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统筹兼顾深化项目组教学

2013-08-15 00:50姚克利
大连干部学刊 2013年3期
关键词:项目组培训资源

姚克利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一、统筹兼顾,着力解决项目组教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1.统筹兼顾各个要素,围绕主题,严把设计关。项目组教学的内在要素主要包括教学主题、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项目组团队、参训学员、教学流程等诸多方面。其中,教学主题是整个项目教学的“主线”和“轴心”,应统领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确定教学主题的原则一是现实性,要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突出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二是前沿性,选取的主题应是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并且有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关联度;三是关注度,教学主题应该与领导干部的理论和现实关切相契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学员的参与兴趣。围绕教学主题进行教学的整体设计,应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相得益彰,教学资源配置合理,教学流程张弛有度,教学环节相互衔接等特色。

2.统筹兼顾教与学,调动和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作用。在项目组教学中,必须着重解决教员与学员的协调与配合问题。作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项目组成员对教学的主导作用更加明显。因此,项目组成员一要具备大局意识,要了解和把握教学主题和教学的整体安排,做好各种先期准备,尤其做好理论和思想的准备,掌握现代培训工具,争取先学一步,搞好自身的武装;二要具备责任意识,项目组成员分工要合理,责任要清晰,各自的角色定位要明确;三要具备合作意识,项目组教学是一种团队作战的形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精诚合作不可缺少;四要有服务意识,要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改革中,满腔热忱地为学员服务。与此同时,在项目组教学中更要尊重和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一要通过组织部向学员发送分组介绍和说明书,让大家有备而来,带着问题而来,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二要在开班之初,及时向学员说明项目组教学的总体设想、安排和实施特点,发放相关的学习材料,为项目组教学的有效开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三要综合运用头脑风暴、团队列名、鱼骨刺、四副眼镜等多种现代方法,确保学员身份平等机会平等地参与研讨,亮出各自真实的想法和观点。四要及时听取学员的要求和建议,对一些不当环节及时纠正,做到一边实施,一边完善提高。

3.统筹兼顾各个环节,稳扎稳打,严格组织实施。一要注重各个教学环节的前后关照、相互衔接。教学准备、理论导读、外请讲座、现场教学、结构化讨论、外埠考察、小组交流这些环节之间有其内在的关联,要使前后各个环节相辅相成,突出抓好每次教学活动的收口,力求做到画龙点睛、提炼升华。二要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配置各种资源。项目组教学需要校内外等多种资源作支撑,对每种资源的特点、与教学主题的关联度更要胸中有数,并做好深度开掘,力争用最少最优的资源实现预期。三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可能聚焦的问题,事先要有预设和预案,防止陷入穷于应付的局面。

二、深化项目组教学的几个建议

1.深入开展好需求调研。可以采取召开座谈会、个案调查、重点对象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重点摸清学员在教学主题、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形成培训需求的分析报告,从而为主题确定、教学设计、组织实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2.尽可能实现学员的分类调训。项目组教学自身的特点,客观上也需要调整传统的学员调训方式,将工作性质、行业、类别大体相同的学员集中一起参加项目组教学,一方面会使学员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共同关注的话题更加集中,另一方面会使对问题的剖析更加深刻,形成的对策建议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3.快速出击,扩大学习成果的辐射力。可以快报、摘编、专刊或决策参考等多种方式加快学习成果的面世速度;还可以专家点评、教员视角、干部评介等方式做好成果的推荐。在突出快捷迅速的同时,更要在提高影响力辐射力上下足气力,进而更好地发挥成果的资政作用。

4.建立培训资源开发、整合和储备机制。一是加强校内资源开发,以师资培训为重点加强对培训者的培训,通过教学示范、教学观摩、教学演练、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适应教学改革的能力与素质。二是按需健全兼职师资库,立足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和长远发展,形成兼职教师资源开发的规划,逐步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各有专长、梯次分布的兼职教师队伍。三是建立校外培训基地,在稳定完善现有现场教学基地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培育新的教学基地。

猜你喜欢
项目组培训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CSCO生物统计学专家委员会RWE项目组简介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项目组管理实践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