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症64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08-15 00:51马权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3期
关键词:致病菌体位支气管

马权

支气管扩张症多数为获得性,主要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少数为先天性或遗传性。常发生在直径大于2 mm的中等支气管,可局限于一个肺段或肺叶,也可弥漫性分布,累及一侧肺或双侧肺的多个肺叶[1]。临床症状为慢性咳嗽、咳脓性痰和反复咯血。选取临床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64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共收治支气管扩张患者64例,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23~79岁,平均52岁;病情严重或继发感染时,病侧背下部可闻及较粗的湿啰音;结核引起的支气管扩张多见于肩胛间区,咳嗽时可闻及干、湿啰音。慢性重症者可伴有杵状指、趾。

1.2 方法 清除痰液引流支气管的开口朝下,以利于痰液排入大气道而咳出,对于痰量多、不易咳出者尤其重要。

2 结果

在第2~3天肺功能即有明显改善,住院天数10~28 d,平均17.5 d,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症的起病,往往可追溯到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的病史,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慢性鼻窦炎或家族性免疫缺陷病史。以后常有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典型的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2]。痰量在体位改变时,如起床时或就寝后最多,每日可达100~400 ml。咳痰通畅时患者自感轻松;若痰不能咳出,则感胸闷不适,全身症状即趋明显。痰液呈黄绿色脓样,若有厌氧菌混合感染,则有臭味。收集全日痰液静置于玻璃瓶中,数小时后分离为三层:上层为泡沫下悬脓性成分,中层为浑浊黏液,下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若有反复继发感染,可引起全身毒性症状,如发热、盗汗、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等。

在大多数支扩患者,感染是气道病理性损害的初始原因,也是导致病程持久和加剧的原因。控制感染:根据病情轻重,可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一种或两种不同种类的抗生素治疗。就呼吸道感染而言,肌内注射抗生素治疗,效果多不满意。支气管扩张合并的支气管-肺感染绝大多数为慢性、反复的感染,致病菌复杂,通常同时存在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以及厌氧菌感染。在治疗支气管扩张时。对抗生素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患者肺中分离的致病菌(最好经纤支镜保护刷下取分泌物培养出的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试验),另一方面尚取决于该抗生素能否在肺组织达到有效的浓度。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所分离的最常见的微生物包括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链球菌。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Amoxicillin)是最常见被推荐作为经验性治疗的抗生素。复方磺胺、红霉素或新一代的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及第二代的头抱菌素是其他的可接受的选择。剂量应较常规剂量更大些。这部分原因是由于抗生素难于在痰中达到合适的浓度之故,在使用阿莫西林并试图清除流感嗜血杆菌时尤为如此。抗生素应用至体温降至正常,痰液明显减少后1周左右,可考虑停药。缓解期一般不需采用抗生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支气管扩张患者慢性反复感染,可能产生细菌生物被膜而使感染难以控制,加用小剂量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常可收到良好的疗效。抗生素治疗过程中,疗效的好坏,可以从痰色、痰量、痰中带血的多少以及痰的气味反映出来。一般而言,痰液由黄黏转稀白、痰量减少、出血停止,说明抗生素治疗有效。反之,则应考虑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体位引流能促进脓痰排出。病变在下叶时最适用的引流法是使患者俯卧,前胸靠近床沿,两手撑地,头向下,进行深呼吸和咳痰,有人帮助拍背震动效果更好。若病变在上叶,则采用坐位或其他适当的姿势,以利引流。为增强排痰效果,体位引流前可吸入β2受体兴奋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以扩张支气管,便于引流。体位引流时,要着重观察痰量的变化,同时需注意患者的面色和脉搏,如有苍白、冷汗、脉搏细速等虚脱征象,应暂停体位引流。

支气管扩张属结构性肺病,由于引流不畅等因素,容易反复感染。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适当进行并坚持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能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延缓疾病的进展。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适当选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对预防感染可起一定作用。相当部分支气管扩张患者合并有慢性副鼻窦炎、慢性牙龈炎、慢性扁桃体炎、齿槽溢脓等慢性病灶,脓液流入支气管,造成支气管感染而产生支气管病理性破坏。根治这些慢性病灶,有助于控制支气管扩张症状和减少复发。

[1]陈灏珠.内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041.

[2]刘昌起.呼吸疾病治疗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5.

猜你喜欢
致病菌体位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分析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急性盆腔炎的致病菌分析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