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2013-08-15 00:42陈阿明
水上消防 2013年5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船舶规则

□ 陈阿明

船舶海上运输属于高危行业。因为船舶在海上运输,一旦发生事故经常会导致船沉人亡。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研究结果,海上事故80 %的事故原因与人为因素有关,而其中50 %左右的事故原因又与公司管理有关。为此,1998年国际海事组织制订并实施了《国际船舶安全营运与防污染管理规则》(下称ISM规则)。

笔者从事修造船和航运业多年,目睹过很多船舶水上事故,包括碰撞事故、污染事故、船舶火灾爆炸和沉船等等,对船舶航行的风险度和发生事故的凶险性有比较直观的了解,船舶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会由于其结构特殊而很难扑灭,船舶火灾应“以防为主”。客观地讲,从业期间每年都会收到各种船舶事故通报,这些事故真实地反映了我国长江和沿海水域的水上航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事实上,改革开放之前,航运企业多为国有制形式,很多企业都有比较齐全的员工三级教育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但是,相比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来说,以往的工作不足之处是缺少对事故发生规律的研究和更加科学和系统的管理制度。

为了促进国内沿海船舶航运安全,交通运输部3次下发通知,2003年1月1日至2007年7月1日,国内跨省航行船舶分三个批次强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下称NSM规则)。

笔者根据本单位推行NSM的实践,结合船舶消防安全工作,对中小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谈一点肤浅看法。

一、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意义

ISM规则的实施给国内航运业带来了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以往,船公司通常比较注重设备的配备和修理,其他方面的管理投入较少,船舶发生事故后的责任大多归咎于船员失误和设备突发故障,很少分析其更深层次的原因。ISM规则首次把船公司的管理提升到一个重要高度,认为船舶发生事故在很大程度上与船公司的管理不到位有关。

ISM规则第一次将规范船公司管理作为强制性的要求,要求公司领导层、管理层的责任明确,将管理制度进一步系统化、文件化,并通过多种手段来监控制度的落实,确保管理到位,为船舶安全航行和防污染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保证和岸基支持。IMO的研究数据也显示,ISM规则实施以后,海上事故和低标准船不断得到控制并减少。ISM规则实施的效果促成了NSM规则的强制生效。

NSM规则目的也是加强对船公司的管理,要求将以往缺乏条理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系统梳理,按照NSM规则的要素进行整理,好的制度继续使用并融入体系;对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和制度缺乏的地方,按照规则要求完善制度;政府主管机关依照规则开展强制性的审核和监督,促使船公司规范管理,尤其是管理制度缺乏、管理人员不足或有制度不落实的企业,通过外力来促进企业完善管理。这对改善我国水上航行安全,减少国有资产损失,减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安全代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小型航运公司在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之前,公司的管理基本是船舶出现问题以后的补救,大多是消除船舶设备出现的故障,或配合上级公司开展督查和季节性管理活动。实施NSM规则后,就船舶消防管理来说,船舶消防设备的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的训练和应用,以及发生火灾时的紧急应对等,制度全部以文件化表述,须检查的设备器材以表格化列明。船员可以参照文件和表格实施检查和维修保养,按文件规定定期开展设备操作训练和船上消防演习,机关也要强制性开展预案演练,将消防管理从以往的被动管理变成主动管理,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则较好地解决了中小航运公司管理不够规范、制度不够系统的问题。

二、中小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一)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应结合公司实际。

笔者所在公司作为第三批实施NSM规则的公司,2007年首次建立并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由于是首次建立体系,公司首先学习并充分理解NSM规则,确定规则要求必须建立的程序,再参考传统航运公司的常规管理制度,结合公司实际——尤其是实际管理岗的设立和实际管理工作流程,建立了比较切合公司现状并能够有效运行的安全管理体系。

公司建立体系之后接受了主管机关的多次审核,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和审核员提出的指导意见,在符合NSM规则要求的前提下,在纠正问题和落实意见的基础上,我们依然充分考虑公司实际状况,不断修改完善体系文件,改进管理工作。如船上消防应急预案的制定,其中一个重要的报告环节,必须符合公司日常的联系和报告流程,否则在紧急情况下船长的报告会出现偏差,导致程序混乱,肯定会影响到火灾的指挥救援工作。自体系运行以后,公司没有发生过上报事故,各项管理数据也是不断向好,切实改善了船舶的安全状况。

(二)保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首先是领导重视,公司一把手的重视是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需要调动公司各个管理部门的力量,需要“指定人员”组织有效的监控和岸基支持,这些都是需要最高领导的支持,需要资金支持和权力下放。

领导层要抓体系执行力,严格执行体系管理文件和管理流程,否则指定人员的履职效果和系统执行力会大打折扣。一方面,各船舶管理部门和岗位由于得不到有效监控和监督,管理工作不能完全按体系文件的规定开展;另一方面,由于领导层的态度会向下传递,上行下效,管理岗和操作岗对体系的有效实施会进一步打折,导致“两层皮”现象,说一套做一套,使得管理制度成了一纸空文,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导致体系的执行力严重下降。

其次是安全管理目标和责任要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岗位。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公司制定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目标;各项安全管理活动都应该按照既定的方针,通过规范运行体系来实现上述目标;认识“安全就是效益”,以安全促效益,形成安全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虽然规则没有要求如何分解和落实责任,但国有企业在落实责任制和分解安全考核目标方面有着良好的传统,公司在上级公司安全考核指标的基础上,结合体系的安全和环保目标,层层分解安全目标和考核指标,建立奖惩机制,使管理责任和管理压力层层传递,从而有效实现公司年度安全管理目标和考核指标。

最后是落实安全投入,加大监控力度,有效开展内部审核等活动,确保体系有效运行。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安全费用的投入,这些投入项目包括公司定期和不定期地对船舶实施检查费用、开展内部审核费用、机关管理活动和员工每年参加各种外部培训学习和研讨班费用等,以及船上各项关键设备的定期保养、维修、更新和检测,包括专业机构对消防设备、器材和火险探测和报警系统的检验费用,失效灭火药剂的定期更换费等。笔者公司为确保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一方面以体系为纲规范各项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是规范安全投入。制定年度计划,提取安全管理费用,并落实使用,只要是安全管理需要,各项费用都及时划拨,确保了体系有效运行和设备状况良好。虽然投入较大,但是规范的安全管理确保了船舶的安全营运,保障了公司的安全稳定。

笔者所在公司近5年来实际管理船舶最多时达到11艘,拥有长江江海联运和国内多条近海航线,船员以套派班子为主。建立运行安全管理体系后,按规定配备了专业人员,规范了公司管理,实施以制度“管船、管人、管事”,将体系管理融入了公司整体管理,提高了管理团队的安全意识和执行能力。安全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有效预控了事故风险,使公司保持了安全营运无上报事故的记录;在消防安全方面没有发生一次险情和事故,多次受到上级单位安全考核的奖励和表彰。

从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中小航运企业要生存发展,企业高层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管理意识,平衡好安全和效益的关系,建立并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配置有效的人力资源,保证安全投入,保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确保公司安全稳定。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船舶规则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让规则不规则
船舶 扬帆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