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丛报》的自由思想的基本特点

2013-08-15 00:50周福振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进化论新民自由主义

周福振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江西 南昌 330003)

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抽掉了自由就抽掉了自由主义者的灵魂。但是,对于自由一词,即使自由主义者也不能下一个标准的概念。英国思想家伯林指出,自由的概念有两百多种,“它同幸福与善,自然与实在一样,是一个意义漏洞百出,以致于没有任何解释能够站得住脚的词”。[1]189梁启超也认为自由的概念非常复杂,说,“罄南山之竹,不能尽其词”。[2]237自由的兴起促进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勃兴,促进了西方近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中国之文明开化,既历五千年,而中国人至今犹茫然不知自由是何意味”。[3]11《新民丛报》学人积极宣传自由的意图就在于他们看到了自由在开近世之新世纪方面功不可没,从而向中国人解释何为真正的自由以及如何实现自由的问题。

一、自由是进化的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世界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但是达尔文讲的是生物界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道理,后来赫胥黎将它应用于人类社会。严复传播给国人的进化论是赫胥黎修正后的进化论。中国新知识分子多受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的影响,认为社会必然向前发展与进步,而当他们把进化论与自由联系在一起时,进化论成了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一个理论基础。《新民丛报》学人是自由进化论的宣扬者。

关于自由进化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截然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是西方思想家的解释,经由《新民丛报》学人传入中国,如黑智儿(Hegel,今译黑格尔,1770-1831)的自由四段论。第二种是《新民丛报》学人在理解西方自由思想基础上的阐发。这种自由进化论对中国新知识分子影响甚大,成了后来梁启超等人反对个人自由的一个理论基础。

马君武在《新民丛报》上介绍了黑智儿的自由四段论。马君武虽然是坚定的革命者,但他在20世纪刚开始几年内,仍与梁启超等人关系异常密切,反映了改良知识分子与革命知识分子分裂前的一种合作状态。马君武曾专门到新加坡去拜访康有为,还参与过康有为组织的“广西勤王事件”。事件失败后,流亡到日本,并结识了梁启超。他非常赞同梁启超的先开民智、后建新国家的主张,所以对梁启超非常钦佩,竟把梁启超比作西方的卢梭。[4]399马君武也被聘为《新民丛报》撰稿员、主笔,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大量文章来附合梁的新民思想,从而声名大震。他很可能会成为改良政坛上的一颗新星,但当他通过宫崎民藏结识孙中山后,认为“康梁过去人物,孙公则未来人物”,[5]130因而转向了革命。

黑智儿的自由进化论主要体现在他的名著《历史哲学》中,在这本被马君武称为“黑氏全集中最有味之书”中,黑智儿把自由分为四个时期:(1)东方古国发达之期,不知有自由,不知有人权,惟知尊君主;(2)希腊发达之期,知有自由,但是不知人人皆有自由之理,惟其国人之数分可有自由;(3)罗马发达之期,政治机关与个人自由,并发达而不相合;(4)条顿人种发达之期,一切人皆有自由。[6]20黑智儿的自由进化论,基本上是按照获得自由人数的多少而分。后来,新自由主义者杜威用一句话表示了黑智儿的思想,即“历史的运动是从只有一人自由的东方世界的专制国家向一切人都自由的西方世界中开始于德意志的时代前进的”。[7]19人人都应获得自由,包括奴隶在内,这是《新民丛报》学人所积极支持而无所变更的。

梁启超没有采用黑智儿的自由进化论,却根据不同时期争取自由的侧重点,把自由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宗教自由——政治自由——民族自由——生计自由。[8]3-4梁启超以此来确定,现阶段社会正处于争生计自由的时代,也就是经济自由时代。但是梁启超又认为中国不存在劳工问题,所以中国现在迫切需要的不是经济自由,而是政治自由和民族自由。在这里,梁启超没有按自由进化论来分析中国问题,但他的另一个分段却直接影响了他。

梁启超根据人类文明的进化把自由分为野蛮自由与文明自由:野蛮自由——野蛮专制——文明自由。[9]43如果再把梁启超的开明专制加入,可以分为四段:野蛮自由——野蛮专制——开明专制——文明自由。梁启超由于一直没有把握住西方自由主义的精髓,或者是把握住了这种精髓而故意把人们的自由引到国家自由上去,从而把个人自由等同于野蛮自由,把团体自由等同于文明自由,这为梁启超抛弃个人自由,提倡团体自由提供了依据。

当《新民丛报》学人积极争取自由之时,很多人都看到了西方列强从民族主义时代过渡到民族帝国主义时代,从而认为西方国家普遍采用了干涉主义,这又加深了《新民丛报》学人对自由理解的模糊性。吴仲遥看到了19世纪英国思潮的三次变化,认为初期是布拉柯士敦的乐天主义及耶尔登的保守主义,中期为边沁的个人主义及自由主义,末期为共同主义及国家干涉主义,从而指出干涉主义之效力,所及之范围至为伟大,所及于政治上之效力又有目共睹,因而他提醒中国人说,“英国关于政府之职务之思潮之变迁之实不可不深长念”。[10]83

达尔文的进化论由于坚持进步的信念,有利于一些自由主义者反对神学,进而宣扬个人主义,因而进化论在西方受到自由主义的欢迎,并大大巩固了西方自由主义的理论,罗素在这种意义上称达尔文是一个自由主义者。[11]272-273但是,进化论为中国自由主义提供理论基础的同时,却又为中国一些新知识分子放弃自由提供的思想来源。刘军宁说这是“自由主义在中国之厄运的最大凶兆”,有一定的道理。[12]295这主要是他们不是把进化论应用于个人,而是应用于民族而导致的结果。

既然自由是进化的,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由专制进入自由,但是当《新民丛报》学人认识到20世纪是各国采取干涉主义的世纪的时候,当他们想采用这种最新学说的时候,他们也就不会在乎中国有没有经过一个自由主义的阶段了。这样,作为19世纪代表的孟德斯鸠、卢梭的自由主义时代也必然会被20世纪的干涉主义时代所淘汰。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为中国新知识分子将自由主义与社会达尔文主义杂糅在一起开了一个头,在促进了自由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同时,也为一些中国新知识分子在认识自由主义模糊不清的情况下逐渐质疑乃至放弃自由主义提供潜在理论基础。

二、自由非自然发生

统治者不会自动把自由送给被统治者。自由是被统治者与统治者长期斗争的结果。英国人经常自夸其自由权是自然发生的,但任何人都知道英国人的自由从1215年《自由大宪章》的确立到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已经花了474年。正像梁启超所说,“国非经百数十年之呻之呓之哭以达之,掷百千万人之汗之涙之血以易之,而英国其亦安能免?”,[9]43“英国人之自由权岂无故厚之,而使雍容和平得以自致者耶”,“享自由祖国之名誉而莫与京者,彼其人人知天赋权利为神圣不可犯,苟有犯者虽雷霆霹雳盘旋顶上而必悍然毅然抗之而不疑”。[9]46因此,在梁启超看来,英国二百余年前憔悴呻吟于虐政,与中国数千年历史之怪影无异。

麦孟华与梁启超有同样的认识。他也说,“英人之民权虽发生于建国之初,然句萌方茁其权利尚在暧昧之中,经《大宪章》之搏激,其植根稍稍固矣,然焦陀王朝以来,疾风暴雨所凌荡,繁霜严雹所摧残,森林中之自由且将摇拔脱,非英人出死力以争之,溅颈血以护之,则自由之祖国安在?其能异于十九世纪前之欧陆诸邦,然则英人宪政之完成,非英人独有天幸,不过英人勇于竞争,能以多数之强者压服少数之强者,张其权力,以确保其权利”。[13]30

我们普遍意义上所称的英国的自由秩序是自发生成的,并不是说英国人没有经过抛头颅、洒热血,而是说英国相对他国而言自由秩序来得较为自然。梁启超和麦孟华反对英国人的自由权自然发生之说,也并非不正确,况且这有他们的目的。他们认为英国以前的专制与中国大陆无异,是想指出中国人只要经过努力奋斗,努力拼搏,自然也会得到自由。麦孟华说,“今吾人日钦羡英人之权利,而不用英人之劳力,首企足日冀在上者之割权分赐,彼其志弱才短,骨脆力怯,虽与以英之宪法而亦不能綦月守”。[14]22

梁启超和麦孟华的这些看法,都是在告诉中国人不要徒羡慕英国人的自由,更重要的是自己努力去争取这种自由。然而,《新民丛报》学人只是看到了自由是英国人努力争取的结果,他们没有看到英国的暴动或是革命并没有打断传统,自由是在传统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是其他国家(除了少数国家外,如美国)所无法比拟的。如果讲去努力争取自由,更应该吸取法国的自由主义,但是他们对法国革命造成的社会动荡感到心惊胆战,只好去向英国寻找自由。

自由是强力与强力竞争的结果,政府也不会自己送自由过来,这的确是颠簸不破的真理。《新民丛报》学人讲自由非自然发生,目的在于鼓舞人民追求自由的勇气。但是,仅仅有勇气是不够的,用自由去打破专制的圈限不是一件极容易的事,专制的势力一向可以把人民的自由圈禁得住,就连自己一个人带来的根性也常被一种急功名见小利的魔障牵引出许多阻力,因此在长期专制的国家中争取自由非常困难。[15]94《新民丛报》学人在争取自由问题上,常常受挫的原因也正在此。

三、英国人的自由精神值得学习

现代社会所提倡所颂扬的一句名言就是人人要有自由精神。但是,你如果问他何谓自由精神,很少有人能说得清道得明。穆勒曾经在与前进精神或进步精神的比较中得出自由精神的独特含义。穆勒指出,习俗的专制在任何地方对于人类的前进都是一个持久的障碍,而那种要胜过习俗的趋向,根据各种情况,可以叫自由精神,或叫前进精神、进步精神。进步精神并不总等于自由精神,因为进步精神会企图以进步之事强加于并不情愿的人民;自由精神要抵抗这种企图,也会与反对进步者局部地和暂时地联合起来。然而,进步的唯一可靠而永久的源泉还是自由,因为一有自由,有多少个人就可能有多少独立的进步中心。穆勒从而得出结论,说一族人民会在一定长的时期里前进一段而随后停止下来,这段时期是在不复保有个性的时候。[16]83-84穆勒在对自由精神的理解上,说出了中国在古代有强大的文明,而近代却落在了西方的后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新民丛报》学人在观察英国人的自由时,认为英国人的自由精神就是独立、自治。

《新民丛报》学人都极其重视英国的自由。罗普把英国称为“自由之祖”。[17]43梁启超认为英国是世界上“最自由之国”,[18]94盎格鲁撒逊人种是“今日地球上最荣誉之民族”,“贵自由,重独立”。[19]68《新民丛报》上发表的《英人之特性》一文中指出,英国人从小儿之时就“专养其独立之气象,以示自治之精神”,英国国中自由思想“极发达”。[20]216-217

对英国人为什么会如此自由?《新民丛报》中的一些人把此归于人种的国民性问题。这一方面来源于他们对一些文章的译述,也就是说受到外国人影响的结果,一方面来源于他们对中西各人种的比较分析。

鲁庵译的《杂俎·英人之特性》、遇虎译述的日本文学士下田次郎的《英国民之特性》都专门阐述英国人的国民性问题,以供中国人之参考。

首先,英国国民自由的原因主要在于英国国民最富有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表现在:英国国民不唯人是听,不依赖父母,不依赖政府,而是靠自己的力量以求自立,坚持独立主义。正是由于英国国民的这种独立性,才导致英国人能雄飞于今日,骎骎然为全世界之主人翁。

其次,英国国民有言论自由权,就是反对政府,也决无妨碍,至于肆意攻击辩论,而意见不合,则各行其是,无所干涉,也不至发生暴乱,因而英国国中无政治上之暗杀。要而言之,英国国中舆论制裁力强大,根本无需暗杀。

再次,英国各阶级能安然于秩序。英国一方面自由方达,另一方面则存在不同的阶级,但他们秩序井然,劳动者之子孙忠于所事,贵族尽力殖产兴业,鸿沟界线划然不紊。

最后,英国国民自由,但又是保守、实用的民族。英国国民都要学习一门有用的技艺,并且强于忍耐力,其力所至,则勇然为之。叶马孙尝说英人是保守的国民,又是爱赀产、爱贵族、爱自由的国民,正是一语中的。[21]94-100

梁启超还从英国人种与他国人种的国民性方面分析了各民族自由精神的不同,从而指出英国人种最为优秀。在梁启超看来,条顿人优于其他白种人,因为条顿人政治能力甚强,非他族所能及:(1)希腊人及斯拉夫人,虽能立地方自治之制,而不能扩充之,因此希腊人一轭于罗马,再轭于土耳其,三轭于条顿人,数千年不见天日,而斯拉夫人犹呻吟于专制恣暴政体之下;(2)迦特民族,罗马一统前之郜儿人,及现在之爱尔兰人与苏格兰之高地人,虽勇敢之气冠绝一时,而政治思想薄弱,惟知崇拜一二膂力之英雄,国民不能独立团结,能建无数之小军国,而无统一之道,能创大宗教,而不能成大国家;(3)只有条顿人,在日耳曼森林中为一蛮族时,个人强立自由之气概传诸子孙而不失,既能组织民族的国家,创代议制度,使人民皆得参预政权,集人民之意以为公意,合人民之权以为国权,又能定团体与个人之权限,定中央政府与地方自治之权限,各不相侵。梁启超又比较了条顿种族后,认为盎格鲁撒逊人独立自助之风最盛,所以又优于其他条顿人。[22]5-6

梁启超认为英国人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种,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树立了一个参照系,这也表明了人的一种本性,即学习就要学习最好的。梁启超进而把英国人的精神与中国人的精神进行比较,指出中国人应该学习英国人独立自主的精神。梁启超认为盎格鲁撒逊人种,皆有强矫自助之风,幼年童稚时,在家庭学校中,父母教师皆不视为附属之物,务使活泼自由,不依赖他人而可自立,因而他们自助精神最强,在外则不倚赖政府,殖民于他国亦不倚赖母国,一蹑足于新地,虽百数十人即可自成团体,隐然创立第二故乡,但是中国人竞私利则知有我而不知有人,任公事则知有人而不知有我,举一国自上至下之思想,举一人自幼至老之生涯,无不奉一倚赖主义,在家庭倚赖父老,在地方倚赖政府,在朝廷倚赖君上,名虽四万万人,实无一人能自负责任,人人互相倚赖,终至无一可倚可赖之人,如群盲相扶于道途,众跛牵仆于山谷,因此中国人以倚赖始以服从终。[23]3-5于是,梁启超不得不感慨,“欲造成自由独立活泼进取之国民”,“则宜法英吉利”。[24]25黄遵宪也认为中国二千年专制政体,君主神圣不可侵犯,因而以尊主权而导民权,其事稍易。[25]37

《新民丛报》学人通过比较各国国民的国民性,认为英国人的自由精神是最好的,主张向英国人学习,为中国人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但是他们从种族特性上理解英国及他国的国民性,很容易导致一种种族优劣论。特别是梁启超认为英国人种优于中国人种,从而奠定了他后来认为中国人不能得自由的理论依据。

[1]伯林.自由论[M].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君武.弥勒约翰之学说[N].新民丛报,第29号.

[4]莫世祥.马君武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5]黄季陆.革命人物志:第四集[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经销,1970.

[6]君武.唯心派巨子黑智儿学说[N].新民丛报,第27号.

[7]杜威.自由与文化[M].傅统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8]中国之新民.新民说·论自由[N].新民丛报,第7号.

[9]中国之新民.新英国巨人克林威尔传[N].新民丛报,第26号.

[10]仲遥.英国政党最近之政况[N].新民丛报,第84号.

[11]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2]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8.

[13]佩弦生.欧美各国立宪史论[N].新民丛报,第36号.

[14]佩弦生.欧美各国立宪史论[N].新民丛报,第23号.

[15]美人手.香叶阁凤仙女史[N],译述.新民丛报,第36号.

[16]密尔.论自由[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7]罗普.政党论[N].新民丛报,第40,41号.

[18]饮冰.文字狱与文明国[N].新民丛报,第63号.

[19]中国之新民.论教育当定宗旨[N].新民丛报,第1号.

[20]鲁庵.英人之特性[N].新民丛报,第40,41号.

[21]遇虎.英国民之特性[N].新民丛报,第88号.

[22]中国之新民.新民说·就优胜劣败之理以证新民之结果而论及取法之所宜[N].新民丛报,第2号.

[23]论独立[N].新民丛报,第30号.

[24]中国之新民.论教育当定宗旨[N].新民丛报,第2号.

[25]水苍雁红馆主人来简[N].新民丛报,第24号.

猜你喜欢
进化论新民自由主义
生物进化论与文学自然主义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对非理性者的排斥
归乡喜若狂——进化论诞生背后的故事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达尔文与进化论
Y1—Y6“爵”式造型进化论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