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模式下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研究★

2013-08-15 00:51郭明辉
山西建筑 2013年25期
关键词:木材国际化科学

袁 媛 郭明辉

(东北林业大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1 我国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高速发展,社会各界急需一批能够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需求,又具有国际意识、国际化知识体系与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就目前情况看,国际化专业人才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缺乏,是我国各行各业国际化的一个短板,也是制约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障碍[1]。主要表现在:

1)理论研究薄弱。人才评价理论研究滞后,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去指导现实的人才评价;2)测评工具缺乏。就目前拥有的测评数量和质量来说,与美国相比是少之又少,与社会的需求相比则有着更大的差距;3)专业人才紧缺。人才评价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技术系统,必须有系统的训练和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胜任。否则,就会造成评价规则不明确。

因此,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评价体系已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必要内容,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 国际化专业人才评价体系

2.1 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内涵及质量评价的意义

虽然目前对“国际化专业人才”尚无标准定义,但综合学界研究和专业性质,国际化专业人才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一化三型”人才[2]。其中,“一化”即“国际化”人才应具有国际化视角和全球化理念,熟练掌握和运用外语,在国际化木业贸易中具备较强的活动能力等等。“三型”即“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除了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还要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具备“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以满足国际化木材产业对“通才”的需要。

“一化三型”人才在国际化林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质量评价则是人才的整体开发与教学管理的中间环节和基础性工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我国“三型”人才评价工作存在许多不足,还没有一套专门针对“一化三型”木材科学与工程人才的评价体系,极大的影响了“一化三型”人才作用的发挥,因此构建“一化三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结果进行分析,能够准确的了解人才培养的现状,从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培养环节进行调整与改善,进而调动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推动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质量。

2.2 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要求

培养“一化三型”人才能够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层次,因此,以监测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不应停留在单一化的评价理念上,采用传统的“德、智、体”三维指标进行简单的评价[3],应该重点实现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在内的转变和突破。

2.2.1 评价目标明确化

人才质量评价应该保持一致性,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是以“国际化、厚基础、强能力、求创新”为目标,准确的了解人才培养的现状,从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培养环节进行调整与改善,加强培养具备国际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2.2.2 评价主体多元化

大学不仅是为了实现个人自我完善或追求所谓学术完善的象牙塔,而且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4],目前高校的评价主体基本上是高校内部成员,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一个研究型和实践型的专业,“一化三型”人才培养必然要与国际化社会发展接轨,其人才质量的评价需要坚持开放性原则,采用校内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扩大评价主体范围,接受来自社会、行业、市场、主管部门乃至传媒的公开的评定和监督[5],为全面地评价人才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2.2.3 评价指标立体化

评价指标是对评价目标的具体细化,反映评价标准的一种最主要形式。那么,从评价学的观点来看,指标是一种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的评价标准,是根据可测性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应该提出针对多个层面的不同维度的评价标准[6]。对于客观评价“一化三型”人才,不能局限于个别指标,需结合国际化社会发展需要,以多维度立体化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应保证指标的代表性和评价方法可行化,针对人才培养的规律,结合院校实际和专业特点,简单明确,避免繁琐。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使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评价体系

3.1 评价体系的总体思路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由世界4所著名大学经过4年的研究探索,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CDIO能力结构由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个人和专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构想、设计、实现和运作4部分组成[7]。因此,基于CDIO模型的培养理念,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从模型的培养大纲出发,建立一套与新世纪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相适应的、突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特点的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

3.2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价值判断的系统测量和调查,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是监测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由评价指标、权重和评价等级三部分组成。结合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包括教育评价、学业评价和社会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评价体系。

3.2.1 教育评价

在学生入学初期,建立评价档案,了解学生自身特点,以特定的教育理念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评价,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同时,借鉴国外相关行业领域的做法,对木材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发展历程、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创新人才培养竞赛活动等方面进行研究,丰富了我国木材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体系,对我国木材科学与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起到积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3.2.2 学业评价

学业评价主要有三种方式:1)考试评价:结合当今社会人才测评的社会功能与作用,投入较大精力去研究考试历史演变过程以及考试制度的变迁,将重点集中在试题的编制和测评实施过程的组织方面。2)考核测评:注重测评要素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化设计,根据实际需求,注重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集中在对测评结果进行数字化处理,如加权的理论和方法等。3)心理测评:在量化指标下,还应对学生心理方面进行考核,针对目前学校社会中存在的极端现象,学生的心理素质备受关注。

3.2.3 社会评价

通过电话访问、电子邮件或招聘会现场调查的方式,将特定的评价表发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同时,各学院也可以参考使用该评价表[8],调查本学院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和对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学校将对反馈回来的评价表及时进行统计和分析,做出总结并及时反馈给学校及各个学院,作为制定教学决策的参考依据,使本校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适合社会需求、符合社会用人标准的毕业生人才。

此外,校友数据库的建立和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高校早已成熟应用,针对学科自身特点建立方便快捷的数据库,对高校发展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校友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社会评价的工具来应用。

4 结语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应对行业发展的需求,也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必然要求,从而推动我国木材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对我国木材科学与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起到积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但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受教育的主体、教育的整个过程以及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需要调动多方面的因素协调完成,以建立符合专业的科学合理评价体系。

[1] 谢守成.立足国际化人才培养 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2(2):40-41.

[2] 尹显萍,高 见,文 静,等.提升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的探讨——基于“一化三型”经贸人才的培养[J].教学研究,2010,33(4):30-33.

[3] 袁 旦.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人才开发,2009(5):39-41.

[4] 林世平.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5):46-50.

[5] 周建松.构建开放、多元、立体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12(8):89-92.

[6] 严一平.论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绩效评价[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11):22-23.

[7] 冯 勇,张 杰,薛小强.基于CDIO的机械设计类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5):35-38.

[8] 赵 铁,林昆勇.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4(3):146-150.

猜你喜欢
木材国际化科学
聚焦港口国际化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数字说
木材在未来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科学拔牙