐县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十分迅猛,各项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园区、城镇、道路、电力、水利、旅游等项目建设用地将在短期内保持较大的需求,由于将乐是个“九山半水半分地”的林区县,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加之国家对耕地保护力度的加大,大量项目用地向林地转移,据统计,2001~2005年,将乐县经审核林地面积只有473.58hm2,2006~2010年经审核林地面积达621.72hm2,增长了31.28%。因此,林地既要承担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任务,又要承担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的任务,林地保护与利用的矛盾突出。

4.2 资金投入和管理人员不足

由于森林资源培育周期长,见效慢,风险高,因此地方政府投资林业保护林地的积极性不高,投入少。全县现有基层林业站12个,工作人员共64人,平均每个林业站5人,平均每人管理林地面积3080hm2,人员少、工作量大、林地管理人员缺乏,特别是一线林地管理人员缺乏,导致林地管理效果受影响。林地保护利用工作仍然面临艰巨任务。

4.3 缺少统一规划管理

由于缺少统一规划,不合理征占用林地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事件时有发生,同时存在林地管理无法做到统筹规划、定额管理、定量控制、限量使用等问题。随着将乐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何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已成为当地林业主管部门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所以,林地管理也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规划,依法履行林地资源管理,科学合理地规划林地保护与利用,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生态的安全,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

5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总体目标

根据《福建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分解到将乐县的规划指标为控制依据,结合将乐县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林地的需求,制定如下规划目标。

(1)林地总量基本稳定。到2020年,林地保有量为195339.66hm2以上,比期初减少1826.26hm2,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保持在87.16%;

(2)森林保有量略有减少。到规划期末,森林保有量178693.27hm2,比期初减少3365.66hm2,森林覆盖率达到79.73%;

(3)项目建设占用征收林地规模得到控制,到2020年全县占用征收林地面积严格控制在省市下达指标范围内;

(4)林地生产率明显提高。现有林地生产率为130.09m3/hm2,通过封山育林、幼林抚育、低产林改造等措施,规划到2020年,全县林地生产率达到150.65 m3/hm2以上,提高20.56m3/hm2以上;

(5)重点公益林地保持不变,重点商品林地适度增加。

6 林地保护与利用措施

6.1 实行严格的林地分级保护

坚持全面保护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生态脆弱性生态区位重要性及林地生产力等指标,结合将乐实际,对林地进行系统评价定级,将林地划定为4个保护等级,实施林地分级保护管理。Ⅰ级保护林地面积16339.35hm2,主要包括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林地,具体有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华洞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省政府批准划定的Ⅰ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林地。Ⅱ级保护林地面积31988.66hm2,主要包括天阶国家森林公园,将乐县金溪省级森林公园、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实验区;除I级保护林地外的国家级公益林地;省政府批准划定的Ⅱ级水源保护区林地,具体有将乐县第一水厂、第三水厂、下村水厂、芦前水库二级水源保护区、下村水厂准保护区范围。Ⅲ级保护林地面积67125.05hm2,具体有金溪河两岸2km以内,为平地的向外延伸2km,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除Ⅰ、Ⅱ级保护林地以外的公益林地,重点商品林培育基地,铁路、高速公路两旁100m以内,为平地的向外延伸100m,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Ⅳ级保护林地面积81712.86hm2,主要包括未纳入上述Ⅰ、Ⅱ、Ⅲ级保护范围内的各种林地。

Ⅰ级保护林地实行全面封禁保护,禁止生产性经营活动,禁止改变林地用途;Ⅱ级保护林地除必需的工程建设占用外,不得以其他任何方式改变林地用途;Ⅲ级保护林地严格控制征占用林地,适度保障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用地,从严控制商业性经营设施建设用地;Ⅳ级保护林地实行一般性保护。

6.2 积极补充林地

通过25°以上的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废弃矿山治理、废弃山区村及村中空闲地整治恢复林地,非规划林地造林等积极补充林地;加强绿色城市、绿色乡镇建设增加城镇的森林绿量。到2020年将乐县补充林地面积为359.44hm2,从而达到林地保有量目标。

6.3 强化政府领导,落实林地保护利用目标考核责任制

《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林地保护管理负总责。把规划确定的森林保有量、征占用林地定额作为地方各级政府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从落实《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的高度出发,还是从振兴将乐县的区域经济出发,都应该高度重视林地保护管理工作,要明确政府行政一把手是保护森林资源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负责人,林业主管部门一把手为直接责任人,实行任期目标管理,建立并落实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

6.4 依靠科技,及时掌握信息

充分利用林地保护利用档案与“3S”技术相结合,以数字影像信息为主要技术手段,实现森林资源分布“一张图”、森林资源数据“一个库”、森林资源管理“一个系统”的目标,探索建立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林地保护数据库的更新,实现森林资源动态监管,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违反规划的行为。

[1]吴国欣,秦旭东,李晓勇,等.广西罗城县林地保护与利用情况初探[J].广西林业科学,2013(42):99~100.

[2]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R].福州:福建省人民政府,2011.

[3]廖建伟,叶慧群,胡则良,等.遂昌县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J].绿色科技,2011(6):108~109.

[4]潘开芬,何育明.兴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J].中国林业,2012(5):57.

猜你喜欢
公益林林地森林资源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Summer Is Coming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