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毒面具要重视保养消毒

2013-08-15 00:42刘慧英
水上消防 2013年5期
关键词:烟花爆竹隐患高温

□ 刘慧英 江 炎

1.烧香拜佛真能保安全吗

消防检查中发现,许多民营和个体运输船舶上都供奉着佛像,常年香火不断。问其然,这些船民坦言道:烧香拜佛是为了求财、求福、求安。真的有如此效果吗?菩萨真的能如愿显灵吗?事实证明,并非如此。烧香拜佛实际是人们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就安全保障来说,要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设备安全、人身安全、防火安全、财产等诸多方面的安全,最重要的是要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国家的安全法规,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检修、更新,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加强安全检查巡视,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配备必须的自救安全器具,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装载危化品的船舶供佛烧香属于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要受到消防安全方面的违法处罚,甚至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造成船毁人亡。安全工作必须尊重科学、破除迷信观念。

2.装卸烟花爆竹作业的防火安全

烟花爆竹是用以燃爆产生的巨响、色彩、光亮、图形等综合效应而烘托喜庆欢乐气氛的产品。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的越来越人性化,社会和民间的喜庆活动日益增多,特别是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愈加迅速广泛,燃放烟花爆竹以表喜庆欢乐的习俗也越来越被世人所采用,因此,烟花爆竹进出港口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由于烟花爆竹属于爆炸性危险货物,其本质特征具有很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我国每年都要发生多起烟花爆竹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群死群伤和巨大经济财产损失,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烟花爆竹装卸作业的防火安全。

烟花爆竹的外壳原料主要是纸张,遇火会迅速燃烧,内部的黑火药即硝酸钾、木炭、硫磺的粉状机械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撞击、摩擦会引起猛烈燃烧爆炸,爆发点只有270 ℃~300 ℃,而最大爆速可达500 m/s。用作黑火药的硝酸钾、用于制造啸声剂、摩擦引燃剂、发光剂、发烟剂的氯酸钾、硝酸钡、硝酸锶等物品,其接触明火、高温、撞击、摩擦等都会发生猛烈燃烧爆炸。还有燃烧添加剂镁、铝、锌等易燃金属粉末接触明火高温等也都会猛烈燃烧爆炸,燃烧温度可高达3 000 ℃,并放出耀眼的多彩光芒。由于烟花爆竹内部药剂的多样性,其燃爆后还会产生大量的CO、CO2、NO2、SO2及氰化物等有毒产物。

烟花爆竹火灾爆炸特点根据重多事故的综合,主要为先爆炸后燃烧,燃烧引起爆炸,燃烧爆炸交替进行,产生高温高压且波及范围大,会造成高温灼伤、强力冲击波、毒害气体等重多伤害、破坏。

装卸烟花爆竹要认真落实以下主要消防措施:一是加强领导,严格现场组织指挥。二是制定安全工作方案,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三是划定防火警戒区和安全线路,使装卸作业规范在一定的安全区域和路线上。四是尽量缩短作业流程,采取船到船、车船直取、集装箱储运,不在码头滞留堆放。五是加强吊装设备、器具和车辆的安检,留有充裕的安全荷载。六是现场所有作业人员要做到安全意识强,业务技术精,并持有效证件上岗。七是作业前要对场地彻底清洗,附近的靠泊船舶和作业与装卸作业现场保持足够的防火安全距离,作业过程中严禁可能产生明火、火花、高温等点火源的活动,要避开雷雨和高热天气。八是现场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并加强模拟实战性演练。

3.空载的易燃液货船爆炸危险性更大

油船及其他易燃液化品船舶所载的货物都具有较强的挥发性,而且绝大部分挥发气体或蒸气都比空气重,能够长时间在货舱内自由存留并在不同层面上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种爆炸混合物单元存量根据载货船吨位不同,小的几十立方米,大的数百立方米,更大的有数千立方米。这些爆炸混合物一旦遇到雷电、高温、静电放电和其他点火源作用就会发生猛烈爆炸,而且会形成爆炸—燃烧—爆炸—燃烧的连锁反应,货舱容积越大,爆炸威力就会越大,破坏力也随之聚增。鉴于以上情况,对于空载的易燃液货船舶要更加重视防火安全,强化每个环节的消防安全管理。在卸载过程中可采取惰气置换,充灌舱和水蒸汽、喷洒细水雾和抑爆药剂等,以尽量减少液货舱内爆炸混合气体的形成和留存,保持舱内的安全温度,在航行过程中要保持舱盖严密,防止外部新鲜空气进入。高温期间要加强舱面的喷水降温,以减少舱内余液挥发。加强舱内气体的动态检测以发现异常危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货物进行换装、货舱需要检修以及清舱、扫舱、洗舱作业时,要严格履行安全工作程序,彻底清除舱内爆炸性混合气体,并经专业测爆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相关的生产作业。要严格内部和外来的火源管理和控制,消除一切可能引发火灾爆炸因素。

4.整改火灾隐患,一定要“零容忍”

1986年9月18日,一艘近7 000总t的“阳泉”号进口货轮机舱发生大火,最终导致该船彻底报废,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何至如此?事出有因,养患为虎,招致灭顶之灾:事发3个月前的20多天内,该船相继发生2起同类型的火灾事故。5月23日,该轮航行在印度洋时,机舱1号辅机曾因冷却油管开关松动漏油,喷溅到排烟管上起火,由于发现及时,扑救有效,幸未酿成大火。时隔20天后的6月14日,该轮又因2号辅机冷却回油管接头松动,造成燃油外溢引发大火,经10艘消防救援船连续奋战近48 h,才将大火彻底扑灭。这2起火灾,仍没有引起船方和相关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没有认真总结教训以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没有通过彻底排查火灾隐患来落实整改措施,没有强化教育以努力提高船员的防火安全意识,没有进一步完善灭火预案加强演练,提高扑救火灾的应变能力,相关部门和领导也未能深入督促检查,及时消除存在的诸多隐患。一而再,再而三,事不过三,3个月后,该船机舱又发生大火,最终导致其彻底报废。前车之鉴,教训深刻。整改火灾隐患不能有丝毫的麻痹、侥幸、拖延和懈怠,要始终坚持“零容忍”。在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中要敢于揭露隐患、善于发现隐患,一旦发现隐患,就要引起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及时整改,确因条件限制,一时难以彻底整改的,也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5.防毒面具要重视保养消毒

防毒面具是用以保护人的呼吸器官免受外界有害烟雾和毒性气体危害的专用装具。按照有关规定和灭火救援实际需要,防毒面具在灭火实战单位以及从事石油化工危险品装卸作业、储存的码头、库区都必须配备到位,并加强日常的穿戴操作、保养等训练,以保证其在浓烟和毒气火场中,在处置有害货物发生跑冒泄漏等突发事件中发挥有效作用。防毒面具在火场中、日常训练中会不同程度受到污染以及部件磨损,如面具内残存有毒粉尘、气体、汗液、污水等,长时间叠置,面具胶皮会粘结煞折、老化、弹性强度衰减,阴雨季节和在湿度大的环境中,面具内会有不同程度的霉变生茵,这些都会直接影响防毒面具的正常佩带和安全使用。因此,平时要重视防毒面具的保养和消毒。一是要建立保养消毒的制度和标准,并将其纳入执勤备战和安保工作考核,使之形成制度化、常态化。二是防毒面具每次使用后要及时用水清洗、晾干、再用医用酒精消毒后,妥善放置。三是防毒面具放置位置或场所要通风良好,注意防高温、防潮湿。放置姿态应为自由式,避免相互叠加和重压。四是加强例行安全检查,背带、支撑架等强度是否符合要求,零部件是否完整牢固,面罩是否污渍泄漏,罐内气压是否满足要求,过滤剂是否有效,有无按规定保养、消毒、考核等。天道酬勤,做好了保养消毒工作,在处置突发事件和浓烟烈火中,防毒面具就会真正保护我们,保证顺利完成战斗任务。

猜你喜欢
烟花爆竹隐患高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高温季蔬菜要如此培“根”固本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全球高温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销售旺 安监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