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消息

2013-08-15 00:42
水上消防 2013年5期
关键词:海警公约科技成果

《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开始生效

8月20日,《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MLC 2006公约)正式生效。该公约是在国际劳工组织三方框架下经政府、船东和海员三方取得共识后缔结的一部综合性海事劳工条约。公约将海员权益纳入统一的国际标准,有利于实现海员在船上的体面工作和生活。

据悉,公约2006年在第94届国际劳工大会上获高票通过。按照规定,公约在合计占世界船舶总吨位33 %的至少30个成员国批准书登记之日12个月后生效。作为MLC 2006公约的发起国之一,我国政府在公约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针对履约工作作了一系列的公约研究和法律文件准备工作。交通运输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已达成履约合作备忘录,明确“双主管机关原则”和“共同管理、两部监管、一家发证”原则。在2013年中国海员大会上,两部门有关负责人均表示,我国已基本具备批约条件,正在履行相关的法律程序。

国际海事组织航行安全分委会第59次会议将召开

国际海事组织航行安全分委会第59次会议将于2013年9月中旬举行,该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是审议E-航海战略实施计划进展报告。挪威代表E-航海战略实施计划通讯组向会议提交有关E-航海战略的高优先级解决方案及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报告,该报告包含了对风险控制措施的FSA研究结果。从目前提交的E-航海的提案来看,E-航海战略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相关的指南草案已经现雏形。

明年起国际航线船员需持《保安意识培训合格证》

从海事部门获悉,根据《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过渡规定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从2014年1月1日起,所有在国际航线船舶上任职的船员均应按要求取得《保安意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船任职。据介绍,随着海上航行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国际海事组织和各国对海上保安的关注度和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根据《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过渡规定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从2014年1月1日起,所有在国际航线船舶上任职的船员均应按要求取得《保安意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船任职。对于国内航线航行的船员暂时不需持《保安意识培训合格证》。

交通运输部率先建立成果公开制度,交通科技硕果社会共享

为让全社会最大限度共享交通运输科技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交通运输部在全国率先推行科技成果公开,对科技成果公开的范围、方式、内容以及相关监督管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科技成果公开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于体制机制障碍和思想观念束缚等原因,“科技成果公开难”成为困扰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的突出问题。科技成果得不到最大化扩散推广,也带来了重复研究、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高的现象,造成了科技资源浪费。

据悉,为破解上述难题,交通运输部率先推行科技成果公开,在公开范围上,要求建设科技、应用基础、信息化、标准计量、推广和企业创新等六类交通运输部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全部公开;在公开方式上,由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通过部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向社会公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在公开内容上,对拟公开成果的技术特点、性能指标等作了明确要求,利于成果扩散和避免重复研究。

同时,已验收项目也要在限期内全面公开,不留死角。交通运输部还规定,凡承担部科技项目的单位均有公开相应科技成果的义务,并明确了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应根据国家保密以及知识产权管理相关规定,对公开内容进行相关审查、作出科技成果公开承诺并承担相应责任。同时,强调科技成果公开不及时或公开内容不满足要求的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部科技主管部门将纳入科研信用记录。

我国海上救捞体系世界独一无二

据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王振亮介绍,目前世界上其他国家找不到类似中国救捞这样功能齐全的专业救捞队伍:救助队伍、打捞队伍、飞行队伍三位一体的队伍建制;人命救助、环境救助、财产救助三位一体的岗位职责;空中立体救助、水面快速反应、水下潜水打捞三位一体的综合功能。这一体系在全世界独一无二,可应对海上发生的任何类型的事故灾难,中国救捞队伍已成为维护海上安全的国家应急中坚力量。中国救助打捞队伍的快速发展得益于10年前国家进行了救捞体制改革。中国空中救助体系从零起步,目前拥有4支飞行队,12架救助飞机,飞行队可自我培养飞行员、救生员和绞车手。

我国首个浮式LNG项目获批

从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悉,中海油天津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最近已正式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这将是中国第一个浮式LNG项目。天津LNG项目是国家试点清洁能源浮式技术重点项目,项目站址位于天津港南疆港区,采用“先浮式、后常规”的建设模式:一期工程建设浮式LNG接收终端,投资33亿元,实现天然气快速供应;扩建工程建设常规LNG接收站,保证天然气稳定供应,并在满足天津市天然气需求基础上,向河北、北京、山东输送天然气

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成立

近日,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揭牌成立。同时举行的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对实验室8位青年科研骨干提交的实验室开放课题进行了评审,确定了首批实验室支持项目。 据介绍,该实验室定位于“海洋新材料与工程化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及高技术创新应用研究”,是我国材料领域海洋特色鲜明的重点实验室。薛群基院士任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

重组后的中国国家海洋局挂牌

重组后的国际海洋局(SOA)最近已正式挂牌。中国国家海洋局由国土资源部管理,将中国海上维权过去依靠的海洋局、中国海监、公安部边防警察、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等五部门(俗称“五龙”)的队伍和职能合一,终结了海洋维权一直以来多部门共同执法的局面。根据国务院近日公布的《国际海洋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重组后的国际海洋局在海洋综合管理和海上维权执法两个方面的职责得到加强。国际海洋局将内设海警司,负责指挥和调度海警。海警由中国海警北海分局、东海分局、南海分局组成,3个海区分局在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11个海警总队及其支队,此外 “中国海警 China Coast Guard”标志取代了原来沿用14年的“中国海监China Marine Surveillance”标志。

上海启运港退税成功试点

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已满一年,截至目前,上海海关共办结4 319票启运港退税货物的核销手续,涉及货物13 271集装箱。上海海关在确保监管到位的同时,加快启运港退税货物的通关速度,受惠企业一致叫好。据悉,上海海关正在积极与海关总署沟通研究相关政策落实,启运港退税政策的持续深化也在日程表中。海关已着手调研启运港退税的放大优惠政策和方案,与启运地海关、承运企业、报关代理等各方加强沟通,为政策的下一步推广做好准备工作。

猜你喜欢
海警公约科技成果
图书借阅公约
了解《生物多样性公约》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