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监理组织结构模式及其有效性研究

2013-08-15 00:51乔文庆
山西建筑 2013年25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理工程项目

乔文庆

(太原理工大成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24)

随着工程项目建设数量的逐渐增多,建设规模的逐渐增大,相应的工程监理工作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在工程建设中开展监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缩短施工工期以及减少工程成本。本文主要对建设工程监理组织结构模式的现状与需要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研究其实施的有效性。

1 建设工程监理组织结构模式的现状

在对工程项目实施监理工作的时候,需要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也就是工程监理公司,其中主要发挥作用的就是工程监理部,也是一个比较流动的基层组织。对于工程监理部组织实施工作的顺畅性与有效性而言,其与整个组织机构的设置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工程质量、成本以及进度等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拥有一个完善的监理组织结构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单位中,普遍存在着工程监理部不达标的问题。有的工程监理部中存在着组织结构复杂、管理队伍比较庞大、部分机构不全、办事效率比较低、责任不够明确以及工程经济效益不良等问题,导致无法确保达成相应的监理目标,也就无法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无法有效开展监理工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相关的质量监理机构与施工单位没有真正意识到工程监理工作的作用与意义,对监理工作没有明确的定位。相关施工单位认为监理人员的职责就是监测工程的质量,除此之外不需要插手施工单位的相关工作,进而缩减了监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导致监理人员心有余而力不足,进一步阻碍了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及时了解,导致出现信息沟通不便的情况。另一方面,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比较低,也是无法有效开展监理工作的因素。有的监理人员自身专业知识结构就不是很完整,导致相关工作无法正常、顺利的开展;同时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监理人员的数量与质量都无法达到工程的实际需求。同国外相比,我国从事监理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比较低,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监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甚至会在受到一定诱惑的时候忽视工程质量。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监理组织结构模式出现一定的混乱,进而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效益。

2 构建良好工程监理组织结构模式的原则

工程监理组织指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达到监理目标,一定要合理配置相关的资源,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一个临时性组织机构,其是监理人员顺利完成监理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在构建工程监理组织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也就是说,工程监理组织的根本任务就是保证监理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对组织相关的人、事、机构等方面进行设置,规定各个岗位的相关权利与责任,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

2)管理层次与幅度原则。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开展合理的权限分配是构建高效组织的前提与基础;

3)系统化管理原则。在开展监理工作过程中需要许多子系统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因此,相应的监理组织一定要具有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以此来避免发生监理组织工作不协调的问题;

4)精简原则。在组织结构中简化一些不必要的职位,强调必要职位的重要性;

5)类型适应原则。监理组织的类型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开展监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选用合适的监理组织;

6)责权对等原则。在组织结构中一定要确保职责与职权的一致性。

3 工程监理组织结构模式的有效性

3.1 构建工程监理组织的过程

首先,一定要按照监理委托合同中规定的监理内容,制定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其次,对监理内容展开一定的分类、归纳与组合。在进行此项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监理项目的实际需求、监理人员的数量以及相关的技术水平等方面。对监理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选用,针对不同的项目规模,监理工作所选择的监理组织结构也是不相同的,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监理工作的实际需求选用适合的工作机构与组织结构模式。同时,为各个监理岗位安排相应的专业人员。在配置工作人员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与技术水平,这样才可以实现人才利用的最大化。并且为监理人员制定一定的职责标准与工作流程等,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工作考核与监督,进而确保监理工作的有效运行,及时传递相关建设信息,为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最终实现工程建设的预期效果。

3.2 监理组织结构模式运行的有效性分析

在监理组织结构模式的运行过程中,影响其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两点: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程质量控制。所以,为了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有效、顺利进行,一定要加强这两点的建设。首先,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监理人员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都由他们控制,由此可以看出工程建设质量由他们决定。事实上,目前我国监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够完整,专业素质比较低,再加上他们的薪资待遇也比较低,导致相关的监理人员缺乏一定的敬业精神与工作积极性。所以,监理单位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员工的理论知识,还要对员工的品行进行一定的评估。在对监理人员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制定一套严格、可行的制度,要求每位监理人员都要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公平的对待每位工作人员,实施多劳多得、奖罚分明的制度,创建一个和谐、共赢、协调的工作氛围。工程质量对工程使用的安全性有着一定的影响,假如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施工现场出现坍塌的情况,进而出现无法估计的损失。而因为监理人员的失职以及建筑单位一味的追求高利益,导致在施工现场中存在着大量的劣质产品,不仅欺骗了用户,还给工程建设留下了安全隐患。因此,监理单位一定要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避免发生采购不合格产品的情况,也不要在工程建设中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所以,在工程建设中,假如可以处理好监理人员与产品质量这两方面的问题,同时协调好监理组织内部之间的关系,那么就可以确保监理组织的有效运行,进而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3.3 实例分析

在我国,因为监理工作开展不当而导致的豆腐渣工程有很多。比如,1998年的九江决堤事件,在洪水的冲击下新建的大堤被撕开了一道60 m长的缺口,给当地造成了无法估计的损失。由此可以看出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性,这也就说明在建设工程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完善的监理组织结构。完善的监理组织结构可以有助于建筑单位提高建设效率、缩短施工工期以及减少工程成本等,同时还可以保证工程建设与使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这样也就确保了建筑单位与用户之间实现共赢。

4 结语

随着工程项目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安全性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监理工作的开展。构建一个有效的监理组织结构模式是监理单位、监理组织以及监理人员等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虽然,现阶段我国监理组织还存在着一定的混乱性,但是只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对其进行不断的分析与研究,就可以逐渐完善监理组织结构,促进工程建设的发展。所以,构建有效的工程监理组织结构模式是一个值得相关人士深入探讨的问题。

[1] 张文渊,李小琴.用管理科学理论指导和促进工程监理事业的发展[J].西北水电,2002(33):16-17.

[2] 刘建亮,季祥辉.建设工程项目中监理责任的界定[J].建设工程监理,2003(2):46-47.

[3] 胡兆军,邵洪州.浅谈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工程质量控制工作[J].吉林水利,2002(6):88-89.

[4] 胡传峰.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分担管理模式系统分析[J].建筑经济,2007(8):26-28.

[5] 贾 莉.大型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管理探讨[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58):30-31.

猜你喜欢
工程质量监理工程项目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