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中的就业导向

2013-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3年19期
关键词:基础院校职业

何 琦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16)

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能为最终目标,而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传授和职业能力开发必须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作为基础,否则,职业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是大学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增强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重要渠道。本文从《基础》课的特点和相关内容着眼,着重对《基础》课教学改革中的就业导向问题进行探讨。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类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这种情况的发生,既有全球经济衰退、国内大学扩招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又与高职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认知、就业态度等主观因素有直接关系。例如,部分高职学生对于自身的职业定位不够明晰,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部分高职学生对就业的严峻形势缺乏足够认识,在短暂的三年大学生活中没有能够掌握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名不副实的问题;部分高职学生因为各种原因,热衷于学习理论知识,忽视技能训练,存在畸形发展的问题。所有这些,导致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一些学生即使找到了工作,也不能适应岗位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深感力不从心,有的甚至不得不遗憾离职。另外,也有一些高职院校或其中的一些专业,由于国家政策倾向及市场特定需要,在一定时期会出现用人单位“抢人”的现象,甚至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就已经与学生签署了就业意向书。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高职学生往往会因为工作已经有了着落,对学习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上述问题的存在,无论是对于学生本身还是用人单位都无疑会产生消极影响。既然如此,高度重视并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就是高职院校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重要课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除了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以外,还可以在思政教育方面帮助大学生解决一些更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基础》课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更应该在教学改革中自觉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原则,为全面实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作出应有贡献。具体来说,这种改革近期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积极探索基础性教育和专业性教育的有机统一。

“基础”课作为一门公共课,除了面向所有的大学生以外,更应注重将知识的普遍性规律突出地反映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将共性的教学内容与个性的专业要求相结合,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思想认识层面,应着力将“四信”(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共产党的信任、对民族复兴的信心)、“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特定的专业特点和岗位要求相结合;在道德情操层面,应着力将共同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不同行业的特殊职业道德要求相结合;在法律规范层面,应着力将普遍适用的法律规范与不同行业、岗位的特殊工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相结合。

二、积极探索理论教学与就业指导的有机融合。

高职教育的年限只有短短的三年,要在有限的学习年限中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职业人才,任务十分艰巨。大一为学生开设的《基础》课,如果能够很好地贯彻就业导向的教学理念,将教学内容的普遍规律贯彻到学生的具体专业中,就会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消除就业方面的模糊甚至是错误认识提供有力指导。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来说,一切都是新鲜、未知的,他们迫切需要学校、老师为他们在学习与未来的职业方面做出正确指引,尤其是在目前某些就业形势较好的高职院校,对于用人单位的提前进入学校进行“抢人”的局势,部分学生显得无所适从,对职业选择、岗位要求一无所知,存在盲目性、随意性。针对这一问题,《基础》课教学必须切实改变以往思想教育脱离专业实际的痼疾,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特点,着力宣传所学专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借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端正学生的就业态度,坚定学生的就业选择,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积极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课课程改革方案。

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必须尽可能地体现两大原则:一是教学中所选用的实际素材和具体案例必须以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行业领域为主,从而使学生了解并逐步熟悉自己今后就业工作的行业状况;二是教学中所选用的行业素材必须以正面素材为主,从而使学生对于自己今后工作的行业领域拥有足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应根据教师自身条件与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呈现出多样性,如课堂辩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有能力的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使思政教学摆脱以往的刻板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四、积极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课课程考核方式。

一是作业布置和课堂考试,必须尽可能地与学生就业中容易发生或遇到的实际问题相联系;二是将学生技能训练、岗位实习的操行表现纳入学生平时成绩,并加大其在最终考核分数中所占的比例;三是将学生职业规划书、社会实践报告等纳入期终考核成绩中。

五、借助网络平台,建立起对学生就业问题的时时跟踪与服务体系。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方向性的宏观指导及重点问题的集中讲解以外,对于学生个体表现出的特殊问题也不应忽视。每个学生由于自身情况的不同,对于就业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也不尽相同,比如性别、家庭背景、性格等存在的差异,会使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呈现多样性。再者,对于某些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国家出台了哪些新的就业政策,学生应该如何看待目前所学专业在行业中的实际情况,如何在学习中做好积极准备,如何在当前复杂的就业环境下做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等,对于这些比较复杂的问题,限于教学时间,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为学生做出解答,而网络平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可以在校网上为学生建立思政课的相关论坛或建立“基础课”QQ群,借助网络平台,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时时互动,集中对学生进行有关就业方面的有效指导。

总之,高职院校的《基础》课只有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才能推进《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能,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服务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相天东.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实现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8,21:154.

[2]刘和忠,马东薇.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问题及对策[J].高校理论战线,2011(11):44-45.

[3]刘磊,叶曲炜.职业教育专业与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15):21-23.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2000.1.

猜你喜欢
基础院校职业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