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中国会计文化的对策与建议

2013-08-15 00:53吉鹏飞
绿色科技 2013年10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文化

吉鹏飞,陈 辉

(1.湖北省通山县林业局,湖北 通山 437600;2.湖北省通山县慈口林业站,湖北 通山 437643)

1 引言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此决定的实施,对于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带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为把中国建成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那么,如何繁荣中国的会计文化,为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添砖添瓦,为实现“中国梦”献计给力,增加正能量呢?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作为引玉之砖。

2 繁荣中国会计文化的缘由

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涉及的内容多,覆盖的范围和地域广。既包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又包括各行业和各企事业单位的优秀文化,还包括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而要实现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保护好、传承好和发展好各民族、各行业和各企事业单位的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会计行业是国家的一个重要行业,中国会计文化也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所有会计人员的共同家园和精神支柱。正是有了历代会计人员的传承和弘扬,才有了今天中国会计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因此,要实现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离不开实现中国会计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3 繁荣中国会计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1 有利于构建会计人员的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共同的思想基础和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和发展方向。而繁荣中国的会计文化就是结合中国实际,坚持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会计人员的头脑,指导会计工作实践。科学分析会计发展的世情、国情和行情,深入研究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会计新课题。不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荣辱观。最终构建全国会计人员规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巩固全国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基础。从而,为实现会计强国梦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石”。

3.2 有利于构建正确的会计文化方向,为会计人员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坚持正确的文化创作方向,发展先进的中国会计文化,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而要繁荣中国的会计文化,就要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生动展示全国会计人员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业绩,把会计学术探索和艺术创作融入到实现会计强国梦的伟大事业中。营造形式多样、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学术与创作氛围,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开展不同观点和学派的交流讨论。提倡创作体裁、题材、形式和手段充分运用并发展,推动会计观念、内容、风格和流派的推陈创新。最终使全国的会计人员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和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推出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会计文化。从而,为会计人员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为实现会计强国梦添砖加瓦。

3.3 有利于构建健全的会计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会计人员的文化权益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加强公共会计文化建设是实现会计人员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经。而要繁荣中国的会计文化,就要坚持政府为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相关要求,加强会计准则和制度建设,创办优秀的会计报刊和杂志,鼓励国有、集体和个人开发适应时代需要的核算软件。完善会计文化服务网络,让所有的会计人员享有广泛的免费或优惠的基本文化公共服务的权利。建立会计文化产品的评价体系、传承体系和激励机制,将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坚持保护与利用并举,普及与弘扬并重,取其精华,推陈出新,维护中国会计文化的基本元素。并加大对中国会计文化地理标志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从而,保障全国会计人员的基本文化权益。

3.4 有利于构建完善的会计文化产业体系,提高会计队伍的服务水平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则是实现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而要繁荣中国的会计文化,就要加快会计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构建结构合理、功能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和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会计服务产业体系。加快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体系建设,推进和实施与国际趋同化步伐。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和实施,积极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促进开放型经济水平建设,使会计信息化成为服务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助推器”。认真贯彻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推动全国会计人才队伍建设,让更多优秀的会计人才走上更重要的工作岗位,切实推动会计人才强国目标的实现。出台支持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的扶持政策,实施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本土化转制,推动现代会计服务业快速发展。从而,提高中国会计队伍的能力建设和服务水平。

4 繁荣中国会计文化的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繁荣中国会计文化的新认识

(1)成立组织机构。建议财政部成立繁荣中国会计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繁荣中国会计文化工作的领导,出台繁荣中国会计文化的方针政策。

(2)成立管理机构。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与成员单位的协调与沟通,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成立基层管理和实施机构。各省、市、县财政部门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具体负责繁荣会计文化的实施。

(4)加强宣传。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电视台、经济类报刊和财会(经)类杂志,各大网站要加大对繁荣中国会计文化的宣传,使此项工作深入民心,为繁荣中国会计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为繁荣中国会计文化提供组织保证和舆论导向,提高全民对繁荣中国会计文化的认识。

4.2 加强队伍建设,为繁荣会计文化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1)创新培养机制。强力推进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适用的会计高端人才。

(2)在国内的大中型企业实行财务总监、在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总会计师、在会计师事务所实行总审计师制度,增强多方面知识的可交换性和会计业务的可操作性,打造一批政治合格、作风精良和业务精通的中端会计人才。

(3)加大对基层会计人员的培养力度。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让他们在会计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他们热爱会计的情操,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初级和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打造一批理论功底扎实,会计业务娴熟,能扎根基层的低端适用型会计人才。从而,形成会计行业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为繁荣中国会计文化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4.3 加强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现代会计文化服务体系

(1)加快国家会计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一套由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组成的会计准则体系,打造各行业共同的会计语言。

(2)加快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建立企业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提升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3)加强与国际会计组织和发达国家会计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步伐,打造国际通用的会计语言,提高中国在国际会计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4)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挖掘会计信息化资源的价值,创新会计信息化资源的利用方式,服务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升会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5)组织国内科研机构研制正版的会计核算软件,提高会计核算电算化的推广面和普及率。

(6)组织国内高等院校编制一流的会计专业教材和经济适用的培训资料,用最新的会计理论成果来武装当代的会计人员。

(7)编辑出版会计百科全书、会计常用字(词)典、会计名人大词典、会计法律法规汇编、会计准则与制度汇编和会计年鉴等会计工具书,提高这些会计工具书的实用性、可读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会计文化服务中国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4.4 加强诚信建设,建立良好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体系

(1)制定一套全国统一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标准体系,编制一本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教材。并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列为大中专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使会计职业道德成为每一位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

(2)适时修改《会计法》,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和企业财务报告条例统一起来,出台一个综合性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一个会计人员必须遵守的会计行为规范。

(3)加快国家诚信体系建设,防止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建议国家利用经财、经税和经关工程建设的契机,将全国所有企业单位的会计报表由人民银行进行统一联网管理,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由财政部门进行统一联网管理,将个体工商户的会计报表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统一联网管理,使国家各职能管理部门在办理业务时,可以随时上网查询每家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财务数据资料,做到数据资源共享。

(4)对表现突出的会计人员由各级财政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定期表彰,实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举。并加大对会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让会计造假人员和单位受到应有的纪律处分、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从而,建立良好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体系,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诚信文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工作氛围。

4.5 加强阵地建设,为繁荣中国会计文化提供交流的平台

(1)充分发挥各级会计学会及各行业分会的作用,做好学会的建章立制工作,及时进行换届选举,稳定老会员,吸收新会员。充分发挥老会员实践经验丰富,新会员理论水平高的优势,及时做好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新会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会的活力。逐步将各级会计学会和行业分会打造成凝集会计人才的洼地,培养会计人才的高地,开展学术交流的阵地。

(2)建立会计人员之家。各级财政会计管理机构要为本级会计学会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安排稳定的工作经费,创办“会计之家”。会计之家要配备必要的电脑和电教设备,收藏一定数量的会计书籍、经济类报刊和财会杂志,便于会计人员查阅资料和阅读,逐步将会计之家办成会计人员的活动场所和真正的“娘家”。

(3)办好《中国财政报》、《财务与会计》、《会计研究》和其他各会计分会创办的财会杂志,为会计人员发表言论和进行学术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

(4)在电视台、报刊和财会杂志开辟专栏,专门介绍工作业绩突出的会计人员的事迹,为树立会计人员的良好形象提供舆论阵地。

(5)创办会计管理网站。由各级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创办会计管理网站,开设会计法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论坛和会计文化等栏目,为繁荣会计文化提供网络交流平台。从而,为繁荣中国的会计文化事业提供舆论阵地和交流平台。

4.6 加强文化交流,不断丰富全国会计人员业余文化生活

(1)设立中国“会计节”,创作中国会计人员之歌,增强全国会计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开展全国“十佳”会计的评选活动,在中央电视台举办全国会计风云人物年度颁奖晚会,在《新闻联播》节目播放最美基层会计先进事迹,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社会地位。

(3)开展多形式的会计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或行业的会计学术论坛,共同研究、探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会计热点和难点问题。

(4)定期征集、评选和奖励优秀会计学术论文。由各级会计学会和各行业分会牵头,以报刊或财会杂志编辑部为实施载体,定期举办会计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5)组织会计人员参加会计公文和论文培训。由专家和学者面对面地传授会计论文、会计公文的写作技巧,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论文和公文写作水平,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

(6)开展国际会计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外国优秀的会计文化成果。定期举办中国国际会计文化展览会和会计用品博览会,提升中国会计核算软件和会计用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7)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化活动。定期举办会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和珠算、会计电算化大比武活动,提高会计人员的执法执纪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开展书法、诗歌、绘画、摄影和象棋等业余文化活动,培养会计人员的文化素养和生活情趣,丰富会计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从而,不断提高全国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内涵,为繁荣中国的会计文化事业增加正能量。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中共中央,2011.

[2]杨 敏.中国会计准则建设和国际趋同的经验[J].财务与会计.2013(2):4~6.

[3]王占国.刍议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J].绿色财会,2013(1):55~56.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新形势下会计人员素养提升策略思考
谁远谁近?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新形势下医院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策略研究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