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端服务业发展竞争优势的思考

2013-08-15 00:50
大连干部学刊 2013年10期
关键词:高端服务业服务

周 欣

(中共大连市中山区委党校,辽宁 大连 116000)

高端服务业通常是指智力化、资本化、专业化、效率化的服务业,包括诸如:科技、教育、总部经济、金融、三四方物流、休闲旅游业、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咨询信息、创意设计、节庆、展会、IT资讯、订单采购、商务活动、企业服务业、专业中介等,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火车头。中山区经由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省第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省级商贸流通集聚区,在政策上可谓抢先一步、占有先机,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将政策上的优势转化为现实中的经济强势,真正建成有影响力的辐射全市、全省乃至东三省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区。

一、中山区高端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紧迫形势和现状分析

(一)发展的紧迫性

1.全球产业重组带来了新机遇。当前,世界发达国家正进行以“再制造化”和“第三次工业革命”为特征的产业更新和技术升级,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重新组合也推动了全球服务业产业转移发展的新趋向。因此,牢牢抓住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结算中心、研发机构、销售网络在我国沿海地区重新布局的新机遇,积极吸引世界500强等高端服务业机构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和增加投资,成为我区顺势而为、推进高端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有利时机。

3.信息化高速发展创造了技术支持和发展机遇的新条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无线技术在创造全新的产业生态的同时,也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借助“宽带中国”战略、大连智慧城市建设对宽带用户数快速增长的刺激,及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满足企业和消费者对于生产和生活的信息化、便利化的高层次需求。

4.全域城市化格局下区域竞争力面临着新挑战。随着全域城市化的整体布局调整,中山区面临着服务项目迁移、服务业集中度分散的新挑战。如何充分利用中山区高端要素集聚、高端服务机构密集的优势,加快推进中山区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发展基础

近几年,中山区的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发展迅速,在拉动税收增长、促进结构升级、引导消费、提高区域竞争力等方面作用显著。表现在:

一是高端服务业机构不断进入。

二是一般服务业趋向高端提升,涌现出相当数量的以网络信息技术整合传统服务业的高端企业,一批从事网络增值业务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是高端服务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形成了金融、航运物流产业聚集区。全市63%的总部金融机构和80%的航运物流企业集聚中山。

完善法律环境的构建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关键。所以,在这一阶段的工作当中,法律政策的支持具有核心的作用。相比于其它国家,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起步时间较晚,政策制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会计法》为主的法律法规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旨在快速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在法律制度与法律环境保障方面进行完善。结果表明,法律政策的调整重点应放在政策执行方面,对于一些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应该更加严厉。例如我国曾经出现过的贫困县财政补助款的私吞情况,就需要进行更严厉的控制,对于政府财政拨款与事业收款方面需要更加明确,发挥法律制度的约束作用。

四是信息咨询、商务中介和文化旅游等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强。

2011年,辽宁省政府批准在中山区设立“大连金融服务区”。东港金融商务功能集聚区被命名为省第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12年,青泥洼桥、天津街商贸功能区被省服务业委批准为省级商贸流通集聚区。一个以金融为龙头,以航运物流、现代商贸和文化旅游为展翼的高端服务业发展架构初步呈现。

(三)面临的问题

中山区高端服务业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和发展瓶颈,主要是:

1.高端产业能级偏低。中山的高端服务业虽然在全市的比重较高,但能级总体偏低,且集中在服务产业链的中低端,经济总量、单位面积产出明显低于发达地区;金融、航运、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高端服务产业规模还比较小,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渗透作用不强;处于产业链高端的传媒、设计、创意等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形成优势,文化、教育、医疗、旅游等领域的高端服务需求还没有充分激发出来,区域性时尚消费的规模和品牌形象还不强,缺乏时尚兼具特色的消费品牌和消费业态。

2.商务核心区功能不完善。表现在:一是中介服务体系尚不发达,缺乏国内外知名投资公司、会计咨询和技术服务、创意设计机构尚缺乏。二是信息化高效智慧的商务服务和生活服务质量和服务空间有待大幅度提升,以适应和满足企业和工作人员生产、生活所需。三是一些大厦硬件和环境改造更新尚有欠缺,不能适应高端服务业企业的入驻需求。

3.高端服务业资源配置不足。表现在:一是旧区改造和商务资源开发受动迁难、资金到位难等原因制约进展较慢。二是缺乏高端人才市场。企业不愿意承担高端人才的高额培训投入,能够承担数据分析、产品研发的高端业务人才不足。三是社区医疗、现代体育休闲等生活资源优势不强。

4.辖区生态优势未能有效利用。尽管我区生态环境优势显著,但在旅游休闲等产业方面显现出来的品牌效应和拉动消费能力不强,旅游产品和服务单一,季节性消费落差大,旅游产业的辖区经济贡献度不到1%。

二、中山区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对策一:及早出台规划,完成高端服务业发展战略部署

抢占全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及早做好高端服务业的规划布局,占据产业“微笑曲线”的两端——创新中心和运筹中心,以推动城区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区域性金融商务核心区、时尚消费旅游区和高端商贸智慧服务区“三区联动”为翼展,以现代金融、港航物流、国际商务、高端商贸、智能服务、文化创意、健康休闲七大产业为支撑,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推进、高标准建设,推动高品质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带高端服务业主体功能区,东北经济区高端服务业示范区、大连高端服务业核心集聚区。

对策二:及时出台政策,加快高端服务业的市场培育

1.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依据大连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定位优势产业高端化发展方向,积极促进金融、航运物流等优势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建议引导金融企业在产业风险投资、住房信托等领域创新金融产品,大力引进股权投资机构、基金公司、信用评级机构和知名会计事务所等,引进金融市场各类机构投资者,形成较完备的金融服务业态,培育金融高端市场;积极引进船舶经纪、船级社、物流网络信息等高端航运服务业企业,进一步促进航运物流与金融、贸易的融合和相互促进。

2.促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尝试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围绕智慧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扶持区域性自主创新企业和投资企业投资移动通讯、网络信息、咨询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扶持高端影视、现代传媒、创意设计、文化出版等现代文化产业;扶持高端会务、产品展示等创新型经济。

3.打造专业服务业高地。扶持发展人力资源、法律咨询、工程咨询、信用评估、认证认可、管理咨询、品牌营销、广告会展、知识产权代理等行业,形成专业门类齐全、品牌企业众多、服务功能完备的中介服务体系。支持中介机构向国际惯例靠拢,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中介机构的经营管理经验。推动专业服务的资质认定工作和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工作。

4.培育外包服务聚集地。以专业服务、结算服务、设计服务、管理服务外包为重点,通过政策和服务鼓励人力资源、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设计研发等外包服务项目,大力扶持服务外包中小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建设高端服务外包总部集聚地和运营集聚地。

5.塑造时尚消费引领者。加大商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打造青泥洼立体化时尚消费圈、人民路高端化品牌消费圈、天津街特色化休闲消费圈、东港区精美化旅游消费圈,促进国际顶级品牌和概念旗舰店集聚,全面塑造城市时尚精品消费聚集区和东北亚区域性商业中心。

6.建成旅游休闲首选地。充分利用区域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吸引专业性旅游服务商、大型旅游门户网站和旅游资讯集成商,创新和推进大型文化旅游、综合旅游项目等,发展以休闲养老、休闲疗养、高端海岛旅游、游艇旅游、高端餐饮为主的新型都市旅游休闲产业。

对策三:强化CBD大连商务核心地位,形成区域性高端产业功能区

1.创造空间、提升能级。加快人民路CBD改造力度和东港商务区建设进程,实施“竞方案、竞实力、限价格”的招投标措施,更好地实现CBD延伸区的产业功能定位;加快旧区改造步伐,积极推进非商务楼宇的功能置换和商务楼宇的更新改造,对实施改造的楼宇业主给予一定的补贴,促进商务楼宇的能级提升。

2.搭建平台、提升形象。制定实施人民路、东港区金融商务区建设形态规划。组织金融商会、金融航运企业家俱乐部,举办金融、航运行业论坛,举办金融杯等各项赛事,提升金融核心功能区国际金融形象。

3.助力强化、总部功能。发挥“领袖级”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引领功能。注重引强选优,吸引更多的知名金融机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及文化传媒、制造业、央企、民企等具有总部性质的高品质客户进驻。

对策四:强化资源配置,为高端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1.强化教育医疗资源配置。积极争取放宽教育卫生等行业准入门槛,将教育、健康纳入产业发展重点,大力吸引教育、医疗等专业服务机构在中山的集聚发展。加强基础教育的中外合作和交流,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基础教育、社区医疗的标准和水平,充分发挥品牌优势;依托辖区教育资源,有步骤地为银行、保险、航运等高端服务业企业建立起专业教育培训基地,解决高端服务业教育培训场所和师资不足等问题。

2.强化高素质人才资源配置。鼓励外资人才服务业集聚,大力发展专业化、国际化的社会人才中介机构。引进和培训并举,引导社会培训机构发展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端服务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加快培养会展贸易、航运物流、金融证券、中介咨询、科技信息、文化创意等行业专业人才。建立包括国际策划师、国际会计师、国际律师和高层管理人才在内的人才信息储备。

3.强化文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文化俱乐部、图书馆、区健身中心等公共文体设施,举办音乐节、学术讲座、文化沙龙等文化活动,成为高端文化氛围的重要营造基地。进一步加快现代休闲餐厅、休闲咖啡屋、休闲文化厅等场所的建设和运营,挖掘人文资源,开发文化活动品牌,形成大连城市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区域,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4.强化社区和生态环境资源配置。建设绿色、低碳、环保示范小区建设和以商务人群集聚的国际化小区。保护自然生态绿地,加大旧区环境改善和环境治理力度,强化历史风貌区保护,实现产业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双赢。

5.强化政务资源配置。加快智慧政务建设,建立高端服务业企业名库,并建立起与重点企业紧密联系的首席联络员制度,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研究编制高端服务业企业的项目投资计划和资助计划,主动争取市政府给予高端服务业重点企业提供项目资助。对高端服务业项目审批设立“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1]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纲 要[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8674de22db36a32d737581cb.

猜你喜欢
高端服务业服务
高端油品怎么卖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澳”式无双开启高端定制游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