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亟待规范化

2013-08-15 00:51孙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3期
关键词:皮试试液头孢菌素

孙冉

目前在医疗单位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存在相当大的随意性。有些医院不做皮试,有的医院用头孢唑啉纳作为所有头孢类药物的皮试药物;亦有许多医院用原药做皮试。还有些医院有的科室做皮试;有的科室不做皮试;另有的科室对部分头孢药物做皮试。使用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规定,而且皮试液的浓度也各人不一,给临床应用带来安全隐患,为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医护人员迫切需求有个统一规定。

1 中国药典和药品说明书没有头孢皮试的规定

中国药典是由药典委员会审议通过,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颁布的,具有的法律地位。同时,药品说明书是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备案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是临床医务工作者、患者用药的基本依据。药典和说明书中没有要求皮试的,可以不做;而明确要求进行皮试的,必须进行。中国药典2005年版《临床用药须知》规定青霉素类在使用前必须做皮试,对头孢菌素类无明确规定必须做皮试,同时说明:对青霉素过敏患者应根据病情权衡利弊使用头孢菌类药物。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可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即青霉素过敏患者原则上仍然可以使用头孢类药物,对此时所用头孢药物也无皮试的要求[1]。在药品说明书中,同样明确规定青霉素类药物做皮试,仅有部分头孢药物注明在使用前需做皮试。

2 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发生机制

头孢菌素以7氨基头霉烷酸(7-ACA)为母核,含有R1、R2两个活性取代基,当头孢菌素碱水解或胺解时最终产物都是以侧链R1为主的衍生物,因此可以认为R1的结构对过敏反应的专属性将起着重要作用,而母核及侧链R2侧链并不起任何作用。也就是说各种头孢菌素中侧链R1可能成为过敏反应的主要抗原决定簇,这一点已被许多实验室所证明。头孢菌素引起的过敏反应,必须具有抗原性,但其本身及其降解产物皆系单价半抗原,并不引起过敏反应,只有当其与蛋白或多肽等大分子载体结合成多价抗原时才有抗原性。但由于头孢菌素本身能够聚合成类高分子的杂质,其高分子聚合资质是主要过敏源,它与蛋白质、多肽等高分子载体结合成完全抗原或本身聚合成多价半抗原后,诱发过敏反应。

青霉噻唑基为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基本物质,头孢菌素不同于青霉素,以R1侧链为主的各衍生物在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各种头孢菌素类药物与青霉素之间无共同的抗原决定簇,使得头孢菌素类药物和青霉素之间无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

此外,头孢菌素类引发过敏的机制除了药物本身的结构外,还与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蛋白及其聚合物有关。因此,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以及不同厂家生产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致敏性也不完全相同,所有做皮肤过敏试验亦应以拟用药物配制。

3 头孢类药物皮试液的配制

不论以何种头孢药物配制皮试液,其皮试方法、皮试结果的判断都是参照了青霉素的皮试方法。有不少医药学专著和一些医药学杂志介绍了头孢类药物皮试液的浓度和配制方法,从300~500 μg/ml不等。如陈新谦等编著的《新编药物学.(第 15 版)注射皮试液参考浓度为 300 μg/ml[2];贾公孚等主编的《药物毒副反应防治手册》中皮试液的浓度为300 μg/ml[3];李家泰主编的《临床药理学》(第 2 版)中皮试液浓度为500 μg/ml[4];贾博琦等主编的《现代临床实用药物手册》中皮试液浓度为500 μg/ml[5];胡晋红主编的《临床药师手册》中皮试液浓度为500?g/ml[6]。因为头孢菌素的致敏性弱于青霉素,皮试药量不宜太少,以500 μg/ml采用的单位较多。其配制方法如下:①取拟用药物1支(0.5 g)头孢菌素类药物十氯化钠注射液10 ml溶解→得50 mg/ml溶液(A液)。②取A液0.1 ml十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 ml→得5 mg/ml溶液(B液)。③取B液0.1 ml十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 ml→得0.5 mg/ml溶液(C液)。应注意每次稀释前均须摇匀,皮试液应现配现用。④取C液0.1 ml(0.5 mg/ml),注入皮内,20 min观察实验结果。

4 讨论

4.1 过敏反应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的过敏性体质密切相关。这是一种特异性反应,每个机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与机体的致敏状态、病理状态以及合并用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建议药典应明确规定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必须做皮试,注明皮试液的浓度。

4.2 头孢菌素类药物主要过敏源为高分子聚合杂质,不同厂家的生产工艺不同,质量不同,致敏性不同,《美国药典》(第22版)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高聚化合物杂质进行控制,无需做皮试,因此我们生产企业应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控制高聚化合物杂质,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4.3 建议药厂规范药品说明书,在注意事项应注明用前必须做皮肤试验,对过敏体质或曾对青霉素过敏者(非过敏性休克)要严密观察,并备有急救措施,确保患者安全用药安全。

4.4 首次口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在用前做皮试,张晓兵等报导,口服头孢苄致过敏性休克,BP至86/38 mm Hg;虽较少见,但我们应慎重,严格掌握适应证,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头孢菌素类药物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亦应在用前做皮试,方法同头孢菌素类药物。

4.5 尽量减少药物相互配伍,配制环境清洁,静脉滴注速度适中,药品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尽量低温、避光、干燥,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头孢菌素类药物由于抗菌作用强,毒副作用低,是临床用量最大的抗菌药物,过敏反应液逐渐增多,因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为预防过敏发生,确保用药安全,我们医务工作者希望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对头孢药物是否要皮试做明确规定,使医护人员有据可依,有法可循。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0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72-500.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7.

[3] 贾公孚,李涛,许莉.药物毒副反应防治手册.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81.

[4] 李家泰.临床药理学.第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27.

[5] 贾博琦,鲁云兰.现代临床使用药物手册.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03.

[6] 胡晋红.临床药师手册.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4:438.

猜你喜欢
皮试试液头孢菌素
PCR仪温度过冲特性有限元仿真研究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我院头孢菌素皮试情况及经济学分析
药物皮试知多少
头孢菌素给药前有必要常规皮试吗?
药物皮试知多少
头孢菌素,代数越高不一定越好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皮试液集中配置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急诊皮试告知单的设计与应用
水泥试样三氧化二铁的测定(基准法)中如何快速准确地调节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