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返神经显露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96例

2013-08-15 00:51杨学堂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3期
关键词:普通外科交叉气管

杨学堂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的一个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 0.3 ~ 0.94%[1,2],对于术中如何防备喉返神经的损伤,还存在一定的争议[3]。笔者回顾96例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显露方法,预防喉返神经损伤效果可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患者中,男35例,女61例;年龄17~52岁。单侧甲状腺腺瘤或囊肿68例、双侧甲状腺瘤或囊肿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5例。行双侧部分切除11例,单侧全切85例。

1.2 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颈丛阻滞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常规显露甲状腺后,先处理上极,断甲状腺悬韧带,注意保护喉上神经,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脉后,将腺体牵向对侧,显露甲状腺侧叶背面,处理甲状腺中静脉,推开甲状旁腺于气管食管沟内寻找喉返神经,注意保护甲状旁腺,喉返神经一般在甲状腺下极背面,与甲状腺下动脉交叉,稍加分离一般可找到,向上追踪暴露全程,直到入喉,向下至远离甲状腺下极,即可避开喉返神经切除腺体。

2 结果

96例患者术后均无呼吸困难及窒息发生,3例术后轻微声嘶,约15~30 d声嘶症状消失,查喉镜声带功能正常,疗效满意。

3 讨论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预防和减轻喉返神经的损伤有重要意义[4]。笔者近年来行甲状腺手术常规暴露喉返神经,效果很好。笔者体会是:①首先熟悉颈部解剖,尤其是甲状腺周围解剖。②甲状腺外科被膜很薄,无需勉强剥离,但到关键处一定要分离外科被膜,确保在外科被膜内结扎血管,避免损伤神经及甲状旁腺。③甲状腺悬韧带是甲状腺外科被膜增厚并固定于气管上,位于甲状腺上级内侧,切断时一定要靠近甲状腺,避免损伤喉上神经。④甲状腺上血管分前后两组,分离甲状腺上极时不要结扎一组血管后就强行牵拉,一旦甲状腺背面一组血管牵拉撕破,止血很困难。⑤甲状腺中静脉有时缺如。⑥熟悉喉返神经的走形及周围组织关系,正确寻找辨认喉返神经是防止损伤的关键,甲状腺中下1/3处背侧喉返神经多与甲状腺下动脉交织,该部视野清晰软组织疏松,神经走向固定,笔者是切断甲状腺中静脉后,即向下在气管食管沟内分离,甲状腺下动脉位于此处,看到甲状腺下动脉后向内侧稍加分离,即可看到于甲状腺交叉走形的喉返神经。神经色白约0.1~0.2 cm较易辨认。⑦喉返神经有0.5%~1.0%的先天性解剖畸形,即直接发自颈部的喉返神经,称为“喉不返神经”。⑧术中细心操作,避免不必要的出血。不可盲目钳夹组织,特别是喉返神经入喉平面与甲状腺下动脉周围,小心解剖仔细止血,保持术野清晰,并不要使用电刀,同时要保持喉返神经的血供,寻找喉返神经时要从外侧向内侧进行,因为喉返神经血供是由神经内侧进入神经外膜。⑨气管食管沟与喉返神经关系相对稳定,左右喉返神经在颈部走向略有不同,左侧喉返神经紧贴气管食管沟垂直上行,神经多位于甲状腺下动脉后方与之交叉,而右侧喉返神经位于气管食管沟前方偏外,斜向上方。⑩行走于气管与甲状腺下动脉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位置浅表,多行于动脉前方与之交叉。一般喉返神经直行于气管食管及其外侧0.2~1.0 cm层面内[4]。此处喉返神经分支少,血管网少,在此处找到喉返神经后向上、下显露。手术操作简便,损伤风险小。回顾笔者行96例显露喉返神经切除甲状腺手术,体会到甲状腺手术主动暴露喉返神经是避免损伤的最好方法,只要术中严格操作,手术安全且术后很少发生并发症。

[1]李建强,刘奇华,唐自强,甲状腺切除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意义.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9,8(2):210-213.

[2]Aburahma AF,Choueiri MA,Carnial and cervical nerve injurys after repeat carotid endarterctomy.J Vasc Surg,2000,32(4):649-654.

[3]张社芹,易文君,李志群,等.喉返神经显露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中的意义.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9,18(5):484.

[4]张诚华,姚清勇,董少良,等.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原因分析.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0,9(6):564-565.

猜你喜欢
普通外科交叉气管
敬请关注《中国普通外科杂志》官方微信平台
敬请关注《中国普通外科杂志》官方微信平台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普通外科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敬请关注《中国普通外科杂志》官方微信平台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