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仙鹤草定眩方治疗梅尼埃病验案2则

2013-08-15 00:53张静婧
中国优生优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仙鹤草梅尼埃迷路

张静婧

(1.甘肃中医学院;2.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兰州 730000)

梅尼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改变,以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音听力损失、耳鸣和耳内胀满感为临床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耳蜗微循环障碍、内淋巴液平衡失调、免疫反应与自身免疫异常、膜迷路破裂、内分泌功能紊乱、病毒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

1 诊断

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及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2006年贵阳会议的标准,我国梅尼埃病诊断依据为:发作性旋转性眩晕2次或2次以上,每次持续20 min至数小时。常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平衡障碍。无意识丧失。波动性听力损失,早期多为低频听力损失,随病情进展听力损失逐渐加重。至少1次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出现听觉重振现象。伴有耳鸣和(或)耳胀满感。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迷路炎、前庭神经炎、药物中毒性眩晕、突发性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颅内占位性病变等。此病属于中医“眩晕”范畴,病机多虚实夹杂。

2 验案举例

笔者根据四诊所得,对本病进行辨病施治,获得满意疗效,兹举验案2则如下:

例1:高某某,女,44岁,干部,2009年11月21日初诊近2年来每发眩晕,前日晨起突然发作,自觉周围景物及自身旋转,目不能睁,且自觉胸中憋闷感强烈,进食即吐,左耳间断性耳鸣,如蝉叫声,以急诊收入本院。追问病史,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史,查床前心电图提示:窦性心率 心电图大致正常。初诊为梅尼埃综合症(急性发作期),经输50%高渗葡萄糖,镇静类药物治疗后,病情稍见好转,但午后再次发作,左耳鸣加重,并伴有听力下降,切脉滑数,望舌苔白腻。辨证为痰浊中阻型眩晕,治以燥湿健脾,化痰止眩。自拟方为:清半夏20 g,茯苓15 g,猪苓 15 g,白术 15 g,泽泻15 g,仙鹤草 60 g,天麻15 g,黄芩10 g,泽兰15 g,葛根10 g,竹茹10 g,甘草5 g,水煎分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7剂后,来我科复诊,诸症均减轻,继服14剂而痊愈,追访两年,未再复发。

例2:蜀某某,女,56岁,退休,2012年3月10日初诊。1年前出现头晕目眩,初发时只感头晕,呕吐,数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近2周,因其母病逝,心情不舒而逐渐加重,次数更渐频繁,曾在外院检查,诊断为“梅尼埃病”,服用西药配合针灸治疗10 d无好转。遂来我科就诊,自述昨日间断发作4次,发作时如坐舟车,天旋地转,耳鸣,不能转身,动则恶心、呕吐,眩晕更甚。伴口苦舌燥,晨起痰多。面色晦暗,舌质红苔黄,有腻苔,脉象沉弦细滑。查血压140/90 mmHg,眼震水平位(+)。辨证为肝阳上扰型眩晕,治以平肝熄风,除痰解郁。自拟方如下:羚羊角15 g(先煎),天麻15 g,黄芩15 g,夜交藤15 g,仙鹤草 60 g,茯苓 15 g,泽泻 10 g,龙胆草15 g,甘草6 g,水煎分服,日1剂,分2次服。服用7剂后,眩晕明显减轻,仍有恶心、呕吐感,原方续服5剂,口苦舌燥减轻,无恶心呕吐,眼震消失,复诊嘱其继服原方3剂,诸症已除。后随访半年未复发。

3 讨论

例1患者为痰湿阻滞,上扰清窍所致。方中清半夏,猪苓,泽泻燥湿利水化痰,茯苓,白术健脾燥湿,天麻熄风止眩,黄芩泄热,竹茹降逆止呕,此方重用仙鹤草。诸药对症,则眩晕症状可愈。例2患者为阴虚气郁,痰热上扰所致。方中羚羊角、天麻平肝潜阳熄风,黄芩,龙胆草清肝泄热,竹茹祛痰止呕,夜交藤以安神定志。仍重用仙鹤草。方药对症,则眩晕平矣。

西方医学中,梅尼埃病被定义为原发性膜迷路积水症,而将具有眩晕、耳鸣、听力下降或耳闷的征候群称为梅尼埃氏综合征(Meniere's syndrome)。在我国还没有关于梅尼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据北京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统计,该病占耳源性眩晕的61% ~64%[1]。关于病因病机目前均无统一的认识。而中医对该病的认识遵循传统的理论基础,证属“眩晕”范畴,且对病因病机认识颇详,历代对于此病有很多描述[2]。《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之胜,耳鸣头眩,愦愦欲吐。”还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清阳出上窍,支饮留于心膈,则上焦之气浊而不清,清阳不能走于头目,故其人苦冒眩也”;“髓海不足,则脑为之眩”等;《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证治汇补.卷之四》:“其状目暗耳鸣,如立舟车之上,起则欲倒。”等等俱是。这些既有肝阳化风上扰,痰饮实邪上泛所致,也有髓海不足、脑窍失养所致。东汉医圣张仲景亦力倡痰饮致眩之病因病机,并辨证施治给予泽泻汤化饮消水;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曰:“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眩》中更强调“无痰不作眩”,提出了“痰水致眩”学说。至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眩晕》中指出:“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痰、兼火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无虚不作眩”。所以,就病机而言,不外乎虚实两个方面:肾精亏虚,髓海失养所致者为虚证;而痰浊内停、上泛清阳,或肝阳化风,风阳上扰所致者为实证[3]。

在实践诊断中,西医往往利用现代技术指征、量表进行诊断。如纯音测听、耳蜗电图、前庭双温试验及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检查等。最后结合患者病情演变情况才能明确诊断,显然,这是一个较长的诊断过程,并且涉及多个标准:①典型的梅尼埃病,参照1997年中华医学会的诊断标准;②累及耳蜗,临床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眩晕或平衡障碍;③累及半规管,临床表现为旋转性眩晕,首发症状无耳鸣、听力下降;④累及前庭,临床主要表现为倾倒或平衡障碍,而无耳鸣、听力下降或眩晕[4-6]。而中医则通过望闻问切,观察病人身体状态,并根据医者经验知识进行分型判断,不做过多的解剖学分类。

在治疗手段上,目前西医学药物治疗思路只能以改善症状为主。如血管扩张剂,镇静剂、镇吐剂、脱水剂、维生素等[7]。再甚者进行化学迷路切除术,耳道压力治疗或手术治疗[8]。

中医治疗方法首先注重辨证分型。医者可对其分型治疗:如肝阳上亢型,治以平肝潜阳、清火熄风,予以天麻钩藤饮加减;痰浊中阻型,治以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上气不足型,治以补养气血、健脾安神,予以归脾汤加减;精髓不足型,治以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予以左归丸加减[3]。当然,也有基于理论的其他分型,故易做个体化对症治疗。张氏最早提出用仙鹤草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9]以来,各家纷纷探讨其机理。仙鹤草用于此病患者,疗效独特,见效快,无毒副作用。仙鹤草内含仙鹤草素(agimoninc)对于血管及平滑肌收缩作用,广泛用于各种出血之证。而此处用于治疗梅尼埃综合征应是由于其凝血气收神的作用,通过肝经控制肝阳和痰证。《百草镜》记载“下气活血,理百病,散痞满;跌打吐血,血崩,痢,肠风下血。”《植物名图考》记载“治风痰腰痛。”《伪药条辨》:“治瘰疬”,均有此据。本人自拟定眩方中大剂量使用仙鹤草,是因其小剂量为缩血管用于止血,而大剂量时,能扩张血管,缓解迷路血管痉挛,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并有消炎、抗菌之功效,故临床能迅速解除内耳迷路水肿,从而达到快速控制梅尼埃病临床症状之功效。中医治疗思路基于调节病人的身体状态达到平衡,更适用于该类影响日常生活的常见病。

[1]韩国胜.梅尼埃病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7,6(3):22-23.

[2]罗红阳.玄苓甘草汤治疗美尼尔氏病1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01):5.

[3]苑述刚,樊巧玲,阮时宝.梅尼埃病的中医研究述评[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1):2297-2298.

[4]吴子明,张素珍,刘兴健,等.老年梅尼埃病(附13例报告)[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2(13):585-586.

[5]郭亿莲,卢标清,孙一帆,等.甘油试验和耳蜗电图在梅尼埃病中医证型中的意义[J].广东医学,2010,31(13):1757-1759.

[6]吴子明,张索珍,周 娜,等.梅尼埃病首发症状的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13(11):772-773.

[7]吴文荣,武建国,刘占全.中医药治疗美尼尔氏病45例[J].内蒙古中医药,2007,(02):8.

[8]零兴勤.梅尼埃病治疗研究进展[J].内科,2011,6(2):157-159.

[9]张常春.仙鹤草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J].新中医,1974,(4):22.

猜你喜欢
仙鹤草梅尼埃迷路
仙鹤草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梅尼埃病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分析
5问梅尼埃
仙鹤草主要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和梅尼埃病眼源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的差异性研究
重用仙鹤草治眩晕
梅尼埃病的发病机制及病因研究进展
迷路
愿你迷路到我身旁(一)
仙鹤草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