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

2013-08-15 00:54单青瑞
科技视界 2013年1期
关键词:工期施工单位工程造价

单青瑞

(安阳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安阳455000)

1 积极参于市场竞争,做好工程项目的投标工作

我国现在的市场已经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系转向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将“指令性任务”变成了企业通过投标而产生的工程项目,现在的市场属买方市场,施工单位处于相对劣势,所以施工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做好工程项目的投标工作。

1.1 组建强有力的投标班子

施工单位能否中标与投标班子的素质和敬业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企业应聘请业务精练、经验丰富、知识面广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于大型复杂的项目应成立攻关组。

1.2 读懂招标书并编制高质量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不仅要求科学、合理、而且能节约费用。在施工方案的确定中应优先选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合理施工方案、较低的工程造价方案。

1.3 合理确定工程报价

投标班子就应认真理解招标文件,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合理、实事求是,还必须建立在企业自我测算的基础上,适合于本企业的定额来进行编制投标书,按照可以争取达到的先进合理水平来确定,具有可行性和先进性,并运用报价策略进行编写工程投标报价。

1.4 签订公平合理的合同

工程在中标后,施工单位将与建设单位签订工程合同,合同签订时双方应处于平等地位,合同本身具有公平性,严重有失公平的合同本身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合同的严肃性,即合同一经签订就不得单方更改,成为双方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准则。 因此在中标后的签约阶段,承包商应据理力争签订公平合理的合同,为造价管理打下良好基础。合同条款中语言周密、详实,不能给予模棱两可的解释,任何模棱两可的文字,都可能给承包商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 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

2.1 施工过程造价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造价管理是施工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企业内部在工程合同的价格控制下依法得到合理利润而开展的管理活动,是施工管理的核心。 现代施工企业区别与计划经济下的施工企业的管理主要在于“造价管理”,以往的施工企业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势必造成材料的大量浪费,工人的施工效率较低。

2.2 施工过程造价管理的实施

施工前,要结合施工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自身的机械设备、施工经验、管理水平和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编制一套切实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该施工方案是工程实施的行动纲领。因为,中标价格较低或设计概算先天不足等原因,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合理组织施工,节约成本,向管理要效益。现场经营管理预算人员必须与施工技术人员,材料机械人员密切结合,互相了解,以经营管理为核心,以节约成本为目的。目前,我们单位在这方面存在欠缺,经营技术严重脱节,材料、机械各自为政,势必造成成本的大量流失及浪费。 如:

(1)现场技术人员只顾施工,对于施工中的工程项目或工程量增减未能与业主及时办理变更委托手续,或手续模糊等,都给结算带来很多麻烦。对于分包队伍,现场技术人员签证过于草率,不熟悉定额内容,将造成人工费的流失。

(2)材料人员定货数量一定要根据技术人员提供的图纸量略加损耗来控制,避免浪费。定货单价要及时反映到经营部门,以便经营部门能够调整预算价差。对于特殊材料价格严重超出概算的要有业主部门认可,否则,将为结算带来不便。

(3)机械部门在机械台班安排上,要考虑现场工作量情况合理组织实施。

2.3 施工现场要加强索赔意识及熟悉索赔程序

索赔:顾名思义就是甲方或乙方权益受到侵犯时,超出或改变施工合同约定内容,向对方要求对自己失去权益所做的经济赔偿或工期等其他方面的补偿。

索赔首先要建立在合同的基础上。这就要求现场层层机构及有关人员应对合同基本条款,含盖内容深入了解,增强全员的合同意识。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组织施工生产,切实维护合同赋予的权益。

工程索赔分为费用索赔、工期索赔。其中费用索赔是重点。工期索赔只是要求业主方对施工方工期的合理顺延,这只能使施工单位工期得到补偿,但是,由此造成的工期损失只能通过费用补偿来实现。关于费用索赔涉及内容很多,下面分别说明:

(1)因发包人原因,造成工程停建、缓建,因甲供材料、设备、资金、技术资料等未能按期到达致使施工单位停窝工的,应向甲方进行停窝工损失补偿。

(2)因变更设计等原因造成建设项目变化等原因,除非合同另有规定,否则,由此引起的损失应向甲方索赔。

(3)施工期间因施工材料、设备价格上涨,人工标准提高等原因造成工程造价提高的,应向甲方索赔。

总之,现场的技术、机械、材料人员在工作上要与经营人员共同合作,以满足施工,节约成本为己任。

3 施工期间的工程造价全方位管理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应“以合同为依据,以事实为基础,以技术和经济相组合为手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全方位的造价管理工作。

3.1 做好工程量的统计工作

工程量的统计,是造价管理中一项最基本的工作,统计人员应熟悉施工现场的情况和概预算方面的知识, 招标书中的工作内容、标准,合同签订的工作内容、标准,掌握一些施工常识,不错算、漏算工程项目,与预算人员密切配合,善于发现可以进行索赔的因素,如实做好统计报量工作。

3.2 做好工程实施中的索赔工作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熟悉招标书中规定和合同文本之规定,善于抓住索赔机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常见的索赔有;延误工期索赔,变更索赔,赶工索赔,不可抗力索赔等。 承包商不一定期望每一个索赔均获成功,但不应放弃任何一个索赔机会。 同时要注意索赔的程序和有关资料的整理,以作为日后索赔工作的有力证据。

3.3 建立良好的造价管理系统

造价管理部门在承包商内部应处于造价管理的核心地位,其它各部门应与其密切配合,材料采购清单及发票复印件、工程变更、技术交底、施工方案、生产计划安排等资料都应递交造价管理部门。然后由该部门的预算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定期进行核算,当发现预算用量与实际用量有较大出入时,应分析是预算原因还是施工管理的原因,并相应采取补救措施。

3.4 技术和经济相结合

经济与技术,虽是两个不同范畴的学科,但在工程施工中,两者结合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施工企业的技术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建设工期上,这是无可非议的,说明重视社会效益的一面。 但同时必须注重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经济效益,严重亏损,面临生存的危险,那么我们的技术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4 加强工程结算是施工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

在施工过程就要重视施工签证, 积极组织技经人员制定索赔方案,为工程结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4.1 重视施工的签证,积极组织索赔

在施工过程就要重视施工签证,积极组织索赔工作的开展,到工程结算时才能有理有据地进行总索赔。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签证,善于收集各种有利工自己的证据,如设计变更或合同规定以外的工程均要让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进行及时的签证工作。并及时提出索赔方案,以力求在结算时总体索赔成功,并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4.2 采取积极的措施,减少或杜绝工程款的拖欠

因为现在的市场是买方市场, 所以有好多施工单位没有饭吃,有些建设单位或叫业主就抓住施工单位的这种急于承揽施工任务的心理,把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转移到施工企业,所以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业主的资金到位情况,而且签订并严格执行合同中的约定投入和收工程款的“同时率”的原则。 这样,才不至于出现使施工企业大量垫资,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将施工企业拖垮的悲惨局面。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应合理利用各方面人才,建立良好的造价管理系统,加强对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全方位控制管理,它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协作配合,共同完成,为公司的经济利益做好基础工作。

[1]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2]程峰.浅谈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J].安徽建筑,2002(2).

[3]彭烨.关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3(3).

猜你喜欢
工期施工单位工程造价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工期优化
工程造价之旅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
基于最小工期的施工分包商选择方法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施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关于工期索赔时差所有权的探讨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