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与市民生活方式的生态化

2013-08-15 00:51原丽红谢志刚
关键词:生态化市民生态

原丽红,谢志刚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2.兰州市供电公司 办公室,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继十七大首次在党的政治报告发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后,再次浓墨重彩地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从而形成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建设,这既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再次强调,也是指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与其他现代化建设的内容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由于中国现代化正处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如何理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目标,以何种路径破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难题,关系着城市的未来,也关系着中国现代化的未来。

一、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状况

全球最紧迫三大生态问题包括:全球生态安全、区域生态服务和人群生态健康,这三者无疑都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密切相连。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首次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内容。在国际“城市生态”组织的推动下,生态城市理论得到长足发展,生态城市建设逐渐成为世界性课题。对生态城市基本的共识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和自然三者协调发展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高效利用的,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1]在中国,1986年江西省宜春市曾经提出过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但由于当时国内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宜春市的实践产生的影响有限。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张,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一方面成为人口聚集、政治决策、经济发展、文化辐射的中心,另一方面也日益成为具有高强度破坏性的生态存在景观,城市的“生态病”也日益严重:大气污染、人口超载、固体废弃物增长、地下水超采、建筑能耗效率低下及食品安全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发展及市民的生活品质,城市生态化的要求越来越紧迫。在各种压力的驱使下,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也逐渐从理论探索走向了实践层面。截至2011年2月,中国已经有230个地级以上城市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

应该说中国生态城市建设试点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这些成绩从政府管理层面看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因素已经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内容,相应的地方法规不断出台。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也能够从生态环境角度进行有意识的通盘考量。从企业层面看,越来越多的企业能自觉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而许多企业更具有前瞻性地开发研制生态环保绿色节能的产品,达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从个体民众的角度看,经过不断的宣传教育和坚持不懈的普及工作,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有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来。

但是总体而言,当前中国的城市生态病并未得到根本、有效的遏制和治理。前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评价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用了“成就卓著、举世瞩目,形势严峻,令人忧虑,生态赤字,触目惊心,偿还欠债,刻不容缓”32个字,这一评价,今天同样适用于我国城市生态的现状。最典型的是城市的“五化”(中国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副主席王如松将城市环境问题归结为:能源化石化、地表硬化、生物退化、空气酸化、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并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

对于城市生态建设“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局面迟迟得不到扭转的主要原因,学术界的观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1.生态整合要求与现实治理的条块分割之间的矛盾;2.生态规划缺乏法律基础支撑;3生态建设的政绩考核缺乏可持续性;4.生态激励机制不健全;5.生态建设政策往往因为官员调动而改变,缺乏连续性;6.生态资源缺乏统筹管理;7.生态基础设施投入过低,建设不足;8.信息反馈和生态补偿机制匮乏;9.生态建设人才匮乏,培训机制不健全;10.科技投入不足,技术产业孵化、催化和集成化的能力不足。应该说,这些原因基本概况了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乃至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体制性问题,也是未来生态城市建设中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的方面,但是,如果考虑到任何制度的形成过程都是一个多样的利益诉求与既有的复杂的现实条件之间不断博弈整合的过程,那么,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障碍、阻力和难题的探究就不应当仅仅只从已经是既成物的制度中探寻,更应当从源头和过程中探讨影响事物成型的核心因素。从世界现代化的经验来看,现代城市在发展中遭遇生态环境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但是从治理经验来看,虽然不同的城市各自有不同的生态化方式和途径,但其中公众参与却是一条共同的道路。例如,日本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一条核心经验就是改变居民生活方式。日本政府不仅推广低碳生活理念,更注重普及低碳技术并引导人们选择低碳物品。在进行城市环境规划时,积极倡导民众参与设计与维护,听取民众对环境规划的意见,鼓励民众参与自己生活周边公共环境的日常管理。[2]激发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动力是市民自身生活方式不断生态化生出的内在需要,否则,生态城市建设最终只能停留在概念炒作和作秀式的宣传层面。中国目前也进入了消费主导生产的阶段,市民的消费方式将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生产方式进而影响城市功能定位、景观建设、面貌追求等方面的政策要求,而消费无疑是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消费方式。因而,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很多问题,不能不从城市最基本的建设主体——市民——出发,从改变市民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入手,将生态城市建设的整个过程变成一个始终都有积极的、生态化的建设主体参与的过程。

二、市民生活方式生态化应当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

所谓市民生活方式的生态化即市民生活的各个组成部分都逐步与生态环境的发展要求相一致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市民对所期望的生活构成内容的基本认识,即价值观念层面的生态化和获取、改善所期望生活内容的手段、途径的生态化过程。价值观念的生态化问题不解决,手段、途径的生态化问题也难以获得应有的重视。很难想象将不断索取、不断追求物质方面奢侈消费的生活理念能够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作为价值追求,更无法设想它的现实贯彻。同样,如果在技术层面长期缺乏生态化的供应,生态化的理念追求也难以坚持。因此,市民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过程一定是观念层面的改进过程同手段、技术层面的改进相互制约、又相互牵引的双向过程。

市民生活方式生态化应当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是由生态城市建设的公共性决定的。“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质是保全或提供城市公用的生态环境产品。”[3]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如果将生态环境也视为产品,那么生态环境属于集体消费品,任何人无法独享,同时,任何人损害环境的行为都会殃及整个生态环境,进而影响他人消费。由于生态环境的公共性,人们对环境产品的保全或提供行为必须具备充分的合作性。充分的合作性如果不能落实在市民的全部生活过程中是不可能实现的。生态城市建设必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否则就会影响到城市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运行,因此,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复杂系统工程。而这个复杂系统工程的核心控制系统实际上来自于市民生活。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历史说到底都是由于人们要吃喝生存这一最简单的起因构成。城市生态环境的演变历史实际上是与人类不断改变自身生活方式的过程相一致的。今天诸多“城市病”的产生是和人们日益与自然相区隔,日益不受约束的贪欲不断发展,从而形成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相关的。因此,没有市民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生态城市建设的复杂系统的有序、平稳发展如同饮鸩止渴、扬汤止沸是不可想象的。

市民生活方式生态化应当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由政府生态管理的有限性决定的。政府生态管理一般来说有三种方式:一是事前的生态环境整体规划;二是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测;三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后的生态治理。这三个环节和过程都必须有市民的主动参与。从三大环节的完成来讲,没有公众的参与、没有吸纳民众意见的规划是不科学的,在实践中也必然会遇到各种障碍和阻力;没有公众的无所不在的监督,单凭政府监督,无论是财力、人力都是不能支撑的;同样,没有民众的参与、理解,政府的环境治理也会出现政策措施的各种偏差。从三大环节的良性循环的要求来看,如果不能引导市民生活方式的生态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化的观念及对生态环境品质自然的要求,政府在生态环境规划环节上不可能获得有益的市民意见;生态环境的监测也可能因为监测目标的不断增加而在实际上难以监控。典型的例子就是目前在食品安全领域出现的由于各种不可预知的化学物质的添加,使食品安全监测常常发生迟滞,从而监控乏力。而在生态环境的治理方面,如果没有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态环境治理事件的增长速度将远远超过政府可控能力的增长。这些年,因为环境问题已经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加,已经超过其他各种因素。因此,生态环境的公共性决定了任何政府手段,从本质上看都只能是一种末端治理,只有从源头入手,使市民生活与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自然亲和的关系,才能使人类的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形成良性的物质能量循环。

市民生活方式生态化应当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还是由生态治理的区域局限性决定的。大气在季风、洋流的推动下在全球运动,水体在天地之间循环,动植物也以各种方式迁徙、扩散,生态系统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它的无边界性,整个宇宙构成生态系统的最外围边界,人类实际上构成一个生物区域共同体。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在生态环境的恶化中独善其身,因此,政府的生态环境治理具有先天的区域限制,即便各地、各级政府之间可以通过协商处理一些生态环境纠纷,但是毕竟具有事后性和暂时性。长远来看,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仍在于能否以市民生活方式的生态化为契机,“以健康的从以金钱为中心的富裕生活到以健康为中心的和谐生活、以数量多多为目标的占有型消费到以功效优化为目标的适宜型消费、从以外显为中心的摩登消费到以内需为中心的科学消费、从以利己为中心的物理型关爱到以爱它为中心的生态型关爱演化”[4]。生态关爱型的生活方式的演化是良性的生态化生活方式向周边不断辐射,从而改变以邻为壑的发展观念,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上形成新的市民共同体的关键。

总之,市民生活方式生态化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不竭的源动力,不仅市民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民意会构成巨大的“愿力”,而且市民生活方式生态化能够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政策执行保障,也能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智力平台和文化力量。今日生态城市建设实效性不足,表面上看是体制问题和宣传问题,更深层次看,则与民众参与度低有密切关系。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文明发展中一次质的飞跃,是人类对城市文明新的理解的体现,要使它成为一个新的起点,新的转折。如果把生态城市建设简单地理解为局部性的,作秀式的环境保护,或者个别行业的绿色化,而不从城市作为人群栖居之地,将着力点放在处理作为主体的人如何在掌控自然能力日益强大的情况下,合理调整自身欲望与规范自身行为,形成两大系统的和谐发展,那么所有的制度建设都是建立在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肤浅的理解之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也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建设的层次。因此,作为系统工程的生态城市建设首先必须明确市民生活方式的生态化是整个系统工程的核心动力,并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契机积极引导市民生活方式的生态化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引导市民生活方式生态化的根本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于:城市建设要始终把人的发展维度放在首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而建设过程要始终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人是发展的主体,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无法调动人的积极性。“见物不见人”的发展使人畸形化、异化。也会进一步导致生态城市建设缺乏积极的推动力,或者推动方向的错误,而使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出现新的畸形化倾向。

目标引导过程,也会深刻地左右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处理各类问题时的方法和路径。北京大学张世秋教授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发表过一篇颇有影响的文章,题为《环境政策边缘化现实与改革方向辨析》[5]。一般的看法,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提高到很高的高度,尤其是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战略层面,何来“边缘化”呢?其实,现实中生态环境被边缘化的确是并不鲜见的情势。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被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实际工作中,当遇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发生矛盾的时候,生态环境会自觉不自觉地被牺牲。同样,在关系百姓日常生活便宜尤其是一部分百姓生活与地方GDP增长的矛盾时,我们的干部也会自觉不自觉地选择牺牲前者,并美其名曰“从大局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以往相当长的时期内形成了“以物为本”、“以官为本”、“以GDP为本”的发展观。在这种发展观的激发下,在较短的时期内,社会力量被充分发动,社会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与此同时,经济快速发展中累积的矛盾也开始凸现: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就业压力和社会保障压力不断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的矛盾持续增加,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民从改革开放中获得的福利。在这样的发展目标引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往往成为经济布局或者说是一个经济建设的要求和原则全面渗透甚至强行楔入其他建设领域的单一布局。其他领域的发展要求无法申张,建设原则得不到尊重,发展的成绩也无法反哺经济,从而造成经济一头独大,其他四大建设四肢萎缩的畸形布局。当体制运行因为权力腐蚀而梗阻,文化领域只剩下拜金的狂欢,生态文明建设只能追求让污染放慢脚步,社会民生被功利主义不断攻城略地,生态城市建设要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都无从谈起。

人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目的。“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6]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出发点和结论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因此发展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生态城市建设要想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产生正面的系统涌现性,就必须始终明确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的需要。城市的构成,人是主体要素,生态城市的每一个细胞的生态化决不是政府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滋养、发育、发酵,是生态理念在不断的培育过程中逐渐发酵,从而改变城市面貌的过程。人的观念的改变是在其日常生活的载体的变换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调适的结果。因此,市民生活生态化的过程固然离不开各个相关部门的教育引导,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在城市建设中,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性化的制度、人性化的科技、人性化的设计,使生态化的生活方式沁入人们的生活,使它成为“百姓日用而不察”的生活自觉状态。因此,市民生活生态化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人们自觉的生态化和人们被不自觉的生态化的过程的统一。自觉的生态化靠宣传教育,不自觉的生态化过程则要靠制度的导引,靠科技的辅助,靠人性关爱的辐射,使市民能将自身获得的关爱投射于他整个的生活关系,包括与他所居住的城市以及这个城市的自然系统的关系中。

[1]郭艳华.走向绿色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86.

[2]沈瑶.日本怎样建设生态城市[J].今日国土,2010(10).

[3]邓小云.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有效路径[J].东岳论丛,2010(2).

[4]王如松.生态城市的灵魂有四大文明[EB/OL].http://www.gmw.cn/content/2010-08/26/content_1229829.htm.

[5]张世秋.环境政策边缘化现实与改革方向辨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3).

[6](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猜你喜欢
生态化市民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