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油田石油专用设备的管理策略探讨

2013-08-15 00:50陈大彬朱荣达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专用设备油田石油

陈大彬,朱荣达,吴 涛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资产设备管理处,黑龙江 大庆163453)

油田一般将石油专用设备分为钻井设备、钻采特车、测井及物探设备、注采设备、油气处理及集输设备、起重搬动设备、运输车辆、辅助专用车辆、工程机械、环保设备、动力设备、电气设备、金属切削机床、锻压设备、焊接切割设备等十五大类。同时,油田石油专用设备管理的组织结构仍然是企业多年沿用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分为公司级领导机构、公司机关、采油厂(分公司)二级单位设备管理部门、采油矿(大队)三级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和基层小队级设备管理组。

1 油田石油专用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在投资管理方面,油田总体上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由公司制定规划、计划,进而下达工作指标,下属单位完成相应的规划计划编制工作并上报采购的物资情况,由物资集团进行最后采购。虽然油田设备投资管理的程序性较强,但相应地也出现了不同问题:一是产量的中长期规划与国家的制定不相符导致的石油专用设备的中长期规划形同虚设,造成油田下一年度的石油专用设备规划可操作性较差、准确性差、预测性差;二是计划在执行时频繁更改,审核、监督和指导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造成真正需要设备的单位得不到投资,其它单位投资过剩;三是选型选厂过于保守,没有紧跟石油专用设备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依然选择曾经长期使用的、有较好口碑的设备;四是缺少反馈机制、采购缺少专业性,设备管理人员、使用人员与采购人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性,造成采购的设备不符合生产需求,或是采购人员盲目压低价格,而生产厂家相应降低设备配置标准,导致故障频繁出现。

2)在运行管理方面,油田虽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但是实际工作并不高效,同样存在不同的问题:一是运行管理的机构没有理顺、职能存在交叉,不仅在二级单位层面没有独立的设备管理部门,而且管理职能分散在财务资产部、资产设备部等多个部门,各项工作无法自上而下顺利执行;二是设备现场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缺乏对新设备、新产品的知识和经验,计算机应用水平也欠缺;三是部分运行管理处于放任状态,未能做到定期化验和按质换油,维护保养存在死角和延期,甚至是忽视设备的正常维修;四是维修体制存在弊端,内部维修部门和专业维修企业的不正当竞争严重干扰了对设备的维修。

3)经济管理是石油专用设备管理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其中存在问题必不可免:一是忽视设备的经济效益。设备投资盲目,设备购置最终决定权掌握在生产使用部门,投资决策方式主要是生产需求,而不是整个油田各系统的综合考虑,这样的投资决定方式保证了生产,但忽视了设备的经济效益,一些设备闲置无利用价值,设备运营效益较差;二是缺少综合考核机制而难以评价设备管理情况。严重超载作业、严重超速作业、不按规定对设备进行保养和修理的现象时常发生,造成了设备价值的隐性流失。

2 油田石油专用设备管理策略

2.1 投资策略

1)从规划、可行性分析、效益评价和设备选型着手,努力做好投资决策。由设备使用单位提出建议规划,由生产运行部、资产设备部等部门进行论证和可行性分析。同时,成立石油专用设备投资论证评审机构,确定设备的投资可行性,并选择适用于日益复杂的投资过程的科学决策方法。此外,石油专用设备的选型应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注重设备的优化选型,有效提高投资效益。

2)从生产经营实际出发,在合理的时机下更新设备。确定合理的设备更新时机,把握设备使用的相关指标,对一些在技术性能、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等方面,尤其是进行大修理后其技术性能仍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设备要定期进行更新安排。

3)对重大石油设备物资,应重点做好采购计划管理和价格管理。做好采购计划管理应提高重大设备物资需求预测水平,摸清现有石油专用设备状况,并运用科学的预测技术进行需求预测,同时开发采购计划管理模块,实现信息采集的实时化、系统化,并建立开放式的采购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做好价格管理应建立采购价格信息库,对库内原有的价格信息进行刷新、调整,建立油田采购价格管理目录,加强对采购价格的审查监督,充分发挥专业审查和价格效能监察的作用。

4)实施设备投资前期与后期反馈控制。石油专用设备投资规划和论证是一个复杂、综合的过程,影响因素非常多,在每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因此,应对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建设条件、影响因素及投资估算等方面开展充分的科学论证,为制定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投资任务完成后,成立石油专用设备效益评估小组,对已实施的重大装备投资决策进行后期评估。

2.2 运行策略

1)从设备配备、使用、操作者和现场管理者四方面做好设备的使用管理。根据生产的特点要求以及发生的变化,合理配备设备,充分发挥效能;同时应认真研究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修订现行的各项设备使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设备使用者的操作行为;此外,还应根据设备的技术要求和复杂程度,配备相应的工种和胜任的操作者及设备现场管理人员。

2)以三级定期保养为主,强化润滑管理,坚持回场检查制度,努力构建TnPM 管理模式。三级定期保养就是要坚持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在活动设备上根据设备种类多、结构复杂、专业性强的特点,实行以回场检查制度为辅的维护策略;健全润滑管理的组织机构,由按期换油向按质换油转变;逐步推进TnPM体系,创建样板岗位,逐步实现现场设备规范化管理。

3)从修理方式、市场和质量方面做好设备的修理管理。在修理方式上强调设备维修应遵循设备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合理利用维修资源;在修理市场的选择上应通过发展和扶持专业化维修的企业,发挥现有油田内部的维修机构及设备制造厂家本身在技术及专业方面的优势;在维修质量方面应实行准入制度,规范设备修理市场,坚持档案化管理,提高维修管理水平,加强维修效益论证,开展修复工作,实施绿色再造工程。

2.3 经济策略

1)及时、准确地掌握设备运行的数据,建立经济决策的数据基础。建立动态的设备管理体系,准确、详细、实时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保证各级设备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设备运行的第一手信息,所有相关信息保留至整个寿命周期。

2)合理选择经济评价方法,为经济投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建议用净现值法评价设备选型的经济策略,它能够反映石油专用设备在寿命期内获利能力大小的主要评价指标;用经济寿命法评价设备更新的经济策略;采用最小平均费用法、最大收益法和低劣化数值法,计算设备的最佳使用年限,确定设备经济寿命。

3)运用恰当的理论方法,为设备运行的经济策略提供依据。根据投资回报率法,建立石油专用设备投资回报率考核制度,制定不同类别设备的投资回报率考核标准和考核细则,并融入到各单位综合效绩评价体系中;同时,也应将设备年平均维修费用分析法应用到设备运行的经济策略中,实行以设备年平均维修费用考核设备操作者的经济策略。

3 油田石油专用设备管理策略的保障措施

1)投资策略保障措施建议:①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程序,使决策准确无误,如广泛收集信息、多方案选择、方案比较、评价和论证、优选方案拍板决定和贯彻执行;②建立和完善投资决策咨询机制,使其成为决策组织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实行科学决策的必由之路;③加强石油专用设备采购管理,不仅需要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还需要加强采购人员管理。

2)运行策略的保障措施建议:①完善设备管理网络,建立起“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设备管理体系;②完善设备管理各项制度,重点抓好技术标准建设,通用性技术标准由油田公司资产设备管理部统一规范;③建立健全设备管理考核体系,针对不同行业、设备数量、生产环境确定不同的指标,力求科学、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和主要经营者的经营业绩。

3)经济策略的保障措施建议:①完善设备经济管理的激励与监督机制,开展石油专用设备管理的先进企业的评选,树立油田石油专用设备管理的标杆,同时建立监督机制,对整改不力的单位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②加快设备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步伐,建立统一的设备管理软件应用系统,实现信息网络共享;③全面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合理分配组织人员和设备资源,指导员工的行为以达到为生产提供设备支持的目的。

[1]刘卫平.浅谈我国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42-43.

[2]李葆文.简明现代设备管理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3-140.

[3]张友诚.现代设备综合管理[M].奥林匹克出版社,2003:68-70.

猜你喜欢
专用设备油田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建成投产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奇妙的石油
栅极液压成型专用设备的研制
海底油田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栅极液压成型专用设备液压系统的设计
掘金油田环保
针形工件端面局部淬火工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