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竞赛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设的作用分析

2013-08-15 00:49
大众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竞赛检验技能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起,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年度全国性职业教育学生竞赛活动。2012年,由于大赛专业覆盖面广、参赛选手多、联合主办部门最全,变成了一次有史以来社会影响最大的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重大赛事。毫无疑问,大赛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现了职业院校师生的风采,为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结合,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产生了巨大作用。工业分析与检验技能竞赛是该大赛的比赛项目之一。事实上,对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而言,由行业协会举办的全国性职业技能竞赛已经办了多年,只是2012年升格为教育部主办的国家一级赛事罢了。举办技能竞赛,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专业技术教学水平。但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竟赛,到底对教学的作用有多大?人们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认为是劳民伤财,影响正常教学的;也有认为是积极鼓舞,促进教学,提高技能水平的。本人带领学生参加多次全国工业分析与检验技能竞赛,认为通过组队参加竞赛对一个学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竞赛就有比较,比则生变,变则生行,行则生果。通过参赛引起身临其境的感受,学校之间、领导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对比和交流是自然而然、不由自主并逐渐自发形成的,它会给教学带来如下几个方面的显著变化:

1 管理方式上的交流和提高

全国工业分析与检验技能竞赛只有 10%的参赛队获团体一等奖,20%获团体二等奖,30%获团体三等奖,不设其它任何奖,亦即有 40%的队无奖项。比赛就有名次,就分高低。目前各校的教育制度都是类似的,只是具体管理方式上的差别。如果多次参加比赛都没有名次,参赛队自然会联想到自己学校管理方式上的问题,比如学校教学管理模式;指导教师队伍和选手选拔方式;实训场所管理运作方式等等。能够参赛,就说明自身有对本校本专业上的认同和肯定,就会有获胜的愿望,或者说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的暗示。而总是无缘奖项,教师和学校管理高层会不言而喻地反身管理方面的问题。既然自己认为培训到位、教学得当、学生能力不差,为何总无缘奖项?

在领导带领下的参赛团队通过不断与别人交流终将会意识到管理上的细节问题,并最终逐步改善,从而达到稳步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这对于目前许多高职学院闭门造车、坐井观天的教学管理改革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良药。

2 教学条件上的比较和交流

全国工业分析与检验技能竞赛内容包括实际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两部分。实际操作考核中的操作基本步骤和评分标准细则在赛前都是公开的,与之相关的主要仪器设备也是明确的。如果确定参加比赛,不管学校实验实训条件基础如何,首先需要了解比赛要求,需要按照规定方法练习,这就使各学校在教学仪器设备等条件上有一种很明晰的比较。这时,各校的专业实训基础差别一览无遗。穷则思变!如果参加技能竞赛后带给学校的是一种痛定思痛的鞭策,一种不进则退、大浪淘沙的畏惧,一种坚定不移的变革决心,还有什么会对学校的发展更有利呢?

3 教学方式上的比较和交流

一般本科层次高校的工业分析专业教学都是逐步深入、独立设课、分段进行的,是一种典型的学科教育方法。其特点是重视各门课程的深入和探讨,理论讲授较透,学生逻辑思维训练较强,但各课程内容缺乏互相之间的交叉,更缺乏综合应用练习,往往需要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自己总结和理顺知识间关系。许多高职学院教师都是大学学科教育的接受者,从本科院校走入高职院校,对专业技能的应用明显缺乏练习、体会和总结。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如果按照学科教学的方法教学,学生毕业后到生产一线才自己逐步总结和应用知识,相当于企业又要再一次培训学生,这与职业教育的目的不符。对于高职院校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来说,教师对学生不应仅仅是传授分析检验的知识原理,更需要教会学生从事从样品开始到完整完成检验报告的全过程。许多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工业分析与检验技能竞赛才知道,比赛正是通过一次完整的操作内容对选手进行考核,从选样、处理、校正、测定、填写报告等使学生完成一个与实际应用一致的分析过程。

固守成规,只会按照自己已经接受的固有的学科教育方式教学,学生显然不能适应竞赛要求。观念上的认识必然会促使行为上的改变,并导致教师在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变。目前,全国各地许多学校工业分析检验专业探索实施的零距离教学模式、双元制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模式等都是这种观念下的产物。各地区教学改革探索进行的力度都是空前仅有的,在新形势下它将对高职教育的提升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4 教学内容上的比较和交流

尽管都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但由于地域经济和产业结构不同,各地学校对于该专业开设的教学内容仍存在差别。石油行业比较发达地区的学校该专业教学内容比较偏向石油分析,而煤炭行业发达地区内容偏向煤炭分析,精细化工发达地区则偏向有机分析。目前国家产业调整,各地区经济发展加快,新产业新布局不断涌现,比如广西沿海石油和钢铁行业的迅速发展,相应专业人才需求急剧增加,这需要广西区域学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作相应调整。通过组队参加竞赛,赛前论证和赛中交流,及训练过程各教师之间进行的专业知识讨论,使教师对全国各地分析专业发展水平心知肚明,对那些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调整教学内容的学校而言,取经的对象非常明确,教学内容改革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通过组队参加竞赛,了解考核细节,了解操作具体要求,对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而言,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专业规范,什么是专业素养,什么是行业职业道德。这对教师加深对专业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专业素质的认识水平有明显好处。

5 职业能力的认识和提高

国家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是一种工作标准。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对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学会按照工作标准做事就应该是教学的直接目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脱节严重,这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承担教学的教师缺乏对工作标准的认识和实践。全国工业分析与检验技能竞赛考核内容是根据《化学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和《化工行业分析工题库》确定,参赛前各学校指导教师都会认真理解和领会该职业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这无疑会促进各院校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工作标准的认识。例如,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往往过于重视理论和原理的讲解,对分析数据校正不太重视,认为是在实际过程中才需要认真计算,对数据的误差要求也不严。但如果要参加大赛,要取得较好的名次,忽略这些问题,分数相差很大,甚至会变成了低级错误,成为笑柄。因为对于过程需要认真、细致、耐心,结果讲求准确的分析工作而言,细微的疏忽是不能容忍的。

既然去竞赛,就会有责任和要求。作为一名带队参加全国工业分析与检验技能竞赛的指导教师,不由自主地会主动了解专业工作要求,详细解读行业职业标准内容,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以提高自身指导水平。这对提高教师了解化学检验工职业标准程度,增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竞赛毕竟只有少数人能参加。为此,有人会说这仅仅是少数人的事,只是使一个或几个学生受益。实际上,要取得好成绩,组队参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团体工作项目,是一个由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团队合理分工、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过程,它不是一般人想象的仅仅依靠个别人努力能够完成的。从模糊到清晰,从选拔到训练,从规范到提高,从粗放到细致,从会做到能做,以此受到磨炼的不仅仅是一个或几个学生,还有整个团队以及带来良好氛围的全体师生。

由此可见,通过组队参加全国工业分析与检验技能竞赛,对一个学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设有诸多好处,它将从管理方式、办学条件、教学方式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专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当然,也许有人认为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去学习培训也能产生同样的作用。但是,本人认为,学习培训往往涉及的是一种专题内容,只会对某局部或某个体产生影响,而组队参加一个全国性的专业竞赛将对一个学校管理层、教师队伍和学生等多方面产生多层次影响,其程度和范围两者是不可比拟的。

猜你喜欢
竞赛检验技能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拼技能,享丰收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