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教育之管见※

2013-08-15 00:44周路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人文医学道德

周路红

(山西中医学院,太原030024)

医学人文教育之管见※

周路红

(山西中医学院,太原030024)

“大医”一词最早见于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是指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的医生。在中国古代,深受儒家思想浸润的医生,其行为表现了儒家仁爱思想的崇高精神;中医学被称为“仁学”,医生被称做“仁医”。以史为鉴,当代医学人文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人格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要着重人文情怀与职业操守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医;医学人文教育;道德修养

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代的不断重提,既缘于经济发展后人文关怀的兴起,又有教育体系自我改革和自我完善的动因[1]。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的核心是先进的价值观。人文教育是人文学科的教育,同时也是文化教育,包括道德素质教育。当前,医学院校开展医学人文教育,通过教授学生人文知识,培养全面人格;加强学生道德素质的培育,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处理好日益紧张的的医患关系也是题中之义。如何更好地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纵览我国古代医学发展史上的仁医大医,我们也许能从他们身上获得一些启发。

1 古代大医的基本道德修养

自古以来,医学就一直被认为是最具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医生是最具人道精神的职业。古代“仁医”、“大医”的层出不穷,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商周时期,周公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敬天爱民”的思想,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时期。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思想,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对人要温、良、恭、俭、让。孟子继承孔子的“仁爱”思想,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汉代以后,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仁者爱人”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创造了一个有利于社会和谐、融洽、互济的价值系统。

同时,孔子提出了仁和礼的伦理道德观念,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种,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西汉董仲舒进一步概括为“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从此,“三纲五常”成为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五常”做为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道德标准,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素养。孔子主张做人要诚信无欺,把“信”作为人的立身之本,将其看成社会关系中一种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信”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理想人格之一。诚信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精神纽带,讲究诚信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人道理[2]。

历史上,很多医生都是饱读经书的读书人,其中不乏进士、举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兼通书经”,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被誉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可谓学富五车,他编撰《本草纲目》时,参考的书籍多达八百多种。古代医家在儒家文化思想的浸润下,其思想意识中的仁爱思想根深蒂固,成为其为人处世的规范;并且读书人奉行“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的原则,非常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完善。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古代“仁医”、“大医”层出不穷。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一文中提出,作为医生的基本道德修养就是对待病人必须“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贫富贵贱”,“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医生面对病人的痛苦若是漠不关心,表现出“安然欢娱,傲然自得”的举止,则被认为是这样极不人道的做法。医生的博爱悲悯情怀成为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起和谐良好关系的前提。历代名医大医对待病人宽厚仁爱,像爱护亲人一样爱护病人,全身心地投入,对病人给予最大地关注。金元四大家中温补派代表人物李杲一生品行高贵,为人忠信笃敬,同情疾苦,看到疫疠流行,伤人无数的惨状,“君独恻然於心,废寝食,循流讨源,察标求本,制一方,与服之,乃效。特寿之于木,刻揭于耳目聚集之地,用之者无不效”(《医史》卷五)。所以明末清初医学家喻昌说:“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可见,儒家笃厚深重的仁爱思想是古代大医的灵魂。

2 古代大医的价值观

当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当代医生与古代医生所处的时代也非同日而语。然而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医生同病人之间面临着“义与利”的选择,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孔子重义轻利,曾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吾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反对不讲道德而获得富贵。在利益和道德的关系上,孟子提出义利并重、以义待利、崇义尚道的思想学说。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在封建社会基本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古代医生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遵循着儒家的价值观念,表现出“见利思义”的高尚人格。在医患之间,很好的处理了“义利关系”这个问题。北宋医王庞安时对“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亲视饘粥、药物,必愈而后遣;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活人无数”[3]。元代医学家朱震亨看到一守寡独居的老妇人身患麻风病,心有不忍,“翁见之恻然……即自具药疗之”[3],亲自备办药物为老妇治愈疾病。清代著名医学家叶桂对“以患难相告者,倾囊助之,无所顾藉”[3]。对于贫穷及没有能力的病人,他们都能给予病人最大的关怀爱护,尽其所有的对待病人。正是有无数像庞安时、朱震亨、叶桂这样的名医大医,古代社会的医生才拥有了“仁医”这样的声誉。

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与文化观念都在发生巨变。尽管医学界中优秀的医生层出不穷,然而,由于经济利益驱使,有些人对于金钱利益的追逐也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个别人既无道德自律,也无法律的约束,游离于道德与法律之外;既无人格尊严,也无诚信可言;人与人之间缺少基本的信任与关爱,从而造成了医患之间的不信任,出现紧张对立情绪;甚至于发生医生被患者砍死砍伤的极端事件。这些事件的屡屡发生,个中原因,也许复杂,但医生收受药品回扣、病人红包的行为早已饱受诟病。个别医生对病人缺少应有的仁爱,甚至漠视病人的痛苦。学医不再全是为了服务人类,而是为了多赚钱,这样既偏离了医学的本意,也违背医生“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3]的古训。正所谓“利出私情害万端,义循天理乐而安”(宋陈普《孟子·义利》)。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指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从公民个人到国家社会层面上,对道德提升、诚信构筑的需求和呼唤。医生的职业决定了医生应有区别于普通人的道德素质,理应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严格的职业操守,以服务人类和公众利益为目的学医[4],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因此,当代医学人文教育要在学习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文明礼仪、政治理论、历史哲学,培养全面人格的同时,必须加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育,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具备诚信、自律、敬畏、慈悲、宽恕、助人、正义、勇敢的精神品质。[1]只有具备了内在的仁爱之心,才能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出现恪守职业道德无私忘我的医生。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人们期待的相互尊敬、平等相待、文明和谐的医患关系也会成为常态。

[1]马明华,涂争鸣.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3-9.

[2]秦晓波.儒家伦理思想与公民道德建设[M].人民日报,2004-06-15(8).

[3]段逸山,孙文钟.实用医古文[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8-111.

[4]钱益民.颜福庆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60-200.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5.056

1672-2779(2013)-05-0085-02

王志华

2013-02-19)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No:2012041061-0525]

猜你喜欢
人文医学道德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