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底线思维的高校安全管理文化建设研究①

2013-08-15 00:51张宝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师生员工底线校园

张宝成

(黑龙江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27)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晴雨表,平安校园对于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把高校安全管理提升到安全文化建设的层面来推进,是推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纵深发展的努力方向,是加强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前提。

一、底线思维与高校安全管理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

《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古人对底线思维的高度凝练的概括。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讲话中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底线思维是包括辩证法、实践论在内的系统、科学思维方法,底线思维立足全局,突出重点,实质是客观的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思维。

高校安全管理文化建设以人的安全需要为基础,是高校校园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主要是为了保护师生员工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一般来说,高校安全管理文化是指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为保障师生员工的安全,建立完善和谐的安全环境,并使全体师生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价值观、态度和素质,从而积累的具有高校特色的安全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纵观多年来高校安全管理文化建设实际,在共性特征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独特性、实践性;在功能方面,具有教育、规范、保护、激励和辐射等功能。

当前,高校校园安全工作普遍存在的弊端就是工作目标设定过低,仅停留在不出事的层面,没有运用底线思维从文化建设的视角去思考安全工作,使得安全工作容易突破底线,不具有长效性和连续性。基于底线思维的高校安全管理文化建设,其实质是在充分考虑高校安全工作的底线因素前提下,通过积极构建校园安全文化,确立长效的安全机制,实现校园的长治久安。加强高校安全管理文化建设,其意义在于加强高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安全管理活动的实施,并通过不断充实其文化内涵,从而维护高校校园的长治久安和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和长期的属性,通过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文化建设,让广大师生员工在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学习掌握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进而在使师生员工个人终身受益的同时,通过他们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其他人和新的群体,切实为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做出贡献。

二、高校安全管理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

实践证明,高校安全管理文化的基本要素主要是一所高校的安全价值取向、安全行为方式、安全伦理道德、安全管理哲学及校园安全管理方式、方法和安全制度等。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以及高校开放式办学的不断推进,高校关注和涉及的安全领域随之扩大。从广义上讲,高校安全文化不仅涵盖教学、学习、住宿、交通、饮食、交往等安全,还应包括安全哲学思想、安全审美意识、安全文学及道德安全、信仰安全、网络安全等。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文化建设,主要是要从文化的角度,着眼于帮助师生员工树立“安全第一”和“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不断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身体力行校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切实在校园中形成“人人处处讲安全、时时刻刻保安全”的良好氛围,不断推动“平安校园”建设。

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将文化结构分解为三个部分,提出了著名的“文化三因子”说,该学说将文化划分为物质、社会组织、精神生活三个层面。高校安全管理文化建设中,社会组织关系主要依托于大学制度,因此可以从文化结构的角度出发,将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文化分为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面。精神层面是校园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衡量一所高校是否形成安全文化的标志,主要是指高校的领导和师生员工共同信守的安全基本准则、信念、安全价值和标准等;制度层面是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文化的中间层,主要规定了组织成员在共同的教学、管理、服务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安全行为准则,主要是指对师生员工的安全行为产生约束性、规范性影响的部分;物质层是校园安全文化的最表层部分,是校园安全文化的基础保障,主要包括安全设备、装置及防护器件、人员配备、经费支持等。校园安全管理文化的三个层面相互支持、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三、高校安全管理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高校安全管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层次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防字当头”的原则。预防的关键在于运用底线思维构建安全管理文化,在深入分析校园安全管理文化建设要素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校园安全管理领域的主要内容和底线,明确安全管理文化熏陶和促进“平安校园”建设的目标,切实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融入到高校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去,努力实现安全稳定工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覆盖。

1.强化校园安全文化宣传体系建设。高校要结合本单位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特点,建立有效的安全知识传播渠道,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宣传媒体,结合节假日、敏感时期、重大活动等时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发动,努力营造校园安全管理文化氛围,引导师生不断增强“大安全”意识,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切实从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从而将安全意识固化为一种内在需求、一种生活习惯、一种能力素质。为此,要紧密结合学校日常的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实践活动来开展安全宣传工作,利用校园所有活动和一切时空,切实在确定办学理念、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以及思想政治、德育和管理等工作中融入安全文化的内容,从而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处处、事事体现安全文化,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2.强化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体系建设。高校要将安全知识培训贯穿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努力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进入教学计划、进入课堂教学、进入学生头脑工作,切实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体系、落实到教学计划;广大教师授课时要注意结合专业安全特点,将安全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有机结合起来。安全职能部门和专职学生工作干部要结合日常工作的开展,善于利用鲜活的典型案例,加强对师生日常危机应对的教育。加强安全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提升其鉴别意识形态方面侵袭的能力。定期组织开展维护稳定、治安防范、防火灭火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强化遇险自救教育与演练,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逃生能力。

3.强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高校要从安全管理文化建设的长远角度出发,切实建立起有效的校园安全管理体制和校园安全管理经费投入与保障机制,本着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思想,坚持依法治校,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服务制度和管理措施。工作中要坚持做到凡是出台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和管理措施,都要做到调查研究在前、科学论证在前、宣传引导在前、风险评估在前,坚决杜绝因决策失当和管理不规范引起师生不满进而引发安全稳定事件。大力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加强校内各种活动设施和场所,特别是体育设施、实习基地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切实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加强师生校内外活动、校园车辆和外来车辆及人员的管理,防止意外伤害事故和偷盗事件的发生;切实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高度重视和关注师生中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网站中的涉校舆情,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切实加强隐蔽战线工作,最大限度地防止有害信息、反动信息在校园散布、扩散,杜绝各种自由化言论泛滥,积极维护学校政治稳定;切实加强来信来访的接待工作,对师生的合理诉求要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要解释到位、有困难的要帮扶到位,切实做到小事不上访、大事不出校,不发生群体上访事件。

4.强化安全排查和预案体系建设。高校要把校园日常安全检查作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抓紧抓实,坚持重点查、反复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疏不漏,不留死角,并加大安全隐患整改力度,防止安全事故发生。要以预防火灾、暴力犯罪、偷盗、食物中毒、重大伤亡、重大事故等为重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稳定工作预案,完善保障措施,健全应急处理机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各项应急处置措施能有条不紊地展开,把危害和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特别是要加强信息掌握和沟通,对师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了解、及时汇报、有效控制,确保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5.强化人防物防技防硬件体系建设。加强校园安全保卫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对安全保卫人员的培养培训力度,着力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精,能吃苦,有奉献精神的校园安保队伍;加强兼职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合理聘用兼职安全保卫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兼职安全保卫工作队伍的作用。高校要进一步完善物防,在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维修中优先考虑安全因素,确保安全设施建设投入到位、功能齐备。积极推进技防建设,加快建设校园技术防范监控系统,搭建校园整体技防平台,切实实现校园治安防控的科技化、信息化、精细化,使高校的重要场所、重要部位都在电子监控之下,切实发挥其监控和震慑作用。同时,要加强与高校所在地区安保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

[1]邹长城.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建设[J].湖湘论坛,2005,(2).

[2]张洪杰.高校安全管理文化建设的探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6).

[3]张贺,整理.增强问题意识 善用底线思维[N].人民日报,2013-02-06(5).

[4]朱翔天.从文化的内涵浅析校园安全文化及其建设[J].安全生产与监督,2007,(5).

猜你喜欢
师生员工底线校园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真相与底线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校长管理要学会“望闻问切”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高校领导干部以群众路线为基础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研究
底线
关于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全面提高师生员工的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