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研究性英语教学

2013-08-15 00:49邓景茹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研究性英语教学情境

邓景茹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朝阳 122000)

1.引言

研究性教学日益受到高等院校的青睐和重视。研究性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置于一个开放、动态和多元的环境中,为学生拓宽了学习的渠道和信息的来源,弥补了很多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研究性学习与网络的结合一直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人们在理论层面达成了很多共识。但对于如何使研究性学习融入网络之中,运用研究性教学方法来教授课程,还不多见,而对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的系统设计研究尤属罕见,因此探讨高职高专的研究性教学意义重大

2.研究性学习与现状

2.1 研究性学习

在国内,研究性学习通常被理解为一门课程、一种学习方式或一种教学方式,我们把其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启发、促进和支持来指导学生以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活动。是选择课题后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教学活动。它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问题性和社会性,教学对象的主体性,以及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探究性。

研究性学习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哈佛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论和建构主义学习论。多元智力论认为教师应当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体验者和愉悦者。建构主义学习是一种在追求学习目标与问题解决的活动中,使用多种认知工具及学习资源,学习者一起工作并相互支持的学习。

网络经济时代的特征是学习、研究和生成之间的界限不再是纵向递进的,知识的迅速更新要求我们具备持续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因此高校教育应该集教学、研究和知识的应用于一身,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和探究性就是这种能力和态度的体现。

2.2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应用现代科技,提高教学效率。网络本身就是生动丰富的课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创设丰富的情境,再现真实的英语语言情境,启发和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的构建。网络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实训的模拟场地,多媒体和网络英语教学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更新教育理念,改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中老师是权威,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教学强调师生间的平等与合作,教师的角色由垄断者变为督导者。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形成研究性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实践和探索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探究,实现了英语教学的三大特征:应用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我们在英语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学习学习效果显著:实验班学生词汇量达到5000左右,阅读理解正确率达84.5%,在大学英语四级85%、六级考试中及格率达61%。

3.研究性教学过程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精读、泛读、口语、听力和语法进行学科教学实验,构建专题教学网站和综合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

3.1 情境体验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图示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强调学习情境对学习的构建作用。教师要凭借各种可能的手段把空洞的学习转化为问题情境,为下一步提出问题做好准备。多媒体技术支持的网络环境能充分整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热情。网络的超文本信息推给学生的资源有利于引起学生对知识的联想,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在精读、泛读、口语和听力课上,教师可以利于“抛锚式”和“脚手架式”的教学策略,为学生设计和提供研究性学习情境,如模拟情境,短片录像、背景知识、话剧表演和实训演练等。

3.2 主题呈现

首先是提出问题,教师分析单元教学任务的独立性和整体性,设计学科研究学习主题。根据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不同的探究,开放的探究和指导的探究。其次是建立假说,提出问题即有了探究的目标,教师引导学生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产生联想,通过图示解决问题而不是把答案呈现给学生。第三,分析问题: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学习小组根据假说进行论证和分析,选择探究方式。通常包括搜集资料、组建小组、明确分工、计划交流和信息整合。第四,成果交流:问题解决后,小组成员进行整理并得出最后结论,在网上进行发布和交流,可以是 word文档、PPT、图片、网页和动画作品等。最后还要进行评价反馈和意义构建。评价反馈是指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而意义构建则指内化学习心得和研究结果。形成英语思维,输出内化知识,反思认知规律。

4.网络环境下研究性教学平台模型

4.1 专题学习网站

专题学习网站是基于网络资源环境的专题研究、协作式学习系统,它通过网络学习环境,向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协作工具。可以将原本枯燥无味的教材变得生动、形象,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它应该包括:知识体系、范例及个案、扩展性学习资源(教师课件和学科资源)、学习策略、学生成果(论文和设计)、友好链接、在线学习和研究(网上论坛和聊天室)和评价(理论、模式、成果和心得)。

4.2 深度研发的课件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课件逐渐从平面向立体发展,从简单模拟到深度再现。在视觉、听觉和触觉上都更加形象和逼真。尤其是精读和口语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为学生打造视觉形象思维,创设英语教学情境。

4.3 综合性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育的兴起引起了教育和科研单位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研发和设计。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是 Blackboard 和易教网络(EasyTeach)教学平台。它们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通知:调课信息、网站信息和更新信息。

(2)课程信息: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

(3)教员档案:教师简介、联系方式和教学时间。

(4)课程文档:教案讲义、补充材料和共享资源。

(5)作业发布:布置作业和习题演练。

(6)讨论区域:学生交流、师生交流和教学评价。

综述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三种网络平台可以交互使用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单独的学科教学如综合英语教学可以设计深度研发的课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我们可以对其进行修改和发展,扩建成网络教学平台,最后发展为专题学习网站。

5.结语

研究性教学有利于探索高等教育自身特点,整合教育资源,并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强调与现代化网络多媒体的结合,全面推进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性教学有利于解决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学好英语,适应社会和时代需求探索新的思路和途径。

探讨研究性教学的应用与实践,把研究性教学从理论层面深入到实践应用。网络情境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学习资源,探究情境和平台支持,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搭建了开展研究活动的舞台。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扩大了就业机会。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自主性、开放性、过程性、探究性和实践性,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示范[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

[3] 邓景茹. 研究性学习与高职教育[J].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5).

猜你喜欢
研究性英语教学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护患情境会话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